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思辨阅读探讨

2020-05-10 19:34朱广龙朱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教师应中职素养

朱广龙 朱卉

[摘           要]  思辨阅读环节中,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展开语文的畅想,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辩证能力,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式,让学生走进语文场景中,思量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阅读的背景环境,获得不同的情感思悟,在语文阅读的熏陶下,提高中职生的情志思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下,学生阅读的态度、习惯等与思辨能力息息相关,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意识。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核心素养;思辨阅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6-0214-02

核心素养的教育指标提出,要求教育中创新形式,深入知识的内涵,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本的韵味,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营养价值,体验阅读中复杂的情感变化,感悟人生的多彩多姿,语文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见解和思维视角更加广阔。而学生不能单一地进行阅读思考,应注意多元思辨,鼓励学生展开时文本的细致分析,灵活且深入地理解阅读内容,自然获得语文的精神熏陶。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学生缺乏思辨空间

中职生语文的阅读基础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阅读状态不积极,不能配合课堂上的系列阅读活动,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的意识,在阅读期间采取统一化的教学形式,不能层次化地展开阅读,课堂时间紧凑,还需要在一定的时间里维持课堂秩序,教师很少给予学生自由讨论与互动的时间,学生学习始终较为被动,只记忆和学习阅读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部分,而不能深入浅出地展开问题的思考,他们的辩证思维处于停滞状态,甚至长时间不去思辨,也不能进行多视角识辩,考虑问题较为狭隘。中职生的经历少,且前期的基础没有得到巩固,阅读中总是摸不准方向感,缺乏独立阅读的能力,且阅读意识普遍不足,没有养成阅读习惯。

(二)教学手段较为片面和局限

阅读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化,只能采取模板式的教学方案,课堂上学生几乎对教师的阅读要求烂熟于心,黑板、书本来回转换,始终照本宣科,学生在这个空当中可能会产生天马行空的思想,但他们并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测,教师也不允许学生提出与主流思路不同的见解,导致语文的阅读教学十分枯燥。学生也许具备了思辨想法,也产生过系列的猜想,但他们显然没有参与互动的机会,教学的片面化让学生束缚在课堂的狭窄环境中,他们的思维也自然较为局限化,表现较为拘束化,这样学生的思辨结果不能呈现在课堂上,更得不到教师和主流思想的认可,学生只能在心中暗暗猜想,久而久之他们不再参与阅读讨论,只被动地做一个“提线木偶”记忆教师引出的含义定义等。

(三)忽略了学生思辨能力的评价

课堂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中职语文的思辨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思考,其他学生展开辩证,而后学生随着阅读的深入,又对自己之前的思想有所补充,学生之间的思辨,学生自身由浅入深的思辨,这些都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而他们对自己的思辨并没有自信。因为中职生原本都是在语数英的基础课程中很少得到教师肯定的,到了中职学校学习语文也就延续了这种心理,他们缺乏自信,也不了解自己的潜力在哪儿,自己有哪些阅读的特长,教师如若不能以宽容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现不同学生的个体优势,并在思辨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鼓励他们并指出他们的阅读思维错误点,学生也自然不知道如何前进。评价是学生阅读的驱动力,评价也便于拉近师生距离,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阅读状态,帮助学生实现思辨,这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等实现,并非一日之功。

二、培养中职学生思辨能力需要关注的几个要点

(一)教学要立体化

思辨就是让思维更加灵活,教师应丰富语文的阅读内容,并让教学的知识变得更加立体,凸显出阅读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作者的生平经历,转换视角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摸索阅读中涉及的人物、情节的线索线路,同时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更多的猜测与联想,虽然部分中职生的思路清奇,只要他们提出正确价值观念下的意见,对阅读文本有着正向的思想,教师就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踊跃地展开讨论,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够得到碰撞。教师也会思维定式,出现对文本理解的固化意识,教师的理解虽然都较为正确,也符合考试中的对答方式,但教师难免有个人的思维倾向,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想法,并尊重学生不一样的思路,鼓励他们互相展证辩论,这样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才能影响学生更多层次地进行阅读思辨。

