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隐形人”蜕变的小组项目活动创新设计研究

2020-05-13 06:25孙龑浙江省海宁市机关幼儿园
幼儿100 2020年9期
关键词:隐形社团幼儿

文/孙龑 浙江省海宁市机关幼儿园

“心中装着幼儿,眼中看到幼儿”“为每个幼儿创设活动机会和条件”,这些都是一线教师常常挂在嘴边的话。然而,每每在活动现场,特别是在小组项目活动时,我们会看到几名“活跃的幼儿”在积极参与活动,而一些“内向的幼儿”却游离在教师的视线、互动场景、问答系统以外,成为活动中不折不扣的“隐形人”。

大班户外自主游戏“小小特种兵”活动中,团队组长在组织讨论。他一边询问组员“你们在游戏中发现好玩的了吗”,一边做着讨论记录。

幼1:“我今天在阵地造型上有变化了,比上一次要负责。”

幼2:“我今天去给训练营送餐了,这是我先想到的。”

帆帆(团队里唯一的男生)坐在最左侧,用非常小的音量发表着自己的想法:“我今天搬了很多东西。”但因为声音过轻,组长没有听见,帆帆低着头自言自语补充着:“我真的搬了很多东西。”但依然没有得到回应。一直到讨论结束,帆帆再没有和组员有语言上的互动交流。整个活动中帆帆还出现了咬指甲、摸身边同伴的衣服、回头看其他组的讨论等行为。他随意张望的次数出现了6次之多。

帆帆的个案记录对笔者触动较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以下简称《解读》)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因此,到了中大班,教师会生发一系列合作化的项目活动,但随之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急需关注的问题是:由活动开展中被忽视个体的现状而引发的对小组项目活动中教育公平性与教师关注普适性的矛盾冲突。现实中的小组项目活动,只要教师有心观察,类似这样埋没在小组项目活动中的“隐形人”并不少见。从日常观察分析,我们发现“隐形人”通常具有三类表象:

(1)隐“身”:这类“隐形人”完全消失在活动现场,项目活动与他没有任何交集,不见其身也未见其人。

(2)隐“声”:在活动现场能看见其身影,但其只是习惯性跟随,不发表任何言论,只见其人未见其声。

(3)隐“神”:在小组项目活动中处于弱势,常常被过于强势的组员压制住光芒,神采无法飞扬,看见其人未见其神。

看似是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拓展了交往圈,提升了幼儿的参与度的活动,为什么会出现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的效果?为什么项目活动中个别幼儿会感受不到合作的乐趣,最终与活动目的背道而驰而成为“隐形人”?究其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兴趣短缺,缺乏活动积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部分强调幼儿的学习是综合性的,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经验与身心发展特点,努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享受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项目活动内容无法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无法与学习动力相匹配,幼儿就不感兴趣,就会无所事事。

第二,惰性松散,欠缺活动主动权。

所谓惰性是指因主观上的原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具有不想改变既定做法、既定方式的倾向。小组项目活动中的部分“隐形人”就是因为习惯成自然,懒于对行为事件的理解、辨析、讨论进行过程性思考,求安逸,希望任何事情都有人安排,无需动脑,以至于活动对其而言毫无主动性可言。

第三,能力不足,减弱活动竞争力。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之间有差异,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幼儿之间也有差异。在小组项目活动中,以5~6名幼儿为团体的小组织中,能力的差异性其实也导致了不少问题。强势幼儿组合,纠纷的几率高于常组;强弱幼儿组合,如若强势幼儿过于强,那么同伴的互相学习实际是减弱的,强势的越来越强,弱势的越来越弱,最终可能会使弱势幼儿原本想表达的意愿灰飞烟灭,从原本只是隐去神采,慢慢变为隐去发声,甚至演变到隐去身形。

综上原因分析,显然对小组项目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让项目活动成为每个幼儿的热点,如何打破“隐形人”的尴尬境地,实现自我价值,种种问题都值得教育者深思。结合日常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笔者摸索出了一套在小组项目活动中运用三种创新设计来助推“隐形人”蜕变的模式。

一、“隐身”走向“现身”——兴趣牵引,“隐形人”归属自我创新设计

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指南》也强调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由此可见,兴趣和主体性是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内驱力,“隐形人”之所以会隐身,很大程度是对项目活动缺乏归属感,缺少兴趣牵引。《解读》强调:一个人对某个群体的归属感会影响他对这个群体的亲疏度和对群体规划的接受度。一般而言,归属感强的人往往具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反之则是没有依靠,对活动缺乏心理安全感。幼儿的归属感也往往来自于他们对群体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因此,要助燃“隐形人”的兴趣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开展调动其感官行动力的活动,并使其获得肯定。

