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过渡时期论

2020-05-18 09:18赵展岳
科学之谜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智美德理性

赵展岳

理性之两部分必须平衡发展

从前面的讨论看出,現代的威胁到整个人类生存的危机都是由于理智和理性B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即理性的两部分发展不平衡。因此,我们在下面再更进一步分析一下理性内部的分类。

一、理性之分类

理性的核心内容是:

“正确合理地对待一切。”

“正确合理”无非两个方面:一个是客观的,即要符合于客观的规律,符合于事物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是主观上的,即要高度的自觉自明,常言所谓“明智”即有此意。不能是盲目的,冲动的,单纯受欲望支配的。

“对待”的意思也是两个方面:首先是要有正确明智的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有正确合理的实践。这是两大方面。当然,实践必然反过来加深和扩大认识,这是辩证法。

“一切”则也是两大方面,即自然界和人类。更合理一些的划分是:

1. 广义物理世界,广义生物世界(这包括人的生理和医学等纯属生物现象的内容)。

2. 精神世界,包括人和比人更高级的精神实体(比如“未来新人”),两部分的“分界线”就是人的精神。

所以理性也分为两大方面:

1.第一部分我们称之为“理性A”,也称理智,是指“正确合理地对待自然界”。

而理智本身又分为两部分:

① 科学:是真正的理智,是指对自然界规律的正确认识。有了正确的认识,就必然可以指导实践来改造自然界。因而科学是理智的核心。

② 技术:这里是“广义技术”,包括工业、农业等生产技术,也包括医疗等实践技术。技术是理智在实践方面的应用,或称为理智在“功利”方面的表现。这里“功利”是广义的,非指“自私自利”而言,而是指一切实际利益而言。

2. 第二部分理性我们称之为理性B,是指人类自身的理性,因而更为重要。理性B就是“正确合理地对待人”。这里首先是:正确自觉地认识自己,而且能自觉而合理地对待自己。此外,还包括自身和他人的关系,以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① 在理性B中,核心的是:“正确和自觉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并以正确和自觉的态度对待之。”我把这核心称之为“美德”,以便和常常有各种不同含义的“道德”一词区别开来,免生误解。“美德”是真正的理性B,正如“科学”是真正的理性A一样。

在“美德”中最关键的是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也就是所谓“正确和自觉地认识和对待自身”。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能做到正确地对待他人。所以说,理性B的核心实质上就是自身的思想品质。这里主要不是指外在表现,而是指内在的涵养。

“美德”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认识方面的,即分辨善与恶、是与非、真与假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在此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自觉地指导自身的思想和行为,首先就是要战胜自身的“兽性”本能。因为人类的“动物性”本能倾向是相当恶劣而且相当顽强的。因此在思想和行动上以理性控制自己,进而使其成为“自然”,这种自身的涵养功夫是最难的,是理性B的核心之核心。

② 理性B在“功利”方面的表现是“社会道德”,也就是一般所称的“道德”。我之所以加上“社会”二字,是为了强调指出这种所谓的“道德”是社会制度的产物,并非真正的“美德”。因而不同的社会制度自然会有不同的社会道德,不同的社会集团也有不同的道德观念,甚至是互相冲突的。但这不是“美德”,“美德”是不依赖于社会制度、社会集团的,它是真正的理性。但是对“美德”的认识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很深入的,只有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人类理性的普遍提高,才能逐步加深对“美德”的认识。

“社会道德”是功利性的,它就是:为了保持某一特定社会制度的稳定,而要求该社会中各种人所必须遵从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很显然,这种准则与特定社会制度的需要是分不开的,完全是“功利”性的,而不是“真理”性的。比如:

在奴隶社会制度中,要求奴隶绝对从属于奴隶主,这就是奴隶的“道德”。当然,该“道德”也要求奴隶主之间不能任意抢夺,不能互相杀伤,不准奸淫他人的妻女,等等。因为这是维持奴隶社会稳定所必须的条件,因此就规定为奴隶主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但这根本就不是“美德”,因为它并不阻止奴隶主杀害奴隶和奸污女奴。而奴隶的道德则完全不是这样。

