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力做好技工院校招生工作

2020-05-10 19:34熊野芒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6期
关键词:技工办学院校

熊野芒

[摘           要]  近年来,技工院校的招生工作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生存和办学发展等存在着一定的困境。从技工院校目前招生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做好技工院校招生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    键   词]  技工院校;招生工作;困难成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6-0186-02

在工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影响下,专业技术型人才更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发展的时期,对技术类人才的需求量实际要比理论类人才需求量大。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高校教育中更多的是偏向理论学术研究类教育。市场在进行人才招聘时,更加看重的是文凭而不是技术。因此也就导致技工类院校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招生面临着严峻的困难。

一、技工院校招生面临的问题

(一)生源数量的急剧减少

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几十年来新生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也由此带来了入学适龄学生整体数量减少的情况。2016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121.89万人,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112万人,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116.45万人,呈逐年下降趋势。2019年广东省高职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共55所,多个省份扩大了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的范围和规模,降低了招生门槛,由此致使更多的学生选择普通高中之后进入大学进行深层次的学习。21世纪初,由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对技术类人才以及技术工种的从业人员需求缺口较大,技术工作受到更多求学者的青睐,如珠三角很多城市规定,高级工在当地就业可申请入户,待遇与本科生不相上下,这使技工类院校的数量急剧增加,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各个院校为保持稳定,相互之间不得不进行有限生源的争夺。在这样的情况下,各技工院校会出现虚报人数、有偿入学等恶性竞争的情况,导致技工院校在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口碑和声誉的降低,使得很多学生以及家长对技工院校产生抵触心理,严重影响了技工院校的招生环境。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技工院校的生源数量急剧下降。

(二)社会上对技工院校存在偏见

除了客观存在的政策原因之外,目前社会对技工院校的偏见也普遍存在,这也是目前技工院校招生困难的一大因素。技工院校的办学定位应该是与普通中专、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相同等级的院校单位,有些技工院校甚至是与高校相同等级的院校单位。区别只是在于技工院校的主管部门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其培养方向是专业技术类人才。就培养目的来看,技工院校的毕业生根据实际操作能力与技术能力,在实际的就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也正因为技工院校培养的是技术类实际操作型人才,因此在家长与学生看来,技工院校都是学习成绩不好、不会读书的学生才选择的学习方向,认为技工院校毕业的就等于是普通劳动力,是工人,是蓝领,不是干部,没有光鲜的外表与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样的工作不“体面”。这往往导致社会对技工院校抱有很大的偏见,学生更多愿意选择普通高中、普通大学进行学习,这也就造成技工院校招生的困难。

(三)对社会办学的管理问题

技工院校民间办学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其更加倾向于培训机构形式的办学类型。民办技工教育更是广东技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中国技工教育最发达的地区是在广州,在广州地区的民办技工院校与公办技工院校呈1∶1的比例,然而,在民办技工院校中,办学层次参差不齐,这些学校由于是自负盈亏的形式导致其学校建设资金有限,对自身教育能力以及教育资源的提高与优化并没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往往是以兼职教师为主,或者挂靠其他院校,本身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严重缺乏,并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而这些学校并不能提供与宣传条件相同的教学条件和学习回报,最终也损害了技工类学校在社会招生中的声誉,降低了生源对技工类院校的良好印象,因此而波及正规技工院校的招生工作,使技工院校的招生困难问题雪上加霜。

(四)技工院校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技工院校在招生、规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上都不尽如人意,技工院校自身的建设也存在着很大问题。学校环境差,学生质量差,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都较为落后,教学思想也较为陈旧,在教学中采用的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以及固定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严重阻碍了技工院校的发展。许多技工院校的培养仍然是以简单的、初级的技术能力,难以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毕业难以获得良好的工作,也对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口碑产生不利影响,更加剧了招生的困难度。

二、做好技工院校招生工作的对策

(一)国家政策进行一定的引导、倾斜和细化

做好技工院校的招生工作首先需要相关政策的指导与支持。国家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在政策上打破行业办学与教育部门办学之间的壁垒,突破领域保护,强化两个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给予技工院校同等的教育待遇,有利于技工院校招生宣传中社会偏见的纠正。在国家教育投入与政策方面,给予具有一定办学能力、有一定社会声誉和社会基础的技工院校的政策优惠倾斜,平衡教育资源与教育扶持。改变技工院校的教育投入由行业部门主管的现状,改变技工院校长期被教育政策忽略的局面。在招生政策上,将技工院校的录取人数也纳入学校的升学指标内,在政策上将技工院校与普通高校放在同等位置,改变学生与家长认识上的偏见。另外,在招生宣传与报名组织等方面,将技工院校纳入常规高考志愿报名的志愿序列项中,给予技工院校相同的学校地位与学校等级,并且将技工院校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正视给予学历文凭支持。也就是说,根据国家政策,技工院校毕业证可以证明该毕业生相应的专科或本科学历。

