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建设初探

2020-05-11 06:02刘畅周骏
祖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刘畅 周骏

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建设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的必然路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建设既有成效,又存在问题。要将育心育德相统一就要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形成以课堂为抓手,团结各方力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建设体系。

关键词:高校   思政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最关键的一环。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建设,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将思政教育精神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

一、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的重要意义

(一)是实现新时期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从个体一生的发展来看,大学期间是影响人一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从社会的发展来看,青年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未来的总体发展方向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传统型社会快速转型为现代型社会,社会转型带来了信仰缺失、功利化倾向等问题。[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和载体,更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幫助大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

(二)是整合各类思想元素和德育资源的有效手段

教育部于2011 年 2 月和 5 月分别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防范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同时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心理健康教育贴近学生生活,案例生动丰富,课程形式较多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通过讨论、活动等方式学生们可以亲身参与、亲身感受及亲身体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协同作用,可以增加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目标。

(三)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现实要求

“课程思政”的提出是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建设就是就是遵循这一原则,从“育人”本质要求出发,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政德育功能。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的育人价值,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心理素质,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多学科教师、行政管理者、学生党团组织相互配合,达到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3]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的现状

(一)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中的作用

与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老师相比,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生导师,而与思政老师相比,辅导员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心理情况都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可以给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是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通过对对南京市江宁大学城内7所高校131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73.9%的学生认为辅导员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22.7%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注程度一般,只有3.4%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关注。而辅导员非常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会使学生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显著的高于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一般关注或不关注的情况。

(二)学生党团组织在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团组织来自于学生群体,又肩负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重要职责。党支部是学生党组织的基层单位,对整个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方向的把控,团支部为党组织培养储备力量,承担着服务和育人的基础工作。[4]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在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的基础力量,可以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视角渗透德育,用学生的声音引领价值。

同样以南京江宁大学城1312名高校学生作为问卷调研对象结果发现,75.5%的学生表示学生党团组织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学生党团组织是否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只有4.5%的学生表示学生党团组织不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党团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学生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情况。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存在的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化认识不深

意识是行动的先行者,只有深刻认识思政课程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够深刻,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师、辅导员、党团组织的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党性教育、理论教育。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化认识的窄化和片面。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党性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还包含着德育教育、价值观引导以及深刻的哲学思维。教师认识局限就会使思政教育无法有机融合于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出现或是空洞说教、或是脱离教学内容的情况,难以达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目的。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课程思政化教学能力不强

教师对心理健康就要课程思政的共通理论、两学科的课程内容与精神的深入研习还不够,难以形成有针对性的、可运用推广的理论体系,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师生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深入与细化。[5]并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思政教育方法的积累,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衔接不顺畅,内容结合比较生硬,教学过程比较枯燥。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建设建议

(一)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建设教师素质化

提高教师素质包含两方面含义:首先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自身良好的素質是立德树人的基础。1977年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观察者通过观察榜样、模仿榜样行为是个体学习的重要途径,而且观察者更愿意观察和模仿被认为是优秀、有力的榜样。教师如果不能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就很难让学生信服,难以达到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效果,甚至会影响学校在学生心中形象。

其次是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统筹规划,可以系统而科学的传授知识,重视建立知识与人、与生活多向度的交融关系。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要想做好课程思政华建设就必须要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视学习、坚持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7]只有教师的政治素养提高了,才能深刻理解课程思政化建设的意义,真正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建设教育体系化

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要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团结辅导员、学生党团组织等各方力量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思政体系。明确“立德树人”为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建设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同时也要讲教育延伸到宿舍、学生活动中,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营造全员育人,全员育心的校园氛围,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生活,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建设形式多样化

新媒体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学手段的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方式已经过于单一,不断探索和总结新媒体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教育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教育宣传形式上多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活动形式贴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打破思政教育刻板化的固有印象。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特色,坚持了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导向。[7]在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里,为学生构筑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和思想环境,达到育心与育德的有机融合,完善育人机制,最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王浩.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思考:访谈证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3).

[2]徐露凝.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研究——以沈阳工学院为例[J].才智,2019,(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高校学生工作课题项目《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体系探索—以南京市江宁大学城为例》(项目编号:LX2018Y079)。作者简介:[1]刘畅,金陵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处,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2]周骏,硕士,金陵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