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30例*

2020-05-14 08:02马兰英邓小燕
中医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施灸火龙肩部

马兰英,邓小燕 ,毕 媛,刘 婷, 熊 晶

(1.天水市中医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2.甘肃省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肩周炎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1],主要临床症状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和活动障碍,患者表现为肩周疼痛剧烈,尤其夜间自感疼痛加重,影响睡眠,造成日常生活质量下降。目前临床治疗肩周炎通常采用药物、运动锻炼、针刺、局部封闭等方法,对改善疼痛和疾病的康复有肯定的效果,但其运用常受到有创刺激和药物不良反应的限制。随着近年来中医特色技术的不断创新,传统的中医特色技术与中医药相结合,逐渐探索研究出一些更加先进的中医技术和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对一些老年病、疼痛性疾病及慢性病防治和康复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2017年11月—2018年8月,笔者采用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3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将天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平均(51.96±5.55)岁;病程平均(5.10±2.31)月。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平均(51.73±5.16)岁;病程平均(4.53±2.09)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新编实用骨科学》[2]中肩周炎诊断标准。①呈慢性发病,多数无外伤史,主要症状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②疼痛位于肩前外侧,可放射至肘、手及肩胛区,夜间加重;③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内外旋受限明显;④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后期可出现骨质疏松改变。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风寒湿痹型肩周炎的诊断标准。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则缓,畏风恶寒,或有肩部沉重感;舌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肩周炎西医诊断标准者;②符合风寒湿痹型肩周炎中医辨证诊断者;③疼痛中度、重度(VAS疼痛评分4~10分);④年龄50~70岁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经检查有影响功能恢复的其他神经、肌肉、骨骼疾病者;②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病患者;③施灸部位皮肤破损者;④有中药过敏史者。

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针刺治疗,主穴:肩部阿是穴、肩贞、肩髃、肩前、臂臑为大椎、肝俞、 天柱、后溪、颈椎夹脊穴、太溪、申脉、足三里、肾俞。配穴:合谷、条口、天宗。操作方法:取坐位或俯卧位,采用直径为0.25 mm、长度为25 mm(天宗穴、夹脊穴)或直径为0.25 mm、长度为40 mm的毫针(其他穴位)(由江苏三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190306),采用指切进针法,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30 min,出针后按压针孔。1 d 1次,治疗5 d为 1个疗程。

治疗组在针刺基础上给予散寒止痛中药火龙灸疗法,药物组成:羌活10 g,独活10 g,桂枝15 g,防风10 g,伸筋草30 g,骨碎补60 g,白附片10 g,川芎10 g,细辛10 g,干姜5 g,乳香10 g,没药10 g,威灵仙30 g,延胡索30 g。制作方法:上述药物由天水市中医医院制剂室提供,晒干或烘干斫成细末,每次称取95 g中药粉剂,用60~70 ℃温开水50 mL调和制成干湿适宜、约8 cm×10 cm厚1 cm的椭圆形药饼待用。操作方法:嘱患者取坐位,双手环抱椅背,头偏向一侧,暴露疼痛一侧的肩周部,取4条干毛巾覆盖四周皮肤,将制好的灸饼趁热(温度38~42 ℃)平整敷于肩周疼痛施灸处,可根据部位大小调整,并完全覆盖施灸部位,将一条毛巾放入温水桶内拧干,敷上并完全盖住灸饼;毛巾面积小于灸饼面积,沿灸饼边缘1 cm处按压成环状凹陷,用注射器抽取950 mL/L乙醇20 mL,湿纱布擦拭针头处酒精,将针头斜面朝下紧贴毛巾,在环状凹陷处均匀滴洒,及时擦拭针头残留酒精,在灸饼近端点燃酒精,火焰稍弱时可用注射器再滴注酒精,滴注前后并用纱布擦拭针头残留酒精,待药物发热至患处感到灼热时,用湿毛巾盖灭火焰,治疗巾覆盖患处至温热感消退,再次在毛巾表面滴撒酒精点燃待灼热时盖灭,如此反复3次,施灸期间严密观察周围皮肤情况并随时询问患者感受(如有局部皮肤发烫、心悸、气短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操作完毕,用湿毛巾擦净患者皮肤,协助穿衣,嘱患者多饮水,注意保暖,半小时内避免外出。每次治疗时间30 min,1次/d。

