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育视野下的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研究

2020-05-12 02:12陈钊安
考试周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生活化教学小学音乐

摘 要:美育是素质教育下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一个核心教学理念,同智育、德育共同构成了学科核心素养下各学科教学中需要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教育主题。其中生活化是点燃美育课堂氛围的催化剂,创新生活化教学与美育教育的有机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现状,从美育视角出发,就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与对策进行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美育教育;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所谓的美育,也被称作美感或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与观念,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的专题教育模式,旨在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以及鉴赏美与创造美等素养的发展。而小学生是美育教育的黄金时期,此时强化他们审美意识形成,提升他们的美育能力是各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小学音乐教学也不例外。

一、 美育视野下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在学科核心素养下,以“智育”为核心的学科教学理念已经不满足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要求与需求,统筹智育、德育与美育等素质教育下的核心教育理念,大胆地革新课程教学理念,创新学科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各学科开展“教改”,适应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新形势的必然路径。其中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强的韵律感、节奏感等特征,这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意识,提升他们审美素养的重要教育素材。如果可以抓住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实际,有效地融入美育教育理念,那么可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现“美育”和“智育”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样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小学音乐学科的美育教学有效性。然而,在以往侧重知识讲授或灌输为主的音乐学科教学模式下,小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严重束缚,学习兴趣不高,不仅影响了他们学习音乐知识的效果,也限制了他们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考虑到小学生本身以感性思维为主要的思考方式,平时更加喜欢一些直观性更强的知识,所以在被动的音乐知识讲授下或者在音乐技巧的反复训练下,小学生本身都容易逐渐失去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而如果可以参考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需求和规律等,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深入挖掘和运用一些能够引发他们注意力的生活化素材,增强小学音乐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性,这样可以使他们切实体会与感受到音乐学科知识处处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不仅增加了小学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同时也可以借助这种生活化教学方式来更好地助力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活动,力求不断提升他们学习音乐知识的效果,促进他们良好美育素养与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 美育视野下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奠定美育融入课堂的基础

在将美育教育理念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时,为了为整堂音乐课奠定良好的基调,需要首先想办法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与措施来调动小学生听课的热情,尤其是要尽可能地使他们一进入音乐课堂就可以解放自己的思维,对待学习的音乐新知识可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以往侧重知识被动灌输的音乐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构建的实际需求,并且会使小学音乐整堂课的教学气氛显得非常压抑、沉闷,更无法有效促进小学生良好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实际上,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的元素,并且这些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具有紧密联系,更容易吸引他们自身的注意力。如果可以有效地运用情境创设手段,结合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深入挖掘生活中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热情的素材与元素,科学地创设生活化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那么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知识导入课堂的效果,同样有利于利用这些包含美的元素的生活化素材来向学生渗透美育教育理念。

例如,在平时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摒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取而代之以生活化情境创设法,利用生活化的音乐课堂情境来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可以全身心融入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同时“美丽”的生活化情境也可以更好地向学生渗透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美育与德育教育思想。而在实际的生活化情境创设过程中,可以在课前对音乐课堂进行有效布置:在教室内的钢琴上面、窗台上或讲桌上放置一些清新、翠绿的绿色植物,使音乐课堂可以充满生机与活力;可以在教室内的墙壁上面粘贴一些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塑料制小动物贴画作品,如穿花衣的小兔子,会跳舞的小松鼠,或者会唱歌的小狗等等,借助这些墙面装饰的设计来为小学生创设一个奇妙森林的演唱活动氛围。又或者可以在走廊、教师墙壁上面粘贴一些小学生比较喜欢的音乐作曲家或歌唱家的画像,使他们在这些直观、生动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氛围创设下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他们可以逐渐喜欢上音乐知识学习活动。特别是在平时接受过数学、语文等其他文化课知识的学习任务后,通过参与这种别具风格的音乐课堂氛围,可以使他们产生一种步入音乐殿堂的场景,不仅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情绪,也可以使他们更加轻松、热情地融入本堂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当中,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无形中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思想。

