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磁外科研究中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0-05-13 00:37刘培楠张至轩张涵芷赵旭燕李益行毅1严小鹏1
医疗卫生装备 2020年4期
关键词:西安交通大学发文总量

刘培楠,张至轩,张涵芷,赵旭燕,李益行,吝 怡,马 锋,吕 毅1,*,严小鹏1,*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西安710061;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

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西安710061;3.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西安710061)

0 引言

磁外科(magnetic surgery,MS)是利用特殊设计的磁性医疗器械或设备将磁性物质间“非接触性”磁场力转化为临床诊疗中能够发挥特定功能的力,从而完成组织压榨、器官锚定、管腔导航、间隙扩张、可控示踪、磁力驱动等功能的新兴综合性技术学科。磁外科历经40 a 的发展,在经历了实验验证阶段、自由探索阶段后,目前已迈入学科建设阶段[1]。目前磁外科已涵盖了以磁压榨技术(magnetic compression technique,MCT)、磁锚定技术(magnetic anchor technique,MAT)、磁导航技术(magnetic navigation technique,MNT)、磁悬浮技术(magnetic levitation technique,MLT)、磁示踪技术(magnetic tracer technique,MTT)、磁驱动技术(magnetic drivie technique,MDT)为核心的临床应用技术体系[1]。

磁外科相关研究最早由日本学者大洞庆郎开展[2],我国磁外科研究虽然起步晚,但成果显著[1]。以2018 年首届国际磁外科大会和2019 年第二届国际磁外科大会由中国发起举办为契机,同时牵头与会各国的磁外科专家商讨并制定磁外科发展的“西安共识”[3]为标志,我国从磁外科研究的后起之秀一举跃为国际磁外科发展的领跑者。本文对国内中文数据库建库以来公开发表的磁外科相关中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并从文献计量的角度揭示国内磁外科相关研究和发展现状,以期为磁外科研究相关领域学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及检索方法

本研究选择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期刊资源整合系统作为数据统计来源,时间检索范围限定在自建库至2019 年9 月30 日,以“磁外科”“磁压榨技术”“磁压迫吻合”“磁导航”“磁悬浮”“磁示踪”“磁驱动”等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确定是否符合入选标准。对于不能确定的文献通过阅读全文,然后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文献,依据论文《磁外科学体系的探索与建立》[1]和Xi'an consensus on magnetic surgery[3]对磁外科的界定作为筛选的标准依据。文献纳入标准:国内所有与磁外科研究相关的中文文献。排除标准:学术不端、重复发表的文献;与磁外科主题不符的文献;会议、消息类文摘;有明显研究失实的文献。

1.2 资料分析方法

应用Excel 软件建立数据库,整理统计文献相关信息,包括文献题目、署名作者、作者单位、文献发表年份、期刊来源、文献类型、研究内容、所属省份、基金支持等基本信息。

2 结果

2.1 文献发表年度分布

共检索磁外科相关文献351 篇,排除消息类文摘以及与磁外科主题不相符的文献142 篇,最终共纳入有效文献209 篇。最早的磁外科相关文献发表于1990 年,2010 年以前文献发表量较少,自2010年以后磁外科相关文献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1990—2019 年国内磁外科研究中文文献年度分布

2.2 地域分布

以通信作者(对于部分未明确标注通信作者的文献,将第一作者视为通信作者)所在第一单位地域进行统计,209 篇文献分布在20 个省份,1 篇文献的通信作者单位为丹麦某研究机构。按发文量进行排序,排名第1 位的是陕西省,共发文62 篇,占文献总量的29.67%;发文量前三的为陕西省、北京市和江苏省,一共发表126 篇文献,占磁外科文献总量的60.29%;发文量≥5 篇的有7 个省份和2 个直辖市,共发文185篇,占文献总数的88.52%。1990—2019 年国内磁外科研究中文文献部分地域分布如图2 所示。

图2 1990—2019 年国内磁外科研究中文文献地域分布(部分)

2.3 发文机构

209 篇文献共来自于69 家研究机构,以文献的通信作者所在机构的发文量进行排名,发文量最多的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9 篇),其次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14 篇)和解放军总医院(14 篇),上述3 家机构共发表磁外科文献87篇,占文献总量的41.63%。发文量≥5 篇的有8 家研究机构,共发文127 篇,占文献总量的60.77%。详见表1。

表1 磁外科相关文献研究机构发文量排序统计(部分)

2.4 文章作者情况

对209 篇文献的通信作者进行统计,共计116位,发文量最多的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吕毅,发文35 篇,占文献总量的16.75%;其次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严小鹏,发文14 篇,占文献总量的6.70%;第3 位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的王如兴,发文9 篇,占文献总量的4.31%。排名前3 位的通信作者共发文58 篇,占文献总量的27.75%;排名前5 位的通信作者共发文70篇,占文献总量的33.49%。详见表2。

表2 磁外科相关文献通信作者发文量排序统计(部分)

2.5 研究类型

对209 篇磁外科文献按其研究内容及形式进行分类,可分为文献综述、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护理研究、设备研发五大类,其中临床研究类文献占比最高,为41.63%;其次为文献综述类和设备研发类,占比分别为27.75%和13.40%。各类型文献具体占比情况如图3 所示。

图3 磁外科各类型文献占比情况

2.6 研究内容

磁外科的临床应用包括磁导航技术、磁压榨技术、磁示踪技术、磁锚定技术、磁悬浮技术、磁驱动技术六大技术体系。在209 篇文献中,2 篇文献主题为磁性材料研究、3 篇文献为磁外科综述。将其余的204 篇文献按上述六大技术体系进行分类,结果显示磁导航技术文献数量最多,为125 篇,占文献总量的61.27%;其次分别为磁压榨技术和磁示踪技术,文献数量分别为48 篇和16 篇;发文最少的是磁悬浮技术和磁驱动技术相关文章。具体占比情况如图4 所示。