对照组在针刺基础上给予常规艾灸疗法,主穴:肩部阿是穴(压痛点)、肩贞、肩髃、肩前、臂臑。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暴露施灸部位,取患侧,将2根艾条(由江苏康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181016)点燃后置于双头悬灸架夹子上,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2~3 cm,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为宜,每穴灸 10~15 min,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操作时及时弹掉艾灰,谨防烧伤。施灸结束,立即将艾条熄灭,嘱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吹风。1次/d。

两组均以治疗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临床症状评分标准,按照改良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中的肩关节节活动范围(ROM); 7项ADL(穿上衣、梳头、翻衣领、系围裙、擦对侧腋窝、使用手纸、系腰带)评分,然后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测,分值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肩痛消失,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显效:肩痛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改善。未愈:肩痛及肩关节活动度未见改变。

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4]:0分,无疼痛;3分及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应给予临床处置;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剧烈或难忍。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3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疗效对比 例

8.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8.3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对比

见表3。

组 别例数时间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治疗组30治疗前76.50±10.0828.27±5.4554.80±11.2823.00±4.6923.59±4.36治疗后157.40±6.70∗∗##44.00±5.60∗∗##155.30±6.39∗∗##44.20±4.80∗∗##45.73±4.06∗∗##对照组30治疗前73.53±9.3728.47±4.5855.47±10.0622.93±5.6323.33±4.04治疗后141.00±8.04∗∗36.09±5.14∗∗135.63±8.83∗∗32.03±4.30∗∗35.5±4.26∗∗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8.4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对比

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对比 分,

注: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P<0.01。

9 讨 论

肩周炎中医学称为“漏肩风”“肩凝证”等,属于“痹证”范畴中的肩痹。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临床分期大致分为疼痛期、冻结期和恢复期。本文主要以观察中医辨证风寒湿痹型疼痛期肩周炎患者为主,其主要表现为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减,肩部有沉重感;病机为正气不足,腠理空虚,受风寒湿邪侵袭,致局部气血凝滞,经络痹阻,筋脉失养发病;治疗以散寒祛湿、温经活血为原则。近年文献研究显示:火龙灸借助火的温和热力扩张了皮肤血管,通过经络传导增加了药物的渗透吸收[5]。将药物透皮吸收,使药物及温热的力量更易透达深部,加速血液循环和局部的新陈代谢,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6],能显著降低患者PRI、PPI、VAS分值,并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临床症状。

散寒止痛中药火龙灸对疼痛期肩周炎患者缓解疼痛、改善肩周活动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通过治疗组与对照治疗前后采集的数据结果对比分析,发现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对照组使用传统艾灸疗法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缓解了患者肩周部疼痛症状,但其施灸面积小、温热度不够,疗效不明显并易烫伤患者皮肤,安全性较低。治疗组将传统的中医火龙自然疗法与中药贴敷相结合,通过中药与皮肤的直接广泛接触、浸润,利用温热疗法,将药物通过表皮充分吸收渗透到肌肉、血液、骨骼中去,直达病灶,具有快速镇痛、消炎、消肿的作用。据文献记载火龙灸最早见于葛洪的《肘后急救方》中治疗痛症:“若身中有掣痛不仁,不随处者,取干艾叶一斛许,丸之,内瓦甑下,塞余孔,唯留一目,以痛处著甑目下烧艾 以熏之,一时间愈矣[7]。散寒止痛中药方中的羌活、独活、防风、细辛均有祛风散寒止痛作用;而桂枝、白附片温通止痛;威灵仙、伸筋草能通络、除湿;骨碎补具有补肾、活血功效;川芎、干姜、乳香、没药、延胡索能起到活血去瘀,消肿定痛的效果。此疗法疗效显著并可靠独特,不仅达到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障碍的效果,还深受患者满意,易于接受,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散寒止痛中药火龙灸对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疼痛减轻及缓解明显优于传统艾灸疗法,而且无明显副作用,操作简便,方法独特,护理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施灸火龙肩部
火龙果园之行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中暑
小火龙
再见了,小火龙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庆贺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