(二)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体会美育思想

在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其中涉及音调、旋律等众多音乐教学的相关元素。如果在平时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直接采取音乐知识直接导入与讲授的教学模式,那么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与效果,也会降低音乐教学的效果,尤其是无法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鉴赏意识,这一方面是由于小学生本身依赖于感性思维思考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学生对所学的音乐教学素材不感兴趣造成的。如果可以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教学素材,期间有效融入一些美育教育思想与理念,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效果。

例如,在《少先队植树造林歌》这首歌曲教学期间,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相应音乐知识的兴趣,调动他们实际的学习热情,可以在导入这篇歌曲的过程中直接利用生活化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通过设计“小朋友们,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参与过植树活动呢?”“在植树的时候,一般主要涉及哪些关键的操作与步骤呢?”等一些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在他们积极思考和热情讨论之后,可以进一步设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植树的歌曲,大家想不想要学习呢?”这种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并带领他们学唱这首歌曲,借助这种歌曲导入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充满激情融入整个音乐课堂教学氛围当中,并且可以使他们将这些歌曲内容和日常生活实际进行有效联系,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此外,为了可以使学生切实体会和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到其中包含的音乐旋律等一些“美”的基因,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地利用生活中的可乐瓶、砂子等常见物品来自主构造各式各样的音乐乐器,辅助他们理解学习相关音乐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知识的效果,同样有利于促进他们音乐核心素养以及审美意识的形成。

(三)开展生活化的音乐实践,提升美育教学整体效果

生活与教学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鉴于音乐学科知识的特殊性,其已经成为新时期社会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元素,无论是家庭生活、校园生活或者社会上,小学生每天可能都会听到许多旋律优美的音乐和歌曲。基于理论和实践之间必须紧密联系的教学理论,为了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整体效果,除了要注重小学音乐美术课堂上的音乐理论知识教学之外,同样要注意深入实际,组织全体小学生积极参与或开展一些生活化的音乐实践活动,借助这种音乐实践活动可以更有利于挖掘小学生自身的音乐潜能,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与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这对他们音乐核心素养形成以及关键音乐能力发展都大有帮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小学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结合小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身体素质情况,科学地设计一些能够提高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课下任务或者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社会上的音乐实践活动,力求可以借助这些多元化的音乐实践活动来不断提升他们自身的音乐综合素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效促进他们美育意识与精神的形成。但是在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化音乐实践活动期间,需要结合美育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情况,精选生活化素材,保证他们可以在体验生活化音乐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美育思想的熏陶。

例如,在平时小学教学中,除了课堂之外,也要抓住第二课堂开展时机,有效地渗透美育教育理念,科学地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化的音乐实践活动,使他们可以在参与音乐活动过程中体会到音乐之“美”,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与观念。比如,可以在平时的校园中定期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举办的校园合唱比赛、“我是歌王”以及其他音乐类的相关文艺活动,期间可以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化素材来设定音乐实践活动主题。此外,除了校内音乐实践活动开展之外,也可以走出校园,让学生利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去歌颂和赞美生活,借助这些音乐实践活动同样有利于提升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比如,可以抓住一些特殊的生活节日,针对性为学生设计一些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音乐实践任务,如在母亲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唱一首歌颂母亲或母爱的歌曲,这样不仅可以向学生渗透美育思想,同样可以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思想,一举多得。又如,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自主结合所学的音乐知识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歌曲进行创编,如在课内学习《保护小羊》这首歌曲之后,可以大胆地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其改编成《保护小猫》《保护小狗》等关于动物的歌曲作品,期间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创编。通过借助这些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音乐创编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他们良好美育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是构建小学音乐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也为美育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路径。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期间,为了可以保證审美教育思想渗透的效果,可以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出发,注重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体会美育思想,配合生活化的音乐实践开展,从而可以不断地提升美育教学的整体效果。

作者简介:

陈钊安,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东山小学。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生活化教学小学音乐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开展创意、释放能量、汇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