(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师待遇

招生問题除了客观原因之外,也有很大的主观原因,客观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轻易解决,但是主观原因需要技工院校自身重视提高自身实力,提高教学质量与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在生源中的吸引力,是目前解决招生困难问题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首先,在教学方面,对专业设置进行整改,强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性。技工院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技术类培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就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技工院校不要一味地图教学内容覆盖广,而是需要对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特长进行一个整体把握,鼓励开设适应现代产业需求的新专业,同时加强老专业的品牌建设。选择在同类型学校中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专业进行着重建设,将教育资源在学校内部进行适当倾斜,形成传统专业、热门专业、特色专业和新专业的有机结合,发展好学校的特色王牌专业。王牌专业在社会上的声誉能够带动学校的招生吸引力,学校的招生工作也会获得一定的推动。

教师也是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教师待遇,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教师资源。针对技工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技能教育特色,利用项目资金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推进“强师工程”,建设大师工作室,大力培养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和工学一体化教学团队,带动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薪资增长这一方面有一定难度,但是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例如提供其他高水平院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合作的机会,提供深造的机会,提供给教师相互交流的平台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教师的加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招生中的竞争力。

(三)整合教育资源,提高院校教育能力

在教育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各高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院校整合,部分高校在规模、能力与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在技工类院校中,院校整合工作的力度还远远达不到所需要的标准。院校整合分为内部资源整合与外部资源整合。内部资源整合就是上述的调整专业设置,集中资源进行王牌专业的建设。而外部整合则分为政府行为进行的院校合并以及院校自主合并发展的两种方式。无论哪种形式,各技工院校都要准确把握自身优势与劣势,通过与其他校合并的方式整合整个技工院校的各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各院校不再各自发展而是形成集约化办学的模式,将各院校的优势与资源进行集中,形成一定的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办学档次以及优化教学资源,实现多个院校的共同发展。通过多校合并的方式提高院校实力,也因此能够提高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从而加大对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以此来开拓招生的新路径与新局面。

(四)深化校企合作,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

就业是招生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学生及家长在选择教育的时候都是以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为最主要决定因素。因此,技工院校需要在教学改革中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学校的招生吸引力。创新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建立技能联盟平台,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行业,以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实现学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层次与社会相适应,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实现教学与就业零距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企业“用工荒”的局面,签订校企合作计划,例如建立“学生生产实习与就业基地”“企业订单式培养”等模式,为毕业生提前做好就业铺垫,在学校学习中积累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提高毕业生的质量。毕业生质量与就业率的提高,技工院校的招生竞争力与吸引力必然提高。积极引导技工院校学生投身创业,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共同打造一个适合技校学生集教学、实践、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不仅可以为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载体,也可为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创业知识、体验创业历程、孵化创业梦想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大力营造“双创”氛围,打造“双创”品牌,提升技工院校的品牌招生能力。

(五)大力开展技能竞赛培训,做好竞赛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

技能竞赛的技术标准、先进设施和组织形式紧贴企业实际,非常有助于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也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初衷。近年来,在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得到广泛开展,各行业拔尖技能人才脱颖而出。2019年8月,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选手共获得16金14银5铜和17个优胜奖,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名。这使得职业院校参与技能竞赛的热情进一步激发出来,并使技能竞赛进一步成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的重要引领。坚持在技工院校广泛推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技能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提升专业内涵。将学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升到新的高度,提高办学实力。

综上所述,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技工院校需要综合多方面原因,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能力,提高院校的教学水平与教学层次,适应市场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院校竞争力与招生吸引力,全力做好招生工作。

参考文献:

[1]闫龙民,李婷.技工院校招生工作贵在落实、重在行动:技工学校招生成功经验谈[J].职业,2017(12):24-25.

[2]董晨阳,靳静.携手技工院校,助力技能成才:部分技工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经验谈[J].职业,2015(14):4-6.

[3]武锐.新常态下技工院校招生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培训,2017(7):21-22.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技工办学院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从技工到英雄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技工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