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类视域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020-05-18 10:21徐层珍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类潜势英语口语

徐层珍,许 多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广东 深圳,518172)

一、引言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语言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居于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的第二位,历来是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然而,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却差强人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中,人们关注的重点是语篇中的词汇和语法识别及句式的选择,重视语音、语调的训练,辅之大量的句型操练,忽视语篇的整体结构布局和语境的作用,使大多数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篇章能力受到限制。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英语口语表达时,往往思路不清晰,内容空洞,缺乏必要的衔接和过渡。换言之,大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缺陷[1]。为改变这一现状,本研究拟以语类理论为指导,构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模式,探索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语类结构潜势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

语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哈桑(Hasan)认为语类就是语篇的类型(types of discourse),而语类结构潜势指的是同一语类中语篇结构具有相似的结构。她从语篇功能分析出发,于1985 首次提出语类结构潜势理论(GSP: 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该理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语类具有社会目的性;(2)语境配置是实现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的值,可以用来预测语篇的语类结构成分;(3)每个语类都有一个特殊的图式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包括必要成分、可选成分以及重复成分,其结构要遵循一定的顺序;(4)语类结构潜势由语篇的必要成分及其排列次序决定,必要成分相同的语篇是同一语类,可选成分不改变语类的属性,但是可以体现同一语类的多样性[2]。可见,哈桑注重从语类成分的作用来研究语类结构,并研究特定情景语境的语类结构与意义潜势选择关系。她认为语言是体现某种社会文化意义潜势的符号系统,其意义选择由语篇的语境决定。而语篇的语境由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变量组成,它们构成语篇的情景语境,体现语篇的意义。其中,语场指语言发生的环境,也就是语篇涉及的社会活动或事件,通过概念功能来表达。语场变化会导致概念意义的变化,体现为词汇和及物性的不同选择;语旨指社会活动中涉及的人的角色及其他们的关系,通过人际功能来表达,体现为语气、情态以及态度意义的不同词汇选择;语式指语篇的交际渠道或媒介,通过组篇功能来表达,体现为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手段的不同选择。哈桑的语类结构潜势为随后的学者对语篇语类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自问世以来,受到许多语言学者和英语教育者(曹煜茹[3],卢晓静[4],马玉蕾[5])的重视,被广泛应用到英语写作、英语听力、学术英语等语言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也有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人们的交际活动依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可以分为介绍、咨询、面试、叙述、人物、说明、解释、议论等各种不同的语类。每种语类都有一定的交际目的,涵盖人们应该共同遵守的一些步骤和规约,具有程式化的特征,可以运用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对其语篇的结构进行分析。其次,口语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意义的协商,而意义的组织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常规,运用适合语境的词汇语法来表达。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如能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指导教学,把一些目的明确和结构相对稳定的口语类作为切入点,运用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加以分析,将某些常见的语类的体例作为固定的模式加以研习,引导学生掌握某些语篇的基本模式,并学会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语法表达意义,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者(吕文静&王建梅[6];毛佳玳&蔡慧萍[7];徐层珍[8];董迪雯[9])运用语类理论指导英语口语教学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聚焦语类理论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证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尝试以语类潜势结构理论为指导,结合语类教学法,探索构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模式,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验证。

三、语类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语类教学法是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类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法。此教学法最初主要应用于语言阅读和写作教学,其核心理念是师生在共享知识基础上通过互动促进教学,其教学过程是通过向语言学习者示范不同语类的语篇,帮助学习者通过语言输入(即阅读)进行语篇的语类识别,在语言输出(写作)过程中依托所学的语类知识发展独创新语篇的能力。该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形成解构、共构、独构共三个环节组成的读写语类教学循环模式(Teaching and Learning cycle)。而另一学者Flowerdew[10]提出语类教学法可以分两个层次来实施的观点。语类教学的第一层次被称为“培训或结果法”,即教师运用现有的语篇语类分析方法授课,让学生掌握课堂涉及的有关语类的知识。语类教学的第二个层次被称为“教育或过程法”,强调教师既要求学生掌握课堂所涉及的语类,也能够对新的语类及其语义特征和语言选择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不仅掌握语类知识,还能发展举一反三的语类分析的能力。因此,本研究以语类结构潜势理论为指导,借鉴读写语类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和Flowerdew 提出的语类教学层次的观点,构建语类理论指导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见图1。