由此可见“社会道德”只是社会集团的“集团道德”,并不是“美德”。因此,地主有地主的道德,农民有农民的道德;工人有工人的道德,资本家有资本家的道德;这一国和那一国又不同,这一民族和那一民族又不同;甚至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又不同。

正因为“社会道德”是属于“社会集团”的,并不具有“真理性”和普遍性,因此有许多人在看清了这一点以后就干脆否认了“美德”的存在。把“道德”完全归之于“社会集团”(其大者即为“阶级”),因而只承认有“阶级的道德”,同时就必然将自己阶级的“道德”看作高于一切,代替了“美德”,作为宇宙中的“真理”对待。

历史上这种现象是很多的。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都将本阶级的“道德”看作天经地义。看作宇宙间最高的道德标准(同时也就必然把该“道德”所维护的社会制度看作是宇宙中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其实这是荒谬绝伦的!

应该看清楚,理性B的真正核心是“美德”,而“社会道德”只是“美德”在功利方面的表现而已。只有到了真正的理性社会,“社会道德”才能反映出“美德”的真面目,随着理性社会的逐渐进步,逐步上升到更高的阶段,“美德”的真面目才一步一步地显露出来。

结论:“美德”是真正的理性B,正如“科学”是真正的理智A一样。真正的理性目前还只处于初级阶段,其伟大只有在真正的理性社会中才能一步步地显示出来。目前,一般所谓的“道德”只是“美德”在社会功利方面的表现而已;“技术”也只是“科学”在社会功利方面的表现。“道德”和“技术”不是理性的本质,只是功利性表现而已。

二、一个问题

科学由技术而来,还是技术由科学而來?

美德由道德而来,还是道德由美德而来?

(这里技术泛指实践科技,道德泛指社会道德。)

回答是:

1.“对于人类而言”,科学是由实践(技术)中来的;“对于宇宙而言”技术是由科学(规律)而来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从人类的认识科学规律而言,是通过实践(技术)来逐步达到的。当然,科学也能反过来推动实践(技术)的发展。但实践是第一性的,人类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绝对不能凭空想象出来。人类正是通过了许多很“低级”的实践(如古代的种种落后技艺),才逐步达到今天这样初具“科学”的眉目。

但这仅是就人类而言的,因为人类是从半理性的动物向理性生命发展的,所以人类对科学(理性A)的认识就必须由浅入深,通过大量的实践慢慢来认识。这就是说:“科学由技术(实践)而来”。

但另一方面,从宇宙的角度而言,科学规律早就存在,而各种技术不过是科学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而已。科学规律是属于全宇宙的客观真理,而各种实践技术只是地球上特定的人类在特定的时间、特定地点、特定条件下的功利性应用而已。而且这种功利性应用并不见得十分符合科学规律,只不过符合一部分而已。比如:美国之所以能制造出月球火箭“土星-5”,是因为宇宙中客观存在着这样的物理规律,人们是基于科学规律而造出“土星-5”的。若无火箭的规律存在,火箭就不可能存在。但是“土星-5”是不是非常好地反映了宇宙飞行的科学规律呢?肯定不是,“土星-5”太笨重,太昂贵了,一百年后的月球飞船肯定比“土星-5”高级得多,能更好地反映宇宙飞行的客观科学规律。

所以我们又说:“从宇宙的角度说(即从本质上讲)技术实践由科学规律而来。”

