《女上衣曲线立体造型》教学设计

2020-05-10 18:42黄思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分割线立体曲线

黄思云

[摘           要]  立体造型课程是中职学生服装专业的必修课,包括款式设计、立体裁剪、修正等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服装结构的认识,学生可以从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分析思考问题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学设计通过文献资料、专家指导、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服装立体造型课程中女上衣曲线立体造型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实施与创新方面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将信息化引入课堂;明确教学目标,研究教学内容;丰富授课形式,改善教学方法;优化师资配备,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等。

[关    键   词]  曲线;混合教学;模拟仿真;多维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6-0120-02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课程内容选自国家规划教材《服装立体裁剪》第三章第二、三节,根据学生学情、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材内容,综合第二三节内容,调整为一个知识点;辅助教材为《服装造型学》。

(二)学情分析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为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专业技能上掌握了服装造型的基本知识,具有运用CAD软件进行服装制版和放码能力,初步掌握了成衣生产基本环节和工艺流程。但是对上衣款式设计的方法与立体造型的操作技巧还需要教师引导。信息素养上喜欢新鲜事物,善于运用网络、服装相关专业App获取专业知识。学习习惯上对抽象理论知识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现代职业岗位的要求,将知识、技能、素养三个方面确定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曲线分割线的作用与设计要点。

能力目标:设计符合人体的曲线分割,掌握曲线立体造型的操作方法。

素养目标:感知服装造型美,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服务社会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曲线在服装上设計的技巧。

教学难点:掌握曲线分割在立体造型中的方法。

二、教学策略

传统立体造型教学中,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的课堂示范,欠缺思考问题的能力与观察能力。款式设计在平面纸张上构思,不能直观感受服装款式图的立体效果,这样对后续立体造型带来了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将填图游戏、服装设计一体化仿真教学系统引入课堂中。

课程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在服装一体化课室中完成,利用智慧校园资源库,一体化模拟仿真系统,学习互动平台等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培养学生德育、美育、技能全方位发展,实现立裁树业,立德树人。课前开展探究学习,使用互动学习平台,展开讨论,答疑解惑,实现探究学习,并完成填图游戏小练习。课堂上利用服装一体化仿真教学系统,使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分析要点。小组合作完成分割线立体造型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堂指导,示范讲解,突破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最后结合线上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完成课堂教学,得到学生学习中各个环节的评价和结果评价。课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分割线基础上进行款式变化,丰富衣身结构,通过企业专家点评,完成课后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服务社会。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

(一)教学方法

教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二)教学资源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由课前探索、课中实施、课后拓展三大内容组成,课中实施又分为任务导入、明确任务、层层递进、实战操作、在线测试、课堂总结六部分。

(一)课前探究

1.预习任务:教师在“UMU互动”平台发布该课程的微课和相关学习资源,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学生通过电子课件、微课视频预习背心款分割线设计与立体造型的知识,明确学习的内容与要求。实现课堂延伸。

2.在线测试: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课件等资源,利用校企合作资源,收集图片资料,在线完成测试检验预习效果。教师在线与学生交流、对学生作业进行评分。

3.确定教学重难点:学生根据预习,了解任务知识点,教师通过学生测试结果,及时掌握学生自学情况,确定教学重难点,并制定课堂教学环节和分组计划,因材施教。

(二)课中实施

1.任务导入

教师学生间互相问好,并在“UMU互动”APP完成课堂签到;观看教师提前录好的优秀毕业生访谈视频。让学生明确女装曲线分割线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与用途,了解以后岗位工作任务与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引出任务。

2.明确任务

教师总结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分析企业制板师岗位需求;引出本次课的任务:解决女装中曲线分割的设计与立体造型。为以后从事职业岗位打下基础。学生明确本次课的任务:解决女装中曲线分割的设计与立体造型。

3.层层递进

在模拟仿真系统中熟悉曲线。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提供的模型,在服装设计一体化仿真教学系统里进行曲线在三维空间的设计;检验分割线结构是否合理;并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登录课程教学平台复习相关知识。