图1 语类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如图所示,语类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第一层次由五个环节组成:确定话题、学前演练、交流讨论、范例分析和自我修订。完成第一层次教学任务后,进入第二层次的教学:即对同类语篇的分析比较。下面以自我介绍语类为例,描述教学展开的具体过程。

(一)第一层次:建构语境和解构语类模式

1.确定话题,建立话语场景。教师设置话题场景:第一次上课向同学作自我介绍。

这一话题确定了语境的三个变量:语场—在班上介绍自己,让大家认识自己;语旨—同学之间平等的关系;语式—面对面的口头交流。由此,也确定了这一话题的语境配置—用非正式的口语形式介绍自己。话题场景的建立为后续语类的必要成分、可选成分及其排列顺序和语篇的结构潜势的预测奠定了基础。

2.学前演练。在确定话题和把握情景语境的基础上,教师先不给予指导,让学生5 分钟内演练口语话题。选取一位有代表性的学生口语预料进行语类分析(见表1)。

表1 语类视域下的同学自我介绍口语篇分析

3.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语场、语旨和语式三方面展开互动讨论。(1)该语篇的交际目的是什么?(2)依据交际目的,应包含哪些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其语篇的语类结构潜势是什么?(4)交际双方是什么关系?依据双方的关系,应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表达意义?(5)口语表达是否流畅,语音语调是否自正确,语言表达是否存在错误?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理解该语篇的交际目的、语类结构潜势、语义成分和语言表达方式,接着分析语篇的词汇语法及其语音语调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分析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语篇的概念,培养他们运用语类分析的方法解构语篇的能力。

依据语类结构潜势理论,自我介绍语篇的结构潜势可以描述为:开场语∧个人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性格描述 兴趣爱好)∧结束语。(括号内表示可选成分)。该话题的语境配置决定语篇的语言表述应该采取非正式、简单易懂的小句来表述语篇的意义。从本语篇文本来看,由于口头表述人是学生身份,向同学介绍自己,所以主要介绍自己的个人信息、学习专业和爱好,没有工作经历的表述,结尾句表达自己的目的愿望。在运用语言表达意义方面,主要运用了关系过程、心理过程和物质过程等及物系统来表现自己的身份、类属和愿望(概念功能),用友好的语气和态度介绍自己(人际功能),用第一人作为主位组织信息(谋篇功能),重点信息突出,符合自我介绍语篇的意义组织要求,语音语调基本正确,总体表述得体,但最后一句含有语法错误(见划线部分)。

4.范例分析。教师通过视频播放西方留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的范例,让学生分析比较自己的介绍与范例存在的差异,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订。这里值得提醒的是要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自我介绍的语篇语类结构基本相似,但是由于文化差异,西方人在进行自我介绍时一般不会介绍自己的年龄。同时,由于西方人把狗作为朋友看待,往往把它作为家庭成员来介绍。

5.自我修订。依据语篇的语类结构潜势,要求学生在表达目的、语言形式和语义结构等方面对自己学前演练的口语篇文本进行修订完善。

(二)第二层次:同类语篇的分析比较和新口语篇的建构

第二层次教学聚焦“比较分析同类语篇”,通过话题的对比让学生接触更多相似语类的语料,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能运用语类分析的方法对语篇的不同交际情景做出评判,构建更为丰富的新语篇,了解语篇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师创设自我介绍语类的第二个话题场景:“求职面试时,向面试官介绍自己”。虽然还是自我介绍,其语类结构潜势与前述的例子大致相同,但交流的场景、对象和目的均发生了改变,即语境配置发生了变化。这里的语场是向面试官介绍自己,目的是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获得工作机会,语旨是求职者和面试官之间陌生的人际关系,语式要求运用比较正式的口语言形式表达意义。学生必须对两个话题场景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加以分析比较,才能做出正确的评判,从而构建符合新的语境的口语篇(见表2)。

表2 语类视域下的求职面试自我介绍口语篇分析

在上述口语篇中,面试者根据语境的变化,语类结构和语言表述做出相应的调整。除了个人信息的介绍外,重点突出了学习经历、语言能力和实习经历等信息,省略了兴趣爱好之类的附加信息,结尾明确表明了自己的交际目的。在运用语言体现意义方面,根据语境的需要,除了运用关系过程、心理过程外,面试者运用更多的物质过程强调事实的客观性,情态语气词的运用突显面试者的能力,比前例相比,言辞和语句的运用相对较为正式,时间连接词的添加,使语篇衔接更紧密。总之,整个语篇的语义结构比较完整,语言表述切合语境。但是,上述表达中存在少量的时态语法错误(划线部分),需要在以后的语言实践中逐步改进和提高。

