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标循本 萃旨凝神
——以《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为例

2020-05-12 09:24
历史教学问题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教材教材

邹 玉 峰

全国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在上海已使用近一个学期,相信所有使用者都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最直接的就是一节课的容量过大,有些课的知识过于零散,无法在单位时间内既完成知识的传授,又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上海市中学历史教学一直倡导的单元教学、确立每课的内容主旨,在纷繁复杂的碎片知识中,去粗取精,博约有度,将教材内容有机地整合为一个认知体系来进行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探索。本文将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 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为例,从备课角度来谈谈对新教材内容主旨的理解,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课标对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教学内容定位是:“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1○据此可知,这一单元主要阐释了三方面内容,中国疆域版图奠定的完型期;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政治格局达到顶峰;国家治理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和隐患。教材在单元导言对此做了概要解读:“……在明清两朝,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兴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已成为世界大势所趋。而在中国,由于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认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发展和世界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2○

基于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内容主旨为:“清朝前中期,康雍乾三代帝王励精图治,‘乾纲独断’,国家空前稳固,登上中国传统盛世的顶峰。然而,在世界转型时局中,登峰造极的统治却很难入时入世,埋下衰世的伏笔。”概言之,到了清朝前中期,中央集权下的国家治理模式和中枢机构的顶层设计臻于极盛,国家对地方和边疆的统驭和治理达到鼎盛,经济体量和人口数量也达到巅峰。但是,当人口过度膨胀超越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人口与物质资源的矛盾不可调和时,传统的国家治理和顶层设计已不能找到新的出路,故而统治危机初显。在这一主旨的统摄之下,我们具体分析本课的诸要素。

一、我们对“康雍乾的君主专制”的认识真的客观吗?

当我们谈到康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的时候,更多关注皇权的空前强化、专制达到极致,并由此突出强调其负面影响,而对其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政令畅通等优点往往一笔带过。统编教材对康雍乾的君主专制的描述主要突出了两点:第一,皇帝勤政。在导语中介绍了康熙皇帝的抱怨,正文中提到了“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称,……对于地方具体事务,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详加过问”,在辅助资料中,选取了记载康熙勤于政事的起居注和雍正批阅过的奏折原件;第二,“乾纲独断”,教材正文通过“奏折制度”“军机处的设立”和“文字狱”三部分内容说明了君主专制加强。新教材不再过多渲染清前中期皇权空前强化,补充了皇帝勤政的内容。怎样从“鼎盛”与“危机”的视角来审视“君主专制”?

马克思指出:“小农,由于互相隔离与分散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在东方,……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因而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进行干预。”1○这说明,在以中国为典型的东方国家,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产物。这种制度的主要特征就是皇权至上,地方服从中央,权力日益集中,而不是走向分权制衡。所以,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完善的主要趋势就是不断地加强皇权,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自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历代王朝通过制度建设来加强皇权。从汉武帝的中朝制度,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宋朝的文官体制,直到明朝的内阁制度,虽然皇权有所加强,却无法摆脱权臣、皇族、外戚、宦官、朋党等的牵制或擅权,导致皇权无法有效实施,政令难以下达,甚至朝代更替、割据动荡。直到清朝建立后,康雍乾三位皇帝,尤其是乾隆皇帝,通过奏折制度和军机处的设立以及对皇亲国戚、宦官权臣的强力约束,使得中央集权制度最终达到了“精准直达”“精干高效”“乾纲独断”的境地,君主专制进入鼎盛阶段。所以,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明区域,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物质发展、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不同的政治统治形式。正如钱穆先生所说,“某一项制度之逐渐创始而臻于成熟,在当时必有种种人事需要,逐渐在酝酿,也必有种种用意,来创设此制度”。2○

当然,“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3○新教材也指出了君主专制建设中的问题:“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在第15 课中指出了专制制度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中央集权发展来看,清朝的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皇权高度集中,皇帝大权独揽,固然能保证政令畅通,统治高效。但是,它对皇帝个人的政治才干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我们应该怎样定位清朝前中期的国家疆域的奠定?

纵观目前根据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各种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和岳麓版在必修一的政治制度专题中都只保留了制度建设的内容,没有关于边疆治理的内容。华师大版教材和人民版教材则有清朝前中期的边疆治理内容,前者侧重史实描述,后者淡化了史实内容,深入到清朝治理边疆举措的特征分析,而统编教材则兼顾了史实及特征的阐释。

就教材内容而言,本节课的第二目是“疆域的奠定”。新课标中的目标要求是“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4○单元导言也特别强调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可见,新教材更突出了清前中期统一国家的举措对现代中国版图形成的重要性。所以,就这一节课而言,重点应该落在“疆域的奠定”上。从处理民族关系上看,清朝真正做到了各民族亲如一家。新教材在正文中对此有明确的描述:“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清朝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1○这样的表述在以往的各版本教材中并不多见,新教材更突出了清朝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的尊重与平等对待。