1.个人秀,激活兴趣。

组织方式:每周发布英雄帖,广纳贤人,让幼儿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我举荐,通过这样比较宽松又有趣的报名方式,让活动中的“隐形人”在保有新鲜度上产生兴趣,从而调动展示自我的契机。

实施要点:低结构化,以鼓励展示为主,并不做过多的评价,面对“隐形人”大胆表现时,教师不做太过夸张的赞美,点到为止,以免高度关注反而引发幼儿的不自然与不适应,让幼儿自然地做自己的展示,“隐形人”的兴趣激活便会悄然无声,水到渠成。

2.团队真人秀,润泽兴趣。

组织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项目活动组,商讨确定每个人在团队中的责任分工,确定团队展示的内容,规划排练计划,监督排练进程,让幼儿在团队任务驱动中彼此充当有效的鹰架者,确保“隐形人”活动的保底参与度。该活动周期一般设定为2~3周。

实施要点:确保每位幼儿,特别是“隐形人”在团队中有事可做,同时鼓励团队通过商讨、聆听他人的建议,来发表自己的想法,观察他人的情绪,安慰与鼓励同伴,享受参与团队表演过程的乐趣。

3.出圈才艺秀,燃爆兴趣。

组织方式:出圈的意思即走出固定的朋友圈,拓展更多交往以及展示的机会。其一,幼儿可以提出改组申请,允许“隐形人”们遵从自我意愿想去别的项目组尝试。其二,每个项目组可以通过各种选择方式确定展示的范畴,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让团队获得更大空间的展示,获得更高级别的心理赏识效能。

实施要点:出圈是对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要认为把“隐形人”推到台前才是燃爆兴趣,要静心观察“隐形人”在参与团队向外展示时的行为辨识,关注过程中的自我突破比只关注结果更能让其感受进退间的舒适度。

以上三种活动由小及大,逐渐拓展展示的平台,也是给“隐形人”一个适度缓冲的空间,但均需要配套客观评价,对“隐形人”更是隐含鼓励,坚持“润物细无声”原则,切不可为了表扬而刻意夸大让其感到尴尬,过度关注会引发反作用力。

二、“隐声”走向“发声”——动态缓存,“隐形人”尊重自我创新设计

“隐形人”的蜕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它必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状态,在创造“发声”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式让幼儿尊重自我。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32年提出并实施了“小先生制”,他提出儿童可以一边当“幼儿”,一边当“先生”,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即学即教,这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前者是幼儿被动地学,后者是幼儿主动地学。在教的过程中,“小先生”完成了一次深度学习。“小先生制”的实施,促使幼儿把自己当成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这种观念和实践与当代“深度学习理论”很相似。为了消除“惰性隐形人”,教师让每一名幼儿都有机会当“小先生”,去学、去说、去展示。旨在培养幼儿会学也会做的能力,且每个人都有合适的舞台来发光发亮。

1.社团游学,走心提“勤”。

所谓游学即是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在小组项目活动中,我们将“小先生制”应用于社团游学的模式下。社团游学将经历建团、分类、整合三个发展阶段,在这此过程中不断增加和调整活动内容。教师从征询幼儿的兴趣,设立各种小社团,到从课程内容的平衡性考虑对小社团进行淘汰和更新,最终沿着“幼儿发展”路径开展研究,尝试把具有相关性或相同教育目的的同类型社团编排到一起,形成整合性的具体小社团。幼儿跟随自己的心愿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抱团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变化,以及项目活动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例如图1)

2.轮流负责,责任显“勤”。

每名幼儿都有当选“小先生”的平等机会,采用层级管理体制,每个社团中有一名“小先生”,若干名队员组成,有时也可出现“小助理”,即“小先生”的小助手。以一周为周期,组内每名幼儿轮流当“小先生”,任务驱动激发“惰性隐形人”积极互动,在充当“小先生”的活动中寻找自我,展现自我。

以街舞社团为例,原本内向的一一因为有舞蹈基础,所以轮到他当“小先生”的那一周,显得格外认真,将自己所学有模有样地教给社团成员,并有针对性对同伴提出具体的要求,因为一一表现突出,他还被同伴推选连任了两届“小先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一一带领自己的街舞社团还参加了社区的表演。