2. 就人类的历史而言,“美德”是由“道德”而来。但是,就其实质而言(即从宇宙的角度说),“道德”是由“美德”而来。

原始人的道德观念很肤浅,对“美德”更是缺乏认识。我们的道德观念主要是通过社会生活发展起来的(包括家庭生活在内)。因为人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种种的关系,必须有一些共同的准则来对待这些关系,否则社会秩序无法维持,人们也就无法生活。所以“社会道德”主要是由于功利性的需要而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比如说:男子本来倾向于占有美貌的女子,但是,当该女子是他人之妻时,该男子就不能去追求,而要用“道德”标准来制约自身的欲望,否则男子都随意追逐他人的妻子,社会秩序就将被破坏。这类例子人所共知,不必再列举。男女关系的“道德”本来就是这么产生的,所以“道德”完全取决于社会制度。比如: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之间不能追逐他人之妻,这是“道德”所不允许的,而奴隶主占有女奴则是合乎“道德”的,因为这不会破坏奴隶社会的“秩序”。现在认为“一夫一妻”是天经地义的,其实在封建社会中“一夫多妻”也被认为是合理的,但封建“道德”却严禁“一妻多夫”。原因是“一夫多妻”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不危及封建社会的“秩序”,因此“一夫多妻”就符合封建的“道德”标准。这里也可以看出,“社会道德”主要是指社会中占统治地位阶级的道德。但同时又要指明:这只是指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一种“道德”而已,其实同时还并存有多种“道德”,分属不同的社会集团。而且“道德”“礼俗”等等也是很难完全划清界限的,我统称之为“广义社会道德”,泛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标准。

而人类对“美德”的认识,实际上是从“道德”中逐步提升出来的。仍以男女关系为例,目前关于正确对待男女关系的思想品质要求(即“美德”)有许多很好的内容。这些都是人类从几千年的实践中,从种种“道德”标准中总结、提升出来的。原始人绝对没有关于这些思想品质(美德)的观念。

所以,从人类历史过程来说,“美德”是从各种片面性的“道德标准”中逐步提升出来的,目前还在继续提升中。

但是另一方面,应认识到,“美德”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未来理性社会的愈来愈上升,其“社会道德”也就愈来愈多地反映出真正的“美德”。未来人类对真正“美德”的认识也会日益清楚,人们也就会具有更多更好的“美德”(理性B)。理性社会的“美德”是不断上升的,它将趋向于什么呢?结论是,将趋向于“真正的美德”。这本身就是“美德客观存在”的证明。如果不存在“真正客观的美德”,理性社会的“美德”就不可能不断地提高,而只能象妇女的服装式样一样,一时变一个样子,各个地方,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甚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服装式样。因为并不存在一种“真正合理的式样”,所以必然是翻来覆去地变化无穷了。但“美德”不是这样乱变的,而是朝着理性所指导的方向,不断向上发展的,是朝着“真正美德”前进的。而“真正美德”是理性世界得以和谐发展的根本基础,也可以说是宇宙和谐的根本基础之一,因而是完全不能和特定的“社会道德”混为一谈的。

反之“社会道德”从根本上讲则是“美德”的某种功利性表现,是从“美德”借来的。某种“社会道德”中反映的“美德”成分多一点,这种道德就会合理一些。若反映的“美德”成分很少,这种“道德”就很不合理。

比如:盗匪集团也有其“集团道德”,如:劫盗所得财物要在集团内“合理”分配(所谓“合理”者,就是头头要多分,小喽啰少分;有“功”者多分,无“功”者少分,等等);集团内之隐私不得向外坦白;在进行非法犯罪活动时,每个成员要“奋勇当前”,不得胆小退缩;诸如此类。

在盗匪集团内部对其“集团道德”也是十分推崇的,有时甚至不惜以生命的代价来维护之。但在一般人看来是太不像话了,原因是这里和“美德”几乎无共同之处。

我们在这里讲这么多,主要是强调指出“美德”和“社会道德”(其主要者为“阶级道德”)的根本区别,不要因为“社会道德”的相对性而抹杀了真正的美德之存在。

在理性A(理智科学为核心)和理性B(美德为核心)的基本概念清楚以后,我们再回到本题。

三、理性之两部分必须平衡发展

1. 前面各节所列举的现实危机已指出了各种由于理性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现代社会的“危机”。这些危机都是由于理性A发展超过了理性B而引起的。因此表明:理性A(理智——科学)的发展不能过分地超过理性B的发展。

因为,理性A发展的结果是使得人类的力量增大,相应地就要求理性B发展,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性来控制和协调这增大了的力量。如果人类的力量增加得非常之快(如今日)而理性却不足,不能合理地使用这巨大的力量来造福于人类,那么这股没有受到合理控制的巨大力量就会反过来危害于人类,诸如核武器之类就是。

我们在此应认识到这样一点:片面发展的“理性”(科技)已经不是真正的理智了,而是发生了巨大的歪曲了,是走上歧途的“技术”,已经不能算是理性A了。比如:核武器之类就是一种走上了歧途的技术,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理智,因为理智的定义是“正确而合理地认识和对待自然界”,将宝贵的自然资源花费巨大的劳动来制成能杀伤千百万人的毁灭性武器,怎么谈得上“正确而合理”呢?