从边疆治理的政策举措看,康雍乾时期从历代的以羁縻招抚为主转变为政府直接治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力度空前加强。尽管自秦以来,不同时期的政府都在边疆管理上设置过诸如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澎湖巡检司和奴儿干都司等机构,但是,基本上对周边民族采取怀柔羁縻政策,而且机构的设置在不同朝代也仅仅是局部边疆地区,并没有形成对全部疆域的有效稳定的治理。直到清朝前中期,才真正做到对整个边疆地区的直接治理。统编教材从三个方面准确点出了清政府的治理边疆政策。第一,在尊重其习俗和信仰前提下,紧密团结各民族,实现了对西藏地区、蒙古族等地区的直接治理。教材正文中提到了“在蒙古地区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达赖和班禅都要经过中央的册封”,“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在“历史纵横”栏目中,新教材介绍了“改土归流”。栏目清晰介绍了在清朝以前,历代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管辖是通过当地民族的土司进行间接治理;明清时期,开始派遣流官进行直接管理,加强了政府对边疆的控制力度。第二,设置重要机构。清朝在平定台湾地区的割据势力后,于1684 年设立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乾隆在平定了准噶尔部和回部叛乱后,于1762 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台湾府的设立,使得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的归属问题,有了无可争议的制度基础。伊犁将军的设立,“节制南北两路,统辖外夷部落,操阅营伍,广辟屯田”,对于稳定新疆地区的局势作用重大。第三,采用法律手段明确管辖权,这一点尤为重要。教材在讲述《尼布楚条约》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时突出强调其法制层面的重要意义:“1689 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793 年,清政府又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朝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从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对边疆的治理和疆域的巩固来看,清朝在边疆民族问题上突破了历代中原王朝局限,把历史上在中国疆域内活动的各民族都纳入其统一的范围内,在边疆统治手段问题上突破历代中原王朝局限,以直接有效管辖取代历代松散的羁縻政策。国家真正实现了稳固的统一,各民族终于融合于统一政权的管理之下。由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确立并巩固,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也为后世中国解决领土争端提供了不可动摇的法理依据。

三、怎样从时代大势的视角理解康乾时期的统治危机?

在过去的教学中,讲到康乾盛世的危机时,我们往往会简单从中西方横向对比来阐述清朝前中期中国社会的衰相。当然,这样的对比研究是必要的。但是,新教材对这一问题的表述有了新的变化。单元导言中谈到:“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兴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已成为世界大势所趋。”2○新教材用了“统治危机的初显”作为子目标题而不是“社会危机的初显”,正文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人口迅速膨胀,出现了农民起义;一个是闭关锁国。“统治危机”应该讲述的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但是,新教材谈的却是社会问题和对外政策,这该怎样理解呢?

新教材在提及清前中期人口增长时,并没有用“人丁兴旺”,而是“人口膨胀”:“清朝人口膨胀迅速。1741 年,统计全国人口为1.4 亿有余,到1840 年已达到4.1 亿。”这恰恰是理解清朝前中期统治危机的切入口。

从下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到了清朝,耕地面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由于人口的过度膨胀,人均粮食占有量却是历代最低的(见表1),3○这才有了新教材中所说的“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表1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时期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占有量

一般来说,农民起义在历代王朝中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大多数农民起义发生在王朝统治的末期,而清朝的白莲教起义却发生于清王朝统治的前中期。

综上所述,到了清朝时期,经济并非是落后,而是发展到了鼎盛,人口膨胀暴露出传统小农经济的问题,那就是分散的、一家一户的手工生产方式,已经无法解决更多人口的生计,传统小农经济发展到了瓶颈。我们知道,在西方的英国,是由于占有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大,暴露出已经发展到极致的英国传统手工工场的弊端,最终导致机器大工业这种新型生产技术的出现。而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瓶颈问题,则通过人口过度膨胀显露出来。按理说,勤政爱民的康雍乾三位君主,实施了“摊丁入亩”“地丁银”“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鼓励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推广玉米、马铃薯、甘薯的高产作物,凡此种种举措,放在以往任何朝代,足以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缓和社会矛盾,农民起义至少不应该这么早发生,而且还是“屡屡爆发”。可见,人口的急剧膨胀超越了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承载能力。在还未通过使用化肥、改良作物品种等现代科技手段来增加农业产量的时代,仅仅依靠增加开垦土地面积、减免税收等手段,已经无法解决问题,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生产技术的突破。

说到这,我们再回看新教材导言中的表述:“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兴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已成为世界大势所趋。”1○可见,当时的时代发展,已经为农业文明破局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采用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和对外殖民扩张。那么,当时的康雍乾三位明君是否看到这些新方案了吗?

新教材在“探究与拓展”中提供了英国曾两次派使团来华情况,“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尔国船只到彼……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未免尔国夷商徒劳往返,勿谓言之不预也!”2○当时英国访问的使团给乾隆皇帝带来了牛顿发明的天体望远镜、反映探险最新成果的地球仪、节省人力的新式机器、弹炮、毛瑟枪等新式武器。工业技术的成果已经摆在乾隆面前,但是,乾隆皇帝却傲慢地拒绝了:“其所称奇异之物,只觉视等平常耳。”先进的生产方式被拒绝了,那么,对外殖民扩张这条出路是否会被关注呢?新教材最后一段的“闭关锁国”的内容,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通过对新教材“统治危机的初显”这一目的认识和分析,我们看到,当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已经走到极致而无法突破时,当一种全新的生产技术摆在眼前时,清朝明君们却选择了“断然拒绝”“视而不见”,错失了与工业时代接轨的千载良机。用清史专家戴逸先生的话做这一课的结尾再恰当不过了:“十八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到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3○

综上所述,若要从错综复杂的碎片化历史知识中淬炼出统摄覆盖教材知识要素的内容主旨,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和教材内容,建构主旨与教材各要素间上位和下位的线性逻辑关系,提炼出符合历史的客观性和学理性的历史解释。惟其如此,方能有益于统编教材的有效实施。

猜你喜欢
新教材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教材精读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教材精读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