图1

3.竞聘上岗,量力争“勤”。

活动以一个月为周期,到月底开展新一轮“小先生”竞聘活动,通过同伴推荐或自我推荐等途径产生,也可通过游戏PK、投票选举等方式竞争上岗。促使“惰性隐形人”为自己争取机会,可以选择继续留任自己的组,也可大胆地申请加入其他组。基于这样一种自发自主协商的“小先生制”,原本惰性使然的“隐形人”才会乐于并敢于承担岗位职责,而其他幼儿也会积极配合。

例如在“创想主题馆”的小组项目活动中,幼儿们通过前期兴趣点支配下的调查、构思,生成一个个的主题馆设想。因为来自创想,又因为亲自参与,所以竞聘的过程对于孩子而言就是梦想实现的第一步。时常游离在活动之外的彤彤也显得格外上心,一早就带来设计稿,告知教师这次她要竞聘“冰雪女王主题馆”。通过竞选,彤彤的票数虽然排第二,但却被贴心地邀请成为助理。竞聘只是一种形式,暗含在竞争背后的主观能动性和同伴的“善意之举”都给予了彤彤极大的力量,以至于往后的活动即使只是组员,彤彤也在努力发光发热。

三、“隐神”走向“有神”——伞状发挥,“隐形人”实现自我创新设计

自我实现是指个体的各种才能和潜能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充分发挥,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这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要让“隐形人”达成最高境界的需求,我们需要梳理核心,给“隐形人”思考和拓展的方向,然后进行伞状的发挥。

1.制“伞柄”——选修项目精分,增设资源技能。

在“小先生制”的基础上,请幼儿提交在小组项目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或者教师在小组项目活动中细致观察、精心分析所得的“埋没隐形人”需要提升的各类能力需求,开设各类选修班,然后根据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变化,定期梳理选修班的内容。(例如图2)

2.撑“伞骨”——打卡积分聚能,提升资源职能。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曾提出一个定义:个体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即自我效能感。他还提到“效能期望”,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预测到坚持打卡21天能养成一个好习惯,那么你就会激活“打卡”这一行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打卡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朋友圈更是成为我们各种花式打卡的聚集地。通过打卡,自律他律,养成好习惯;通过打卡,自己的努力与认真能够被他人所见。因此,我们也将打卡积分这一社会机制运用到了“隐形人”助推中,利用积分卡,通过每日打卡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来补充能量,让坚持成为一种力量。(例如表1)

3.展“伞面”——数据统计梳理,鉴定资源效能。

通过评比量表统计凸显“聚能”过程中成长的轨迹,通过量化的数据帮助幼儿自我、幼儿之间、师幼之间更加了解策略实施过程中的效果。

图2

表1

图3

自我评价,是“隐形人”自主参与评价,从而激发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图3,是彤彤参与积分打卡的月次数。我们从数据显示可以看到从5月筹备“冰雪女王主题馆”开始,她参与活动的打卡次数有了明显的增加,而因为感受到了参与活动的乐趣,在6月活动逐渐平淡的时期,她在另一个活动汇报演出中依然保持着热情。

伙伴互评,则是帮助其看到自我与他人的差距,明确自我薄弱的环节,奋起直追。

图4

图5

例如图4,是A、B两名幼儿参与各类展示活动的次数统计,其中A幼儿表现得积极主动,B幼儿早期多数属于游离在外的状态,当两人结伴成为项目组伙伴时,他们会在自己对于活动次数的记录中发现问题,扬长补短,数据的统计也体现出差距在慢慢缩小甚至持平。

教师评价,是教师基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性评价,它能帮助教育者更为客观地了解小组项目活动中采用“隐形人”活动的成效,便于教师合理调整,深远规划。

例如图5, 教师通过观察,定点跟踪“隐形人C”在各类小组项目活动中的兴趣值,通过统计,发现他最感兴趣的是体育活动。因此,在园级运动会中,教师为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请他做武术操的领操,并以“小先生”的身份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动作练习,期末小C还被小伙伴们一致推选为“最美教官”。而针对其最不感兴趣的建构活动,我们除了在班内给予更多的兴趣提升外,也积极寻求家园的帮助,家园携手,从而更为科学地调整,生成助推蜕变的策略。

“隐形人”在新型的小组项目活动设计中从一开始的兴趣点入手,重新认识自我,获得归属感,继而突破自我、尊重自我,最终实现自我,在逐渐的推进过程中打开感官,与内心联结,始终有积极改变的愿望,并付诸行动,从游走在边缘走向有思有行。

猜你喜欢
隐形社团幼儿
缤纷社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隐形药水
“0感无暇” 隐形妆
文学社团简介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