图4 磁外科文献按技术体系进行分类后的占比情况

2.7 期刊分布情况

磁外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内116 种期刊,发文最多的3 种期刊为《中国医疗设备》《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共发文29 篇,占所有文献量的13.88%。发表磁外科文献大于3 篇的期刊有12 种,共发文70 篇,占文献总量的33.49%。详见表4。

2.8 基金资助情况

在统计的209 篇文献中,113 篇文献有基金支持,占比54.07%,其中,国家级基金资助文献62 篇,占比29.67%;省部级基金资助文献37 篇,占比17.70%;省部级以下基金资助文献14 篇,占比6.70%。无基金资助的文献有96 篇,占比45.93%。磁外科相关研究文献获各级基金资助情况如图5 所示。将209 篇文献按年份进行划分,统计不同年份文献受基金资助的情况,如图6 所示,可见2005 年之后受基金资助的文章比例逐步提高。

表4 磁外科文献期刊分布(部分)

图5 磁外科相关研究文献获各级基金资助情况

图6 不同年份磁外科文献受基金资助情况

3 讨论

3.1 磁外科研究文献数量呈逐步增长趋势

国内在1990 年利用磁示踪技术来研究胃排空时间[4]。早期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很少。2010 年之后,磁外科相关的文献数量逐步增加,尤其是2014 年之后增长趋势更明显。其原因有2 点:(1)2010 年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专注于磁外科研究的实验室“外科梦工场”成立[5],这成为了后期磁外科文献增长的推动因素;(2)磁导航设备在心血管介入手术的应用和磁控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大大丰富了磁导航临床研究文章,这也成为2014 年以后磁外科文献数量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3.2 磁外科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集中态势

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发文量最大的陕西省有62 篇文献,接近磁外科文献总量的1/3,排名前3 位的陕西省、北京市和江苏省合计发文126 篇,占文献总量的60.29%,总体来讲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态势。从发文机构来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通信作者单位发文59 篇,占文献总量的28.23%,排名第二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发文均为14 篇,不足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文量的1/4。在作者分布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毅作为通信作者发文35 篇,占文献总量的16.75%,位于第二位的严小鹏发文14 篇,占总量的6.70%,而吕毅与严小鹏属于同一个研究团队,更加说明磁外科研究呈现出的显著聚集态势。

3.3 研究领域的不平衡

从研究类型上看,磁外科临床研究方面文章占总量的41.63%,文献综述占总量的27.75%。从研究的技术领域来看,磁导航技术文献量占总量的61.27%,磁压榨技术文献量占总量的23.53%,磁导航技术与磁压榨技术文献量合计占总量的84.80%。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临床研究方面文献也主要集中在磁导航技术,尤其是磁导航技术在心内科的临床应用。上述数据和现象说明磁外科研究领域上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分析其原因在于目前有比较成熟的磁导航设备。磁导航技术具备作为心内科介入治疗常规辅助技术的条件,近年来磁控胶囊胃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磁导航临床研究文献明显增多。其他技术领域如磁压榨技术、磁锚定技术等还缺乏成熟的医疗器械和设备,因而难以在临床上作为常规技术开展。而磁悬浮技术、磁示踪技术、磁驱动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

3.4 磁外科研究文献发文期刊分散及基金支持不足

209 篇文献发表在116 种期刊上,发文10 篇及其以上的期刊仅有《中国医疗设备》和《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 种期刊;发表磁外科文献大于3 篇的期刊有12 种,共发文70 篇,占文献总量的1/3;其余的104 种期刊上仅有零星文章发表。这说明磁外科研究尚不受大多数期刊和编辑青睐。从基金支持情况上来看,2005 年以后的磁外科文章才有基金支持,基金资助下的磁外科文献比例也在逐年提高。但从整体上来看,尚有45.93%的磁外科文献无基金资助。从资助级别上看,国家级基金资助的文献仅有29.67%。所以,磁外科的进一步发展有待国家层面的资金投入。

4 结语

文献计量学分析是应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对文献情报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科学,用于探讨某专业和学科领域研究发展现状及规律[6]。本文通过对磁外科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为相关研究人员揭示了磁外科研究的国内现状、趋势和热点。尽管磁导航技术文献量较多,但也不能忽视磁外科其他技术在临床中的价值。磁压榨技术在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7-9]、先天性食管闭锁[10-11]及磁压榨直肠引导瘘闭合修补[12-13]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是其他方法无法相比的。然而,磁外科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尚未引起国内临床医学、磁材料学以及医疗器械研发等领域专家的重视,导致磁外科的研究辐射面尚未全面展开,一些学科交叉问题悬而未决,行业标准缺失。因此,建议在磁外科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体系化、全面化的发展,注重磁外科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另外,医疗器械产业的研发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人才队伍[14],磁外科医疗器械的研发亦是如此。建议促进相关医工交叉项目的进行,研究人员也可寻求相关单位、企业的合作和支持,只有产业化的磁外科器械推向临床,才能促进磁外科研究的飞跃式发展。此外,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国内收录磁外科相关文献的期刊相对零散,不利于磁外科学科成果的集中化展示,建议期刊开设磁外科相关的专题或栏目,扩大磁外科学科的影响力,促进磁外科学科建设的进步。

猜你喜欢
西安交通大学发文总量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招募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版)》再获“最受欢迎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