四、语类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一)研究对象

本次教学实验的对象为笔者所在职业院校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实验时长为一个学期。实验组共40 人,对照组共39 人。对照组只进行普通的英语口语课程教学,不涉及语类概念和分析。

(二)研究内容

根据由简到繁、由生活到职场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本研究重点选择8 种语类及其子语类作为研究内容,即人物描述、物品描述、故事叙述、节日介绍、观点陈述、旅游见闻、求职面试、致辞。这些语类在日常生活和未来的职场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能激发学生把英语口语学习和日常生活以及未来职场的需求相结合,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主要包括英语口语测试的前测和后侧试卷。测试参照最新的大学英语四级口语考试题型中的个人陈述部分进行设计。测试的要求:学生从五个话题中抽取一个话题,准备一分钟后就话题进行一分钟的口头陈述,教师用录音笔对学生的口头陈述进行录音。然后由两位老师对学生的口试成绩进行评分,取两位老师的平均分记分。评分标准参照大学英语四级口试的要求,分为语言准确性、话语范围、语言长度、语篇连贯性、语言灵活性和适切性等6 个维度进行评价。

(四)数据统计分析

首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和后侧的英语口语成绩进行统计,计算它们的平均成绩,然后运用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五)教学效果分析与讨论

1.教学效果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和后侧的英语口语成绩及其增长幅度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组的英语口语后侧总成绩均比前测成绩高。实验组英语口语后侧平均成绩比前测成绩增加了7.2 分,对照组的英语口语后侧平均成绩也比前测增加了3.5 分。实验组的成绩增长幅度显然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英语口语前测和后侧的成绩分布表

表4 实验组和对照组英语口语前测和后侧成绩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成绩增幅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呢?为了获取验证数据,需要进一步对两组前测和后侧的平均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表明两组的平均成绩存在显著差异(sig=.000),说明语类分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检验结果见表4。

2.结果讨论

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语类理论指导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其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语篇主题表达、语言运用、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语篇主题表达方面:测试的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在紧扣语篇主题和深化主题表达方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口语测试的过程中,实验组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语篇的语类结构,围绕主题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思路较为清晰,表述条理清楚。而对照组的很多学生则相反,语篇结构凌乱,主题不明确,甚至偏题。分析其原因,基于语类的教学模式注重从语篇角度组织教学,对不同语篇类型的结构、交际目的和社会意义功能进行分析,学生意识到语篇的产生是语言建构和社会意义建构相结合的产物,从而帮助学生对语篇能做出正确的理解并创建合乎特定语类规制的语篇。

在语言运用方面:在一分钟的口语测试过程中,实验组的学生在话语范围、话语长度灵活性、适切性以及口语表达的流畅度方面的表现均比对照组学生得分高。实验组的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主题和情景选择合适的词汇语法表达语篇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语篇结构完整,且口语表达显得更流畅。反之,对照组的大多数学生不能连贯表达思想,停顿次数较多,不能根据语境需要选择词汇语法表达意义。究其原因,语类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对语篇的分析能力,学生能快速地提取话题要表达的目的,分析其语篇的语类结构潜势和语言表达形式,构建语篇的结构框架。例如:参加实验的学生掌握了某些典型语篇的开头、发展过程、结束的构建机制,因此在口语表达时显得更为流畅,表达语篇意义也更完整。

在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首先,语类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基于语类教学引导学生从学习初期就构建整体学习观,倡导在语类框架结构提炼的基础上解读语篇,从语类识别、语类结构分析、范例比较到独创新语篇,这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和拓展思维的过程。其次,语类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学生从语类分析入手,掌握一定语篇的结构潜势和语言运用形式,最终运用语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会从中获得成就感,增强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自信心。再次,通过不同语类分析比较,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类分析方法和语篇结构的规律,从而培养了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能够分析更多不同的语篇的语类,运用英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五、结语

语类理论已经引起了外语学界的同仁的广泛关注,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实践。本研究以语类结构潜势理论作指导,构建了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语类理论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能对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当然,本研究涉及的研究对象有限,研究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但是,本研究为英语口语教学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语类潜势英语口语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临涣选煤厂浮选效果评价与尾煤再选潜势分析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氨对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影响的实验研究
英语口语课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应用
互动构建的时空延展和情感变迁——电子哀悼多模态语类特征
《语类特征
——语类范畴生成理论》评介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Analysis of Pragmatic Conditions of Null Subject in Mandarin
“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