(二)有效拓展教学

部分学生思辨能力差,思辨中容易形成思维定式,这是因为他们太过于拘泥教材内容的设定,没有从更多的角度看待问题,部分文章涉及历史信息、地理信息、科普信息,学生只有对这些信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才能够在阅读中恍然大悟,让知识储备成为学生的思辨思维支撑力,支撑其思维空间逐渐拓展延伸,形成思维衔接,让学生思想的领域更加开阔,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辨思路,为课堂上阅读的思辨讨论做好素材准备。

(三)合理进行评价

评价中应帮助学生建立阅读的信心,同时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哪些不足,有些学生思辨思維较为超脱,经常联想一些与文章毫不相关的内容,教师应抓住一根线,让教学顺藤摸瓜,在这个关键的线路点上进行思考,以此类推学生出现一系列阅读思辨问题时,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引导。评价要注意奖励与纠正并行,既要给学生鼓励,指出学生的进步点,又要给予学生阅读的纠正,指出学生的缺点,这样学生在思辨过程中更具信心,使阅读的兴趣有所提高,阅读的思辨动力更充分。

三、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创造自主学习空间,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课堂中教师应秉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体,鼓励学生围绕阅读素材的主题展开自由的畅想,中职生虽然语文的基础并不一定扎实,但他们业余时间的爱好通常比较多,他们课余时间的思维是比较活跃的,但在语文的阅读中学生的思维桎梏,教师只要打通学生课后与课堂上的思维界限,让学生不再将课堂当作是阅读的思辨藩篱,而是当作在课外阅读展开会谈一样,分别说说自己的感想。教师可提供多样的课堂阅读思辨互动形式,如让学生进行角色化的代入,在故事类的情境中学生就代入这个角色,尝试转化为文中所形容的人物,这时候学生分别可以从这些不同的角色出发进行思辨,还可以进行课堂的“帮派对话”。中职生在阅读学习上也许并不上心,但教师转变一种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阅读“帮派”,让他们分别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进行对话,展开阅读后的系列思辨,可以为两个派别,分别有不同的立场,这时候教师可改变课堂的环境布局,让学生与自己的派别站在一处进行辩论,也可以让学生形成小组,各个小组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形成小组之间的思辨竞争模式,最后为获胜的小组和表现好的小组打分奖励等。也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教师提出问题游戏,让学生一个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其他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指定一名学生来回答,回答不上来的要听听别人的意见,并重复正确答案,最后提出一个自己的问题,这样循环进行,学生既能够提出阅读中的问题,又能够从别人的思路里获得答案,还提高了课堂阅读的紧张感,让学生在较为自由的环境里也想要表现自己,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时间,让一些原本不认真阅读的学生也对阅读思辨重视起来。

(二)从不同角度切入,实现多元化教学

思辨就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想象力,避免学生阅读思辨中只能单方面、单视角地思考和学习,需要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引导,面对不同的阅读体裁,教师要适当找出其中的思辨关键点,有的文章标题就是关键,有的关键在文章最后的升华部分,有的关键点可从每个段落着手通过总结进行连接,鼓励学生分别从文章的背景、作者的经历、文章的暗喻、文章的哲理、情感、内涵、传统文化信息、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技巧等方面去思辨,同时教师应广开言路,鼓励学生各自提出自己的见解。部分中职生经常能够在课堂上搞怪,教师不要总认为学生是在扰乱课堂秩序,不如听听学生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课堂氛围轻松起来,鼓励学生能够畅所欲言。

(三)构建合理的思辨能力评价指标和方法

首先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思辨,积极参与思辨互动,这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对于能够主动参与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计分鼓励,对于思辨中有独立思路的教师应给予语言上的激励,并配合一些动作如竖起大拇指等。部分学生思辨中出现了错误的观点,教师可耐心引导结合正确的思路再次进行梳理,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积极纠正时,教师给予极大的鼓励和赞扬,可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辨奖励评分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

综上所述,中职生阅读思辨中,要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模式、思维问题等进行引导,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間独立思辨,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辨,获得阅读的精神层面陶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国权.中职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思辨阅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45(7):554-556.

[2]焦卫国.阅读界限培养学生思辨能力[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1):43.

[3]梁全德.用问题引领思辨阅读思辨性阅读的起点落点和终点[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8(11):71.

[4]张蕾.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实践型课程体系建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99(7):90-92.

[5]颜婷婷.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群文阅读对提高中职语文实践能力的策略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6(2):61-62.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教师应中职素养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