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专业“双精准”建设实践探索

2020-05-10 19:34廖晓红肖向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6期
关键词:校企精准职业

廖晓红 肖向阳

[摘           要]  中职学校专业“双精准”建设的内涵包括两个层面: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专业“双精准”建设,是职业教育以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为宗旨,而提出的校企紧密合作、有效对话、相互融通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精准化定位。“双精准”建设是中职学校专业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历史使命。从专业建设、教学两个层面,对中职学校专业“双精准”建设进行实践性探索与研究,力图为中职学校专业“双精准”建设提供思路和实践性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专业“双精准”建设;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6-0206-02

职业教育必须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为经济发展与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不同的时代背景、经济发展环境,职业教育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发生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制造业不断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这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它要求中职教育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技能人才的培养适销对路。中职学校专业“双精准”建设契合了时代经济发展的主题,准确回答了新时代背景下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为第一要务的前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历史使命,是实现职业教育改革与产业同步发展的伟大举措,为未来中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中职学校专业“双精准”建设内涵诠释

精准,意味着方向明确、定位准确、集中力量、有的放矢。中职教育的跨界属性,意味着其发展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应紧跟经济发展大趋势,抓住行业发展的脉搏,对准企业需求,推动专业谋精准化发展。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通过分层培养、精准施策,使得职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方向明确、定位精准、有的放矢,最终实现技术技能人才能够适销对路。专业“双精准”建设聚焦职业教育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两大属性,其目标是通过完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改善校企互不理解、语言不通、各自为政的局面。[1]

中职学校专业“双精准”建设包括两条主线:一是校企精准对接;二是精准育人。“校企精准对接”是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内在要求,是实现“精准育人”的前提和保障,其核心理念是校企资源整合、有效对话、深度融合、紧密合作,从而提高职业教育办学的社会效益。“精准育人”是新经济形式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是“校企精准对接”的目的与归宿,它聚焦的问题是新工业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培育什么人的问题,涉及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培养标准、人格规格等层面的职业规定性。

“校企精准对接”建立在校企互利共赢、资源整合、权责明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齐抓共管等体制保障与机制保障的基础上。从产教深度融合的层面分析,“校企精准”对接主要包括:专业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的精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精准对接;教学质量评估与多元化评价模式的精准对接。

“精准育人”指向的人才培养规格,是指技能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与能力层次,具体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水平、职业素养三个层面的职业性要求。为有效促进“精准育人”,宏观层面必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中观层面必须实现职业素养与企业文化的精准对接;微观层面必须实现理论知识、技能水平与岗位能力要求的精准对接。

二、中职学校专业“双精准”建设实践探索

(一)专业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中职学校专业链是指同一专业结构体系下的不同专业方向,比如中职学校服装专业链(专业结构体系)包括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服装陈列、服装展示与礼仪等。中职学校专业链的设置与细分,必须以当地相关产业的产业链作为参照系,根据产业链的运作模式、组织架构、岗位设置等,有针对性地打造专业链的结构体系,使专业集群直接对接行业岗位群,以满足专业相关产业的结构性人才需求,实现专业结构与市场人才需求结构精准对接。

为应对行业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结构,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应该体现良好的应激性和前瞻性。鉴于此,中职学校应与当地劳动部门、人才市场、企业共同搭建人才需求信息快速反应系统和预测系统,确保学校与各部门之间沟通顺畅、迅速,能在第一时间获取专业人才相关供求信息,以及时做出准确的回应。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专业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涉及两个层面的策略:一是依据产业链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体系,实现专业结构与行业人才需求结构精准对接;二是以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层次,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用人标准精准对接。

(二)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的精准对接

職业教育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开发能力为本位,其教育教学内容有着明确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且直接指向职业资格。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能力结构与层次的职业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是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最基本的准入条件。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必须具备明确的、职业资格规定性的职业能力开发与培育目标,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价值。职业资格所界定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是一个“应变量”,体现在对岗位职业活动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它随着行业企业职业活动内容、职业活动要求、职业活动标准的变化而变化。行业职业活动领域技术的进步、运营模式的变革、管理方式的创新,将直接改变职业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自然对从业资格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为有效实现中职学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行业职业资格精准化对接,课程内容开发与建设应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组建校企课程开发团队,其具体思路与策略如下:(1)确定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领域,将系统的职业活动领域按照技术条件和要求划分为不同的职业行动领域;(2)按照业务流程,将职业行动领域细分为具体的岗位工作内容;(3)对岗位工作内容进行教学化的设计,转化为课程学习任务或项目,实行任务驱动式的项目化教学,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精准对接。

(三)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精准对接

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该建立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基础上,以行动体系为导向,遵循工作过程的自然顺序,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行动过程中建构专业知识、习得专业技能、培育职业素养,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精準对接,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同步发展,体现了职业教育活动与企业生产活动的无缝对接。

为实现服装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精准对接,教学过程必须立足于企业生产实践,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践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不断践行现代学徒制,实现教学课堂与企业课堂有机融合,不断将行业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经验、企业文化等直接融入教学过程。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

(四)教学质量评估与多元化评价精准对接

教学质量评估既是教学效果好坏与不足的裁定,也是一种价值导向。有失客观的教学评估容易陷入评价误区,导致教学活动偏离正确方向。过于单一的教学评估方式容易导致评估结果有失客观,缺乏说服力,从而导致教学评估失去导向性意义。多元化评价模式是指集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形式评价策略、多样化评价方法于一体,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评价模式。中职学校的教学评估应以市场评价为主导,以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行业从业人员的评价为辅,将量化考核与成效评估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教学质量评价客观有效,并为专业教学指引正确的方问。

1.教学质量市场化评价方法

市场化评价属于量化评价模式,是一种结果性评价,主要通过市场评估和反馈获取客观信息,得出结论。其具体操作模式如下:首先,关于教学层面的评价要素,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应以教学成果性产品或服务作为评价媒介,并借助企业营销渠道或平台将教学成果性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通过对市场营销的结果和客户反馈的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反馈,然后获得的市场反馈信息回馈到我们的教学过程,再通过会议讨论的形式形成较为细化的教学总结与反思。这种评价模式的关键在于,必须将阶段性教学过程最终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成果,并将教学成果推向市场。

2.教学质量师生评价、行业从业人员评价方法

师生和行业从业人员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属于从“现象→分析→结果”的推断性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评价主体的立场、评价方法、经验直接影响评价结果。所以,采用这种评价方式时,评价主体必须明确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程序。其评价方法实施步骤及策略如下:(1)对评价主体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挑选,确保立场公正,评价主体直接对评价结果负责;(2)明确评价目标,提出评价要求,确定评价因素权重;(3)选择科学评价方法,制定合理的评价策略和评价流程;(4)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处理方法。整个评价过程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来执行,并邀请权威专家参与。

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职业教育专业“双精准”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产业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所以,它既是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中职学校专业“双精准”建设,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是学校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精准化对接的“精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精准化教育”和“精准化服务”两个层面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校企精准职业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