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

2020-05-13 14:02李永芳
科技资讯 2020年9期
关键词:渗透小学语文

李永芳

摘  要: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国历经上下五千年发展留下来的瑰宝。学习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语文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小学教学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现状和阐述了我国优良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并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渗透

中圖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3(c)-0141-02

1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现状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历经五千多年仍未断代的国家,在这五千多年中,许许多多优良传统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使我们在小时候就不知不觉地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在家里父母的千叮咛万嘱咐,还有在学校里师长的谆谆教诲,这都是为了后辈们更好地成长,并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外来的文化冲击着我国的文化。很多学生们会觉得某个国家的服装很好看或者很喜欢某个国家的电影和语言等,这样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学生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渐渐地忽略了我国的文化,中国的一些节日过得甚至没有西方的节日热闹,商家看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并因此得到更多的利益也就迎合着顾客的需求。在这种现状下教育呼吁人们要关注传统文化,要在学生教育中多渗透传统文化,这样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够得以弘扬下去。但是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在教育中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只表现在文件中和口头上,却没有真正做到实际中,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也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良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2.1 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仁民爱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也通过基础教育深入人心[1]。小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小学阶段也正是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学习我国优良文化传统,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价值,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完善的人格有着重要影响。比如,在柳宗元的“江雪”学习中,通过垂钓老人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环境中依然稳坐在孤舟上,傲然面对寒雪的描写,表现了不屈服、不畏惧的气节。通过学习,指导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守信念的精神。

2.2 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中无不显示着崇尚道德、仁爱、素质以及修养方面的教育,而这些教育理念在现代小学生的培养中是不可或缺的。小学时期正是学生思想意识和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将优良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对学生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比如,于谦的“石灰吟”教学中,诗中以借物的手法表达出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从中反映出了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斗争的思想。让学生从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正义和廉洁的意义。

3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良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3.1 充分利用教材,挖据其中蕴含的优良传统内涵

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教材也做了改动,当前教材中有很多承载着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文章。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现代的散文小说,无不反映出我国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成就,里面所蕴含的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内涵意义,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2]。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并充分发挥这些功能的作用,使其能够启迪学生、影响学生,让他们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历史人物的爱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比如,从“大禹治水”中体现的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精神;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的坚韧顽强;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都充分地反映出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深刻哲理。

3.2 结合国学经典,让学生授其熏陶

国学经典是中国五千年文化沉淀的精髓,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瑰宝。在语文教学中传承国学经典教育,让学生接受其熏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人格。那些在记忆中的经典语句,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行为和思想。因此,在小学生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深挖教材,还应发挥国学经典的重要作用,组织学生开展诵读活动,进而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比如,诵读“三字经”使学生对其感悟和传承,不断增强对中华优良传统的认同;诵读“弟子规”让学生从中开阔眼界、净化心灵、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诵读“唐诗宋词”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感受语言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3.3 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优良传统教育的有效渗透,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有着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高雅、丰富的情感,豁达、友爱、自信的性格,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力、业务水平以及修养等,教导和影响孩子[3]。孩子是有一定的向师性的,孩子的很多行为都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文化底蕴,塑造优良品德,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在经典阅读中,在与思想家、教育家的对话中,提高文化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自己的文化自信,在自己的举止投足之中渗透传统文化,丰富自己的语言文字,在与学生的日常对话中多加一些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对教师的崇拜感也就增加了,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也产生更大的兴趣。

3.4 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发社区资源,在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

文化修养并不是一时就能够形成的,也不是通过一天两天的修炼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不断地形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文化的蕴涵,教师可以开发社区资源,多在社区内开展活动,而不是一直在课堂内进行教学。在社区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就能够更接近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韵味,更加能够在生活中体会社区文化。例如,在清明节时节,带学生到烈士陵园去扫墓,了解扫墓的一些经过,感受烈士的精神。还带学生去体验当地的扫墓,去村庄了解当地的清明节的民俗,再把当地的民俗与自己地区的民俗进行对比,了解民族文化在不同的地区的差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去拜访社区内的老人,听他们讲一讲有趣的故事,这样学生在谈话的过程中对我国的历史又多了几分感触,在交谈中也更加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5 坚持优良传统文化渗透语文教学中的研究和探索

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优良文化传统的渗透,教师还应不断地探索多元化的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形式上,可以利用早读、主题班会等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优良传统文化的交流活动,利用故事、演讲、朗诵等多种形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同时还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如品德课、科学课等,使每个学科都能发挥优良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其次还应对优良传统教育积极创新,通过对优良传统的渗透课、专题课、实践课等中的研究,构建出探究、感悟、实践的课堂结构模式。

4  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我国优良传统,将其有效渗透到实际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分析研究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结合国学经典,营造出优良传统文化教学的氛围,实现培养学生具备中华优良传统品质的目的,使其从小学开始树立起中华优良传统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陈雅涵.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8):86.

[2] 高一刚,石以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华夏教师,2019(13):34-35.

[3] 童一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5(23):121.

猜你喜欢
渗透小学语文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