由此也可看出,理性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的,并非孤立的。因为理性的核心内容是要“正确而合理”,对理性的两部分而言是一样的。

上面说明,理性A的发展不能过分地超越理性B,否则就要发生控制不住的巨大力量,从而可能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危害,而且理性A本身也难以正常发展,“技术”容易走入歧途。

2. 理性B片面发展,同样是不行的。

理性B的核心是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或者说是“正确而自觉地认识和对待自己”。这里不单单是合理控制自身欲望的问题(所谓的“节制”),而且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正确而自觉的认识”。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不是孤立的,所以要正确地认识自身,必须同时正确地认识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对自己,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对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都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谈得上“正确而自觉地认识和对待自己”。当人们能够“正确而自觉地认识和对待自己”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也就容易正确合理地处理了。所以“正确的认识”是必要的前提,虽然更为困难得多的是培养优良的品德思想。前者是“知”,后者是“行”,“知”是前提,但“行”更重要,必更困难。

理性B片面发展的例子有没有呢?也有的。旧中国在“周孔教化”的影响下,两千多年没有什么本质的进步,社会发展完全走入了死胡同,若无外力之强迫,永无前进之日,在这一段两千年的大弯路中,理性B的片面发展是起了巨大作用的。

古代中国只重“人事”而鄙于“物事”,只注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以及自身的“修身养性”,而极其轻视对自然规律的研究。孔夫子可谓集其大成。

重视个人的品德涵养,注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本来没有什么不好,是属于理性B范围的。但是只注意这些,而忽视了理智的发展,是不行的。其结果是科学技术永远无产生之日,而且必然引起认识能力的落后(理智具有强烈的逻辑性,古代中国非常缺乏逻辑思维的能力,因而认识能力不可能很高),其结果是对于社会问题、人事问题也就难能有正确的认识,不可能有较高的观点,永远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孔夫子那一套)绕圈子。结果理性B也不能正常发展了,而是往歧途发展,歪曲得不成样子。真正的“美德”根本发展不起来,只是发展了一种束缚性非常之强,而且永远也无进步可能的“礼教制度”(属于我们所说的“社会道德”),对个人而言,则是一味地要求培养一种“涵养”,而这种“涵养”并不是很合理的。结果是使得人们的精力全部用于“人事”,科学无从产生,技术无从进步,社会停滞不前,永远走入歧途!

有人认为旧中国是“理性”社会,这是颇有道理的看法,只是这种“理性”已经走入歧途,早已歪曲了理性的真面目,而成为一种不伦不类的东西了。

但旧中国之所以走上两千年无进步之歧途,最初确实是由于偏废理性A,而偏重理性B所引起的。

由此也可见理性两部分平衡发展之重要性。

人类社会将怎样过渡到理性阶段

前面已举了许多例子,说明人类社会由于理智(科技)的發展已经很接近于这个“过渡”了。即理智的发展要求理性B也同时提高,这样就能完成向理性社会的过渡。如果理性B不能相应地提高,而理智(科技)却势不可挡地迅速发展下去,种种由于理性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矛盾必然尖锐化,成为“危机”,再进而就可能爆发为大破坏,大灾难,使人类经受空前未有的“浩劫”,而这“浩劫”却不是来自天灾,而是由人类自己一手造成的。

那么人类是否能够不经受这一场“浩劫”而过渡到真正的理性社会呢?怎样过渡呢?

回答这个问题是很不容易的,光靠前面的那些道理还不够,留待以后再探讨。

总之,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我们都应重视它。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理智美德理性
诚实是美德
失眠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解读服装造型中蕴含的情感与理智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