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0-05-10 18:48杨齐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6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分层教师应

杨齐有

[摘           要]  近年来国内中职院校所招录学生素质普遍下滑,部分教师在中职语文课堂上长期沿用的统一化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目前中职语文教育体系的最大缺陷在于优秀学生对高层次知识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没掌握学科基础概念与简单知识点的落后学生没有足够机会重新复习、巩固根基,任课教师层次不分的教法让所有具备特殊学习习惯的学生无法适应。语文课程是我国中职学生群体为探究社会人文领域思想、培养体悟传统文化的文化意识而必须重点学习的课业内容,任课教师应重新考虑怎样将水平不一的班级学生分为具备较强竞争力和内生学习驱动力的诸多课上学习小组与课下互助组织,制定与素质教育改革相呼应的新型综合性评价标准与阶段化学习目标。通过分析研判现阶段我国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概况,指出了实施分层分阶段开展语文教学培育学生文化素养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并举出了实现分层教学改革的途径。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6-0126-02

语文教育能够使中职学生群体认识更多语言运用技巧,鼓励其积极参与集体文化活动,使祖国的年轻一代养成维护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本能习惯。然而中职院校生源的个人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语文领域知识积累量过少,无法迅速适应中职语文教育较快的课上教学速度,难以理解语文教材中高密度的复杂知识点,很多中职学生因此被迫放弃了语文这门并不困难的基础性学科。

一、实施分层教学,革新教育体制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校中职学生群体普遍对语文知识尤其是对有一定文化素养才能理解的知识缺少感知和解析能力,学生群体的个人学习进度无法达成一致,总有部分极特殊学生能够持久跟随任课教师的讲解,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持消极态度,以虚假的认真学习姿态应付教师和家长。而且落后的学生希望教师重新讲解一些未曾详细说明的语言用法和问题答案,然而中职语文教师只会回应学习成绩较好的优秀学生的要求,校领导与班主任也习惯于采纳受到教师喜爱的学生的意见[1]。为了消除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不公平现象,杜绝区别对待,任课教师应适当在教育工作中根据学生群体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将其分为进度不同的几个层次,在课上为其布置难易度不一的问题,让课外知识循序拓展学习和学科基础培养得以同步开展,促使学生改变学习心态和对语文课程的认识,让学生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有计划的语文学习,降低学生对中职语文教育的反感程度。为各层次的学生设置符合其学力的学习出发点和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避免过高的学习标准挫伤中职学生群体的学习自信心,影响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认识和定位[2]。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是有条件、有阶段性的,教师应去除长期认同的错误的教学思想,改变将学生群体视为统一整体进行缺少个性化的语文教学的低效模式,重视学生个人对知识的理解与判断,让具备同样见解的学生进行自由合作,利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開展自发性的分层组合教学[3]。

二、合理划分层次,严控操作要点

(一)重视学生个人意愿,照顾学生感情自尊

层次划分不应过于明显,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尽量避免不同小组的学习水平差异过大,或者是所分层次的基本层级较少,导致学生之间结成小组织互相歧视,发生各种因教师的差别待遇而爆发的课下纠纷。差异性过大的显性分组形式会使很多心理过于脆弱的学生认为自己被任课教师无情放弃,进而丧失继续学习的热情和精神动力,转而对语文教师产生怨恨情绪[4]。教师应提前谋划好周密可靠的应对措施,做好针对落后学生群体的内在情绪安抚工作,让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体谅教师,详细说明采取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未来的教学计划,使之意识到开展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帮助学生缓解内心的不平衡感。

(二)以成绩划层次,提高公平合理性

中职语文教师的分层教学应当以定期测验的考试成绩为主要的辅助性衡量标准,将学生个人在专项测试中的成绩作为重要的参考数据,但是拒绝唯成绩论。中职语文教师可利用课上教学任务完成后的空余时间或课下游戏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各类有指向性的小型知识测试,提高成绩这一考核指标的切实有效性,使之准确反映中职学生群体对教材中的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将日常小测验表现和定期的大型考试成绩进行汇总评估,再调整学生所处的层次,调高成绩上升学生的层次,另设一个近期成绩有所下降的学生所汇聚的特殊层次,对其进行抢救式教学,使有潜力和有决心的学生获得应有的支持,回应学生的不懈努力。

(三)灵活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收益

教师应发挥分层教学模式固有的灵活性与协调性优势,在讲授各类难易程度不一的内容时为学生临时编排有助于深度学习的功能性小组,例如在讲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一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时,可选出几位擅长朗诵诗歌的学生进入各层次的学习活动中,为所有层次的学生分段朗诵文学家普希金的不朽名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中充盈澎湃的思想感情,减少学生学习抽象性较强的文学篇目的困难。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进行即兴创作,在体悟到作者的思想内涵和文学手法的基础上对俄罗斯经典诗歌进行仿写,稍落后的学生可与同学一起进行集体朗诵,尽量让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群体都可参与到个人化的趣味学习活动中,以此彻底地改变死气沉沉的中职语文课堂环境。

三、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分层效果

(一)重视语文阶段递进性,注入学习新动力

中职学生群体处于身心发育基本成熟阶段,但是专业知识素养不高,对语文知识有着个性化需求,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一同进行死板无味的课上学习,对既定的问题答案缺少学习的热情。对此现象,中职语文教师应考虑语文学习是分阶段分领域的,没有完全一以贯之的学习方法和认知技巧,也不可能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为了给学生提供具备一定吸引力的诱导性因素,任课教师可设置有层次的多级别答问体系,将一个对特殊文化现象产生原因发问的复杂问题精确分为递进式的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可将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一世纪共产主义发展演变的宏大历史加工细分为诸多便于课上学习和课后上网查询的问题,教师可向历史知识丰富、有一定理论研究基础的中职学生询问类似“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了哪位德国哲学家的思想理论、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失败?”等有深度、有内在隐喻的特殊问题,对落后学生可提出较为简单的“简答概括一下恩格斯在课文中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以及“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为完善马克思主义思想创作了哪些理论著作?”等问题,避免在讲授这一重要课程的过程中一次性介绍太多学生无法理解的抽象化哲学、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历史背景知识,要制定循序渐进的问题导向式分层授课制度,降低中职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优化各类考核指标,制定科学发展标准

中职学生群体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扭转的,因此,语文教师应顺应学生群体的意愿,避免定期的考试和公示成绩刺激学生的自尊心,制定合情合理的学习效果考核体系,精确测量中职学生的相对性进步,发现学生的可取之处,让层次相近的学生共同勉励对方,为其注入自信心。教师应主动清除统一测验模式,设立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表现为基准的基础考核指标,要求学生在下一階段的学习中提高测验成绩,任课教师应对班上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进行精准评估,估算学生相比上一阶段或微弱或显著的提高,设立能力指向性的考核项目,可引入如各类行政办公文书写作、简述一部分文学名著的基本情节和内容等实用性较强的语文能力测试项目,发现学生的隐藏优势,打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疑虑和抗拒心理。

为了克服阻碍高水平教学开展的各类不利因素,中职语文教师应与学生群体携手建立规范的分层化教学制度和教学核查机制,减少学生的学习阻力,让学生重拾语文学习的信心。任课教师应紧抓分层教学的基本要点,递进式讲授语文学科知识,让学生理解语文的现实价值和学习的益处,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卢育珍.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9(5):32.

[2]刘艳岷.分层次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14):57.

[3]李春友.中职语文分层教学实践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7):81.

[4]王海安,仇敏.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职教通讯,2015(3):38-40.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分层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