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探究

2020-05-10 18:48陈婷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探究

陈婷婷

[摘           要]  针对中职生源差异大和教学公平的矛盾,提出在电子商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中采用任务分层教学法,依托电子商务基础课程进行实践,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    键   词]  任务驱动;分层教学;任务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6-0134-02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公平问题备受关注。2018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教育公平在微观层面的重要体现就是教学公平。要实现教学公平,就需要教育者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充分利用这种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对中职学校来说,近几年招生面广,学生在入校时受地域、初中教育水平和学生自身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创设任务,驱动学生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课堂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因为中职生源差异性大,倘若以单一的任务目标要求学生,容易出现优质生觉得太轻松,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困难的情况,造成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足。这种生源差异性带来的问题在学生一年级入学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以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为例,该课程是学生进入中职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中部分来自城市的学生,初中信息化教学程度高,并且本身具有较丰富的互联网经验,思维较活跃,觉得课程任务过于简单,注意力容易分散;对部分来自较偏远农村的学生来说,其互联网基础较薄弱,觉得课程任务完成困难,产生自卑心理,学习兴趣下降。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在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中实施任务分层教学法,探索如何通过该教学法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求,构建合作探究、开放共融、全面提升的教学课堂。

二、任务分层教学法的构建

(一)任务分层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创设情境,提供资源,驱动学生围绕一个共同的工作任务,进行合作探究和互动协作的学习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同时,该教法的开放性也带来了学生探究程度教师难以把握的弊端,在学生差异性很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法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构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在分层指导中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合作,差异性不断增大。

任务分层教学法是基于中职学生基础差异大的现实情况,将分层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有机结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全面激活学生个性的挥发,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达到减少差异、全面提升的目标。

(二)任务分层教学法的模型

任务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具备信息化环境,因此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任务分层教学法分为课前任务准备、课中任务实施、课后任务提升三个环节,具体的模型如下图示。

三、任务分层教学法在中职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笔者在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实施了任务分层教学法,下面以“认识B2C模式”任务为例,详细说明在信息化环境下采用任务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具体说明如下。

(一)前期准备

1.学生分组。实施任务分层教学的前期,需要先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信息化基础、互联网知识及课程前置知识等方面的情况。根据结果将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吃力,实践能力欠缺;第二组学生智力因素较好,但基础不扎实或者学习兴趣不高;第三组基础扎实,有一定的互联网实践经验,思维清晰。为了不对学生造成心理影响,该分组情况不对学生公布,并将学生每次的任务完成情况记录下来,及时对分组进行调整。

2.任务分层设计。分层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分层教学实施的核心。不同编组的学生将收到不同层次的任务书。在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中依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过程,将教学目标分层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以及开放目标三个梯度,设计了BAT任务体系,在同一情境下,将任务分为基本任务(Basic task)、进阶任务( Advaced task)和思维任务(Thinking task),具体如下。

(1)基本任務(Basic task)。基本任务是围绕基础目标设计的。该层次的任务的任务书步骤详细,指引性强,任务的类型主要以罗列型任务为主。在完成该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任务操作过程,确保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目标。在任务中,B级任务为“体验B2C商城”,要求学生记录下购物流程、商城品类和使用体验。

(2)进阶任务(Advaced task)。进阶任务是围绕提高目标设计的。该层次的任务书步骤简化,偏向对结果的要求,任务的类型主要以统计性任务为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在任务中,A级任务为“B2C平台大PK”,要求学生找到至少5家知名B2C平台,统计平台的模式类型、购物流程、支付方式、物流方式、平台优势等信息。

(3)思维任务(Thinking task)。思维任务是围绕开放目标设计的。该层次的任务只描述任务内容和结果的框架,不提出完成任务步骤,允许学生自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任务的类型主要以传递型任务为主,强调任务的结果分享,培养提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在任务中,T级任务为“猫狗大战,谁是中国B2C老大?”,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分析数据表达观点。

(二)教学过程

1.课前任务准备。该环节主要通过线上平台完成。通过“学习通”平台,学生收到各自的任务书,根据任务书自主学习教师上传的微课,学习B2C平台的定义、分类、参与主体、典型案例等,并完成测试。

2.课内任务实施。在课中,教师首先对课前学习测试中发现的难点问题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梳理任务书,确认任务。学生根据任务书的指引主动寻找资源,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认识B2C模式”任务中,第一组学生提交B级基本任务的结果,组内互相批改并进行改进;第二组学生提交A级进阶任务的结果,组内互相批改并进行改进;C组学生在完成T级思维任务后在班里进行主题为“京东和天猫,你pick谁?”的展示演讲。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巩固课程的重难点,内化知识,并且通过组内互评和组间交流,学生之间协作学习,打破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壁垒,使得不同层级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3.课后任务提升。在课后环节中,教师将学生的任务完成结果和评价上传“学习通”平台,并鼓励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学生挑战T级任务,提升自我。对于完成任务困难的学生,教师在线辅导,及时调整组别。

(三)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采用分层形成性评价体系,评价结果源于学生参与度、课前网上学习、任务完成结果、课后任务提升情况四个方面。在评价方法上,B级和A级的任务,采用机评、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四种方法;T级任务,加入组间互评。对于本任务中,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B级和A级的任务,指标权重偏向于学生的工作态度、B2C模式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互联网搜索资源的熟练性和任务结果的正确性;对于T级任务,加入了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指标,综合考核学生的高阶能力。

分层教学评价体系减少了学习前基础对学生成绩的干扰,肯定了学生的努力,保护了不同层次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激励师生有的放矢地不断学习、进步、提升。

四、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学的4个平行班级中,实施了教学对比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采用任务分层性教学法实施教学的两个班级在学生成绩、学生满意度、学生差异性方面远优于未实施任务分层教学法的两个班级,具体表现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应用任务分层教学法的课堂中,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分层任务,使每一位学生能够体验到任务完成的成就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更加透彻,并提高了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二)强化课堂管理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原来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任务单一,教师对每一组的探究进度难以“收放自如”,课堂秩序容易混乱。采用了任务分层教学法的班级,学生的任务适合自身水平,每组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基本一致,组间能够通过任务的展示和分享实现共同提高,既提升了課堂管理秩序,又保证了探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东升.项目化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探究:评《包装设计项目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20(2).

[2]徐国胜,郭达,张丛.翻转课堂+任务驱动:实训教学的融合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

[3]谢文.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9(6).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探究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设问引导探究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