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探究

2020-05-10 19:34杨和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6期
关键词:学徒技艺师傅

杨和梅

[摘           要]  以鹤庆县职业高级中学开设的民间传统工艺专业为例,通过实施招生招工一体化、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等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实施现代学徒制项目,经过三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应和社会效应,探索出了民族地区“民间技艺”传承的新途径,2019年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

[关    键   词]  民间传统工艺;现代学徒制;民间技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6-0152-02

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与传统工艺学徒模式相融合的全新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既深化了校企合作,又有效提高了培养人才的技能和素质,实现了招生即招工,学习即就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探索出“民间技艺”传承的新途径,在职业教育中推广具有深远意义。

近几年来,在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和指导下,部分中高职院校根据各校实际纷纷开展了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探索,鹤庆县职业高级中学是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本次研究以鹤庆县职业高级中学民间传统工艺专业(银铜器加工方向)为例,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以探索民间传统工艺专业培养专业民间艺人的新途径。

一、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鹤庆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白族人民制作“银器产品”历史悠久,匠人技艺精湛。“小锤敲过一千年,师徒传承代代兴”,技艺以“小炉匠”传统学徒的模式代代相传,还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看家本领不外露”等老观念。受传统观念限制,以及资金、人才等的短缺,难以形成市场规模。鹤庆县风光秀丽、交通便利、游客众多,银器品销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备受消费者青睐。银器加工以家族作坊的形式集中在“家家有手艺,户户有作坊”的新华村,新华村也因此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目前银器加工技艺教授传承以“子承父业、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学徒模式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鹤庆县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银器销量的增加,而银器加工制造技术工人严重不足已成为困扰家族作坊的难题,也是制约鹤庆县新华村发展的瓶颈。

传统学徒制由师傅对徒弟手把手传授技艺,虽然技艺习得扎实,但缺点较多,如随机学习、学徒期长、师生比低、培养效率低、人际关系依附重等。传统学校教育模式注重教材内容学习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学校积极引入现代职业教育新理念,依托鹤庆银饰锻造技艺为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和当地众多“民间工艺大师”等社会环境优势,围绕地方产业开办专业,共建实习基地,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优势互补,实现双赢。通过联合招生招工,深度校企合作开展教学,更好地培养出企业行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现学生的高质量、稳定就业,更好地履行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理念。

二、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

(一)统一思想,明确责任

统一思想,明确工作任务,确保试点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工作顺利实施,落实责任制,形成协调有力、快速高效的工作机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家族作坊主和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定期会商和解决有关试点工作的重大问题。民间技艺传承人、企業技术骨干、优秀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实施具体教学任务。聘请企业行业带头人、各级相关部门领导,成立试点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试点工作提供咨询评估。

(二)确定培养目标,联合招生招工

以就业为导向,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学生和工匠双重身份的创新型人才。以掌握鹤庆传统银铜器加工技能,熟悉传统银铜器加工工艺流程,毕业后能长期从事鹤庆银铜器生产与管理、设计与制作、研发与创新的民间工艺传承人作为培养目标。

与联办企业共同制订招生招工方案,规范招生录取和用工考核程序。面向社会联合开展招生招工宣传,对报名人员联合进行笔试、面试考核,银铜器加工专业优先录用综合素质好、具备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最后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确定录用学徒,对确定录用人员签订学校、企业、学徒、家长四方协议书(对学徒年龄未满16周岁的必须签订四方协议,年龄满16周岁的可签订三方协议),协议明确各方责任与义务、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和形式、权益保障措施等。

(三)实施“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深度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学徒与学生为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互聘共用专兼职教师,合作开发专业教材,合作制订教学方案、培养目标、岗位标准、评价标准。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开展教学,突出专业课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实践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上班的过程。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学中做”,“学做一体”,实现了课堂就是工厂,工厂就是学校,师傅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徒,厂校合一。 学生的作业就是产品,产品的质量就是学生的成绩,上学就是上班,实现了从学生到工人的蜕变,学业结束转为正式员工。

校企既合作又分工,学校主要承担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企业主要承担专业课、实习实作课的教学。民间传统工艺专业学制三年,第一学年,每学期在校学习14周,企业学习7周,考核以学校为主,主要突出综合素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第二学年,每学期在校学习7周,在企业学习14周,在企业学习期间以企业师傅带学徒的形式开展教学,考核以企业为主,学年末开展岗位技能综合考评、职业技能鉴定等;第三学年,在企业完成由学徒转变为准员工,学年末校企按共同制订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对各项理论和技能学习合格人员颁发毕业证书,推荐就业,转为正式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在企业实践学习期间,实行师傅负责制,1个师傅带3~5个徒弟,组成学习小组,以保证师傅教学能兼顾每一个学徒。企业师傅与学校驻厂管理教师相互配合,关注学徒的学习、工作、生活,校企共同设立实习优秀学徒表彰奖励基金,激励学生勤学苦练,争取早日成长为企业优秀技能人才。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企业要全程参与,派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派能工巧匠担任师傅。教师要经常与企业人员进行沟通研讨,开发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特点的本土教材;共同制订学徒管理办法,科学安排岗位和工作任务,定期轮岗学习,给能完成指定工作任务的学徒合理的劳动报酬;确保工作环境安全的同时,给每位学徒购买实习责任保险、工伤意外保险等。

三、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和取得的成果

鹤庆县职业高级中学现代学徒制试点筹备工作于2016年顺利完成,经过中考、艺考、面试等考核,经校企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2016年共招收学生27名,各学期均按预设实施方案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2019年6月,有27人获得毕业证书,同时转为联合办学企业的合同制员工。毕业考核时,10人能独立完成合格产品,获得正式员工待遇,其余17人能完成部分产品,工作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同时学生们也找到了价值和存在感,面对未来,他们信心十足,相信自己可以成长为优秀的民族银饰铸造技艺传承人。在第一批民间传统工艺专业学生的带动和影响下,每年一个班招收30人左右的学生,办学方式、水平、效应均得到教育主管部门认可,2019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级试点验收。

“做中学、学中做”的现代学徒制的授课方式接受效果好,通过与师傅的技能学习,让学徒深刻领悟到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增强了他们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理实相长,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素质和竞争力。就业学生供不应求,提高了学校办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中学、学中做”的现代职业教育新理念给县级民族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想,同时给其他专业的办学探索了可借鉴之路。民族地区县级职业教育要办好、办出特色,必须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办学模式。

四、现代学徒制实践反思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民间传统工艺现代学徒制办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国家级试点验收。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改进:(1)部分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不能同步,学生在企业跟师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较多在学校还未接触过的对应理论内容。因此,在后继教学中学校机企业要不断调整教学进度、完善教学内容、修订校企合编教材,尽量做到理实同步。(2)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双师型”“双导型”教师极度缺乏,因此要落实专兼职教师的培养,选派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学校导师,提高并落实各项待遇以增强导师工作积极性,建立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3)校热企冷,大部分作坊主因没有经济利益导致参与热情不高,只希望到学校招工,但不想参与人才培养,因此学校应在争取本地政府支持、企业行业支持上下功夫。(4)资金不足,专业实训耗材大。企业教学师傅和企业兼职教师工资均由学校开支,资金是制约民族地区学校办学的重要因素。

在以后的办学中,学校要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学习借鉴其他职业学校办学的成功经验,立足縣情,积极进取,力争办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学徒技艺师傅
今日菜色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黄杨木雕的传统技艺谈
怎样提高健身球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