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复合混凝剂的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2020-05-19 08:54
山东化工 2020年7期
关键词:焦化厂混凝剂混凝

李 杰

(上海万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焦化废水是炼焦、煤气净化和焦化产品回收等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工业废水,主要特征污染物有COD、氨氮、酚类、氰化物等,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具有显著的毒性和致癌性[1-3]。据统计,我国每年焦化废水的排放量近3亿t,若任意排放,将对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012年10月,环保部新起草的《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正式颁布并实施[4]。焦化废水的排放标准较原先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更加严格,CODcr、氰化物等污染物的限值分别改为80 mg/L和0.2 mg/L。因此,无论是基于社会责任,还是出于国家的法律约束,企业都必须对现有处理工艺进行必要的完善补充,添加深度处理工艺,确保外排水水质达标。

据调研,目前国内焦化废水处理企业的运行管理普遍出现两种情况。其一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和混凝-沉淀-过滤的深度处理工艺,但效果普遍不理想,尤其对于氰化物的去除效果十分有限;其二采用生物法叠加高级氧化(芬顿)、多级过滤、膜分离等深度处理技术,其出水水质基本能得到保证,但运行管理复杂,设备投资及构筑物改造等工程投资巨大,甚至超出部分企业在环保治理方面的经济承受能力,因此该技术工艺也很难推广。因此,焦化废水处理行业迫切需要一种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可行、运行管理便捷的技术方案,以期缓解新形势下的焦化废水处理压力。

针对焦化废水的水质特点以及焦化行业的运行管理现状,本研究拟通过耦合混凝、吸附、络合等多种技术,制备新型复合混凝剂,提出一种基于常规水处理工艺及设施设备的“复合药剂强化混凝深度处理技术”,并通过多个应用案例研究其适用性,以期为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一种新方法。

1 试验设计

1.1 仪器与试剂

仪器:ZR4-6混凝试验搅拌机,深圳市中润水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试剂:硫酸亚铁、硫酸铝均为工业级原料;聚丙烯酰胺PAM,相对分子质量>1000万;活性炭,300目,碘值950;凹凸棒石粉,300目;盐酸、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

1.2 复合混凝剂的制备

取一定量的硫酸亚铁、硫酸铝、活性炭、凹凸棒粉、以及聚丙烯酰胺等原料混合研磨,烘干后过100目筛(150 μm),即得到强化药剂。

1.3 原水水质

试验用焦化废水取自不同地区焦化厂生化处理系统出水,其水质:pH值8.0~8.5,色度1500倍,COD 150~450 mg/L,呈棕褐色。

1.4 试验方法

采用六联混凝搅拌机进行混凝试验。将1 L水样放入试验杯中,投加一定量药剂后先快速(300 r/min)搅拌5 min,再慢速(100 r/min)搅拌5 min。静置沉淀10 min后,取上清液进行分析。COD采用美国HACH公司的COD快速测定仪测定,色度采用标准目测比色法(GB 11903-1989)测定。

2 结果讨论

考虑到不同地区及企业间焦化废水水质组成差别较大,污染成分复杂多变的特殊情况,分别选择焦化厂的二沉池出水进行实验,以期取得较为一般性的结论。

2.1 长三角地区某焦化企业废水处理结果与分析

如表1所示,长三角地区某焦化厂采用复合药剂强化混凝技术处理生化池出水,原水COD为150 mg/L左右。药剂投加量达到600 ppm时,处理水COD值即可达到炼焦行业新标准的要求,并富有一定的安全容量,对水质及水量的冲击负荷有较好的应对能力;当药剂量达到800 ppm时,处理水氰化物能稳定保持在0.1 mg/L以下,远远低于标准的限值(0.2 mg/L)。显示出良好的处理效果和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表1 长三角地区某焦化厂处理结果

2.2 华北地区典型焦化企业废水处理结果与分析

表2 华北地区某焦化厂处理结果

如表2所示,华北地区某3个焦化废水处理企业采用复合药剂强化混凝深度处理技术。当焦化废水专用混凝剂投加量分别达到800、1000和1200 ppm时,三家企业的出水水质COD均能达到炼焦行业新标准且留有安全余量,去除率达到80%~85%。虽然投加量普遍比长三角地区偏高,但主要原因在于原有工艺生化池的处理效率较低,导致生化池出水污染浓度明显高于长三角地区的企业生化出水,因而需要较高的药剂投加量。

2.3 西北地区典型焦化企业废水处理结果与分析

西北地区某焦化厂生化工艺段二沉池出水,进水COD在4000 mg/L左右,二沉池出水COD在400 mg/L左右,一步法投加药剂时,最大COD去除率在75%左右,且去除率不随药剂投加量加大而提高。考虑该焦化厂的生化池实际运行效果不稳定,悬浮杂质较多,特采用两步沉淀法,即分别使用常规铁盐混凝剂(投加量为500 mg/L)和新型复合混凝剂(投加量为1000 mg/L)进行反应,可先后将COD降至250 mg/L和62 mg/L,COD去除率达到84.50%,并实现达标排放。

2.4 技术特性分析

不同地区典型焦化废水处理厂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药剂强化深度处理技术可以使处理水的COD稳定在80 mg/L以下,氰化物也稳定在0.1 mg/L以下,可以保证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此外,基于新型复合混凝剂的强化混凝技术残留氯离子较少,有利于减缓废水对系统的腐蚀。在毒理效应方面,处理水的致死率、致畸率均显著低于芬顿工艺等高级氧化法的处理水,平均降低约20%,显示出该技术的环境友好特性。

工艺方面,该技术方案的核心是新型复合混凝剂,集成了混凝、吸附、络合等多种污染物降解作用(图1),对三级处理中常用的混凝沉淀设施设备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不改变原有主体工艺,不增加新的设备,不增加现场的运行管理难度和工作量,技改后见效快且效果稳定。

图1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示意图

3 结论

1)基于新型复合混凝剂的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能稳定达标,能适应不同地区焦化企业的生产工况;

2)该技术对原有工艺设备改动小,无基建改造成本,无需添加大型构筑物和复杂设备;

3)技术运行成本较低,操作管理简易,显示出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焦化厂混凝剂混凝
焦化厂蒸氨工艺的改进与应用研究
丙烯酰胺强化混凝去除黑河原水浊度的研究
净水混凝效果影响因素的正交小试研究
复合高分子混凝剂处理高炉煤气洗涤水的试验研究
混凝剂在再生水深度处理中的实验研究
焦化厂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技术的探索和应用
室内常规混凝除藻的实验研究
焦化厂污水处理站臭气治理的实践
焦化厂化产区域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现状
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混凝沉淀工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