教师活动:教师在仿真系统里提供曲线款式模板,让学生在三维空间观察曲线的状态;多维讲解本任务重点;检验结构是否合理。

媒体资源:一体白板机、服装设计一体化仿真教学系统。

设计意图:在仿真系统设计分割线,强化学生对服装人体特征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服装整体造型的直观性。检验学生能检验分割线设计是否合理;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想要的设计效果;节省了在立体裁剪中因失误操作所浪费的面辅料。

4.实战操作

在实践操作中呈现曲线。

学生活动:①各小组学生将自己在仿真教学系统中设计的款式,在平台上进行实践操作;②各小组之间取长补短、学会举一反三,学生从做中学;③根据自己学习需要,登录网络平台,学习复习相关知识、反复实践,精益求精;④学生之间互评、自评;⑤各小组将最终作品标组名、姓名;⑥学生将作品上传至服装行业平台。

教师活动:①多维讲解任务重点;②示范操作曲线分割立体造型知识要点;③教师巡堂指导,对有闪光点的作品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问题作品,指出问题所在,并示范其操作步驟与要求;④对学生作品讲评、总结;⑤引导学生将最终作品标组名、姓名;⑥引导学生将作品上传至服装行业平台。

媒体资源:一体白板机、 UMU互动平台。

设计意图:①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②小组之间取长补短、举一反三,学生在过程中学习,提升学习信心,解决教学难点;③设计作品、实操成品标组名、姓名建档保存,尊重知识产权,达到培养职业道德的要求;④学生作品通过服装行业平台进行展示,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

5.在线测试

学生用手机APP或者课程平台进行在线测试。评价系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根据汇总的测试情况对疑问、错误的共同点进行讲解,巩固本次课的知识要点。通过“UMU互动”在触摸屏教学一体机进行技术评分,学生可以客观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与改善方向。

6.课程总结

学生总结课程知识、学习情况、交流学习感悟,教师汇总学生总结与感悟。根据学生感悟,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成效,归纳知识结构和技能要点。根据需要,可调整下次授课的教法学法与授课内容。师生对课程学习的总结是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化提升。

(三)课后拓展

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布置拓展作业,学生利用课堂所学,完成拓展练习,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学生通过教学平台观看专家点评视频,教师联系企业专家,对上传到行业平台的作品进行讲评,促进校企合作教学;通知学生,个别学生设计作品被企业采用、生产;教师组织学生到社区为群众量体、修改衣服,应用所学技能服务社会,传承工匠精神,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一)多种信息化手段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使用丰富的媒体资源、学校教学资源、课程学习平台,移动App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平台的大数据实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在课前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结合不同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仿真系统的引入,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想要的设计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并节省了在立体裁剪中因失误操作所浪费的面辅料。

(二)多元化考核评价实现立裁树业,立德树人

考核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并且由学习时长、参与度、测试结果、评论次数、课堂表现、作品质量等多维度构成,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多元化,学生积极性被激发,美育、德育、技能得到全方位发展,实现立裁树业,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测试结果显示,使用了信息化手段教学的班级对知识点的掌握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校企合作共建育人模式,共享育人成果

校企合作教学资源库让学生查找资料更有针对性,通过企业专家点评与投产激发学生的创新力,企业实现人才引进和储备,让校企双方得到双赢。

五、教学诊断与改进

通过课堂教学效果及反馈信息可知,校企资源共享,企业专家点评以及仿真系统对学生完成任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现有的校企合作教学资源还比较稀缺,仿真教学系统在中职的引进力度还不大。希望大力推广产教结合,进行资源共建,开发更多优质资源与软件,服务教学。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分割线立体曲线
课桌上的“三八线”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分割线设计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让你眼花缭乱的3D立体趣图
梦寐以求的S曲线
时尚女装中分割线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曲线的华丽赞美诗
招魔法练出“腿曲线”
平面和立体等
立体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