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0-05-10 19:34龚晓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6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法律微课

龚晓芳

[摘           要]  目前,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也显得十分重要,从目前的教育改革上看,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让学生主动学习。所以教师为了适应这种新要求,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从教学效果上来说,不是十分有效。同时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在许多的中职院校的教学中都采用了微课教学这一种方式,虽然这一方式十分适用于一些教程,但毕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次数过少,所以存在着不少问题。对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主要从微课的课程应用原则、微课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与改进措施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目前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微课;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6-0168-02

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微课、慕课也随之在教育领域推广和应用。微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微”,即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主题相对突出、具体;它有特定的设计和开发原则,比如开发理念、途径等。它其实可以看作是课堂教学片段,它不是传统教学的对立面,它是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微课程的简短、目标清晰、资源共享以及使用广泛让它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实现课程目标和提高教学效率。

微课的特点让很多人误认为它比较适合在理工科或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中使用,其实在文科类的课程教学中,微课的使用同样出彩。本文就微课在德育课程中的使用作一些探讨,以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

一、微课教学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要求

随着新课改标准的落实,中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三贴近”的准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设计能够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所以在这个原则下,就需要微课教学在设计时能够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同时还需要具有创新性以及德育价值,这样才能够让微课融入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去,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制作微课

在利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全部按照课本的内容进行设计。微课的内容应该与生活实际有关,能够让学生真正学到一部分有用的知识。比如,在讲授《职业道德》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到职业道德对职业的重要性,就可以根据生活中“先救游客!”——美丽导游文花枝的例子来录制相关的微课让学生进行观看,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匿名评论,提高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评论了解到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程度,同时就能够在日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有计划教学,从而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也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整合知识制作微课

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需要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整理,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在整理的过程中,需要将相关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梳理出来,让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能够清晰了解相关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理解重难点。由于中职院校有其特殊性,学生的实际上课时间要比高校上课时间短,甚至有些班级学生由于实习的原因,导致理论教学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周,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将课程录制成微课,并系统地将书本上的知识点在微课中体现出来,在设计相关微课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整合知识将内容精简化。例如在教学《维护宪法权威,當好国家公民》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教学重点设计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等一系列微课,让学生能在课后进行观看。

二、微课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

(一)有效运用微课,丰富课堂形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虽然这种模式的授课情况比较好,但这种模式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微课教学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从目前来看,我国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理论知识过多,而在实践方面的知识却很少,从而导致学生对如何运用知识不是十分了解,只能纸上谈兵,而这也是目前大多数课程的主要问题之一,实践不足,理论过多,就会导致学生在日后就业的过程中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能有效利用微课程的特点,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以当事人的角度对道德与法律的知识进行思考,把理论知识融入实际案例中去,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知法、懂法、用法。

(二)明确主体,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整体的教学质量,势必会站在大部分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然而受这种模式的影响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性地会出现跟不上节奏,甚至出现厌学现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按照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而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微课的方式,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教学《塑造良好形象》的过程中,就可以将这一章节划分为一个个小部分,慢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时在每一部分的后面还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或者例子,让学生进行回答,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程度加深。

(三)微课的涉及内容要切实可行,适合学生学习

虽然通过新课改之后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本内容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但有一部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理解,也无法抓到学习的重点。通过微课的方式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同时在录取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与学生年龄相符合的生活实例放入课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感受道德之美》的过程中,由于课本上的内容大多都是一些古人或者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的例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感知到道德美的地方,可以通过微课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如孝顺老人和父母、日常对老师有礼貌等给学生展现出来,让学生了解到道德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体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中。

三、微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措施

目前,微课程教学已提倡了一段时间,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离普及和大量使用还有很远的距离。

(一)德育教师制作微课程的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大部分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师都是文科出身,所以在使用微课技术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图片格式设置出错、视频合成出现问题,尤其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对于多媒体基础技术的学习接受能力慢,更不用提制作微课了。所以,为了让微课能够融入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中,就需要不断地提高相关教师的技术水平,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为学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课,帮助一些文科教师学会如何制作使用微课方面的技术。并通过一些年轻教师建设一个微课教学团队,从而让微课教学专业化。

(二)微课制作质量有待提高

传统型微课制作相对简单,创新型微课的制作则有较大的难度,在拍摄制作的过程中无法使其质量得到保证,从而导致学生观看效果并不如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教师可以共同合作进行录制,集中进行探讨,同时学校也需要给教师提供高效的设备,从而进一步提高微课的质量。

(三)微课的普遍制作和使用对课务繁重的德育老师来说不是易事

中职德育课教师的日常工作并不轻松,课务量大,而制作微课程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即使是最传统型的微课程,其制作都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而,对于许多德育教师来说,常规化使用微课教学方式,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这一现象,(1)上级部门建设微课资源库;(2)在学校层面上,发挥集体的智慧,学校德育教师分工合作,集体建设本校的微课资源库;(3)学校加强德育教学平台建设。

(四)不能为了微课而强行进行微课设计

不是所有的课程以及所有知识教学都可以使用微课。因为微课在近一段时间代表着创新和新型教学形式,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为了“新颖”而强行开展微课设计的行为。微课仅是对教学形式的一种补充,它的设计和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并不是微课的使用会使教学效果最佳。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单元中,对于形体礼仪部分,现实的教师学生演示活动设计效果会更佳。微课设计需要找准设计点,好的教学设计是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形式,或是多种模式的配合使用。

(五)微课教学的零碎化现象突出,需要进行有效整合

由于微课教学十分新颖,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可能导致学生过度重视微课的形式,或者过分依赖微课,而忽略了微课本身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正常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度下降。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合理运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在设计微课内容的过程中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保障学生能够得到有效发展。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是一门将道德与法律相结合,同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课程,微课是汇聚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饋、教师点评等一些辅助性教学资源的一门技术,而教师通过微课来教导这一门课程,就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还能够使得教师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宪法和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通过创新有趣的互动学习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王春林.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江苏教育研究,2017(36):70-72.

[2]胡继任.微课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9):233-234.

[3]陈丽莉.关于微课的开发与运用的几点思考:《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例[J].科技资讯,2016,14(13):114-115.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法律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