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

2020-05-19 15:19林悦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4期
关键词:来访者公共卫生工作者

加强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心理疏导,建立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机制,是完善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工作原则、工作流程实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心理疏导,建立社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完善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启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时,对应级别危机事件的社会心态评估、社会心理预警和心理疏导工作也应立即部署执行。布拉德和埃里森认为,心理危机是一种对应激事件的主观反应。当个体产生心理危机时,通过心理危机干预能够帮助来访者恢复到事件发生前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机制,能帮助人们找到内在的心理能量应对心理危机,带来个体心理上的积极改变和自我成长,提高个体的心理灵活性。

一、做好公共卫生事件专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的原则

(一)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具有聚焦紧急问题的特点

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工作,不同于长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工作具有一次性。心理咨询与治疗通常是分疗程进行,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大多是一次性问诊,时间在30分钟~2小时左右。2.社会心理疏導与危机干预工作具有突发性。来访者的困扰和公共卫生事件密切相关,常表现为突然发生事件导致的情绪和认知困扰。3.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工作具有紧急性。紧急的“心理清创包扎”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核心。心理放松的方法也可以对紧急心理疏导有所帮助,比如呼吸训练、肌肉放松、安全岛等,静心觉察自己的呼吸、聆听内心的声音,感觉到安静的氛围带来的放松感与安全感。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的工作目标与心理咨询也有显著不同。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工作致力于缓解来访者的急性情绪与身体不适,帮助来访者重新建立安全感和平衡感。

(二)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工作应纳入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整体部署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切实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这为做好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提供了方向和指导,也体现了将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纳入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整体部署的原则。在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对当事人、一线工作者及公众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工作,是公共卫生事件整体防控的重要部分。

(三)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工作应进行分类、分时期干预,制订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

当个体正在经历公共卫生事件时,会导致三个阶段心理变化:开始是警觉期,情绪核心是震惊、恐惧、不知所措;接着是消极防御期,个体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可能否认、回避,也有可能是漠视危险;然后是进入适应期,开始积极面对危机,寻求资源,减轻焦虑。再后是恢复成长期,变得理性,心态成熟。

结合不同群体的心理特点,评估目标群体的心理健康情况,及时制订调整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的工作方案。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者要根据来访者所处的不同阶段,对其设计不同的疏导方案。对于处在警觉期和消极防御期的来访者,工作的重点是稳定情绪、给予情感支持;当来访者情感有所平复之后,工作的重点应该转向对其心理成长点的发掘;到恢复成长期,来访者基本可以使用心理能量来应对未来的生活危机。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者应通过公共卫生事件提升来访者的心理弹性。

二、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具备的从业素质

(一)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具备耐心、冷静的人格素质

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者通过线上热线咨询或当面咨询,应能够给来访者带来镇定、清静而温暖的感受。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者通过咨询,与来访者形成心理能量流动的“场”,让来访者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希望,看到心理成长的可能性,发现所发生的事情可能存在的另一面,提升来访者的安全感,增强配合治疗的信心和意愿。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者同时应做一些技术方面的准备,如声线准备、环境准备、非言语行为准备、表情准备等。

(二)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具备心理学专业的基础知识

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者应系统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获得心理咨询师、心理疏导师或社会工作者的资质,掌握创伤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例如倾听技术、打包技术、着陆技术、安全岛技术等。掌握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开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当面对超出自身能力情况时,应清楚在保证来访者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处理或转介。

(三)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者应掌握心理学工作伦理,了解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工作的边界

2018年,《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 》(第二版)明确规定了从事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的伦理原则。其中包括保密原则、保密例外、不透露咨询师信息、不与来访者建立除了心理疏导工作之外的关系、了解自身的有限性等。未经来访者同意,不得将其信息和具体咨询内容公布或做研究,当需要报个案时,需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并对相关身份信息进行保密处理。但当来访者提到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自杀行为或危害社会公共安全行为时,则属于保密例外情况,应报告相关部门或告知其家人。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者在工作中使用工作电话进行联系,一般不将私人联系方式告知来访者。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应以团体工作形式展开,团队中有资深专家进行案例督导。初做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的人员往往凭热情工作,采用说教、指导的方式,当对方不接受达不到理想效果时,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因此,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者必须认清自身工作的边界。

三、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的工作流程

(一)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的实施步骤

Gilliland和James提出的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六步骤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将这六个工作步骤进行归纳,具体包括:1.定义问题: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确定来访者求助的问题核心,注重倾听、共情方法的运用。2.保证求助者的安全:关注求助者所处的环境,帮助其尽快脱离危险的环境。3.提供支持:给予来访者无条件的关注与支持。4.检验可替代的方法:引导来访者用变通的方式看待当前的困境。5.制订计划措施:共同制订改善的行动计划;6.获得承诺:用理解和支持的方式获得来访者愿意做出改变的行动承诺。

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参照六步骤模型来设计工作流程。第一步是问题呈现。了解来访者所处的环境、应激体验情况、情绪状态和困扰事件。对来访者的情绪状态进行0~ 10级评分。从来访者的描述中提炼出本次工作的核心问题。第二步是信息传递。在来访者传递信息过程中,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者会发现其部分情绪是正常情绪,产生心理困扰的是来访者对情绪不接纳,从而产生次生焦虑和愤怒。公共卫生事件当中,来访者容易产生恐慌情绪,继而引发一系列身心反应,主诉常会先报告身体症状,如肠胃症状、身体紧张。恐惧是人的本能情绪之一,它能帮助人类防御危险,具有積极意义。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者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这一点是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体现,要引导来访者梳理情绪,尝试接纳情绪。第三步是应对探讨。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的重点是挖掘来访者应对心理危机可以使用的支持资源与援助力量。和来访者一起探讨做出改变的计划,并对来访者的情绪进行再评分。第四步是总结提升。回顾整个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的工作过程,总结收获,达成启动行动的承诺。

(二)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的实施途径

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工作常采用现场心理救援和线上心理援助相结合的方式,选派具有精神科、心理科工作经验的医生、护士到现场或线上进行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推行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平台建设,引导群众通过手机APP和电脑登录平台使用测评资源。统筹组织民政部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社会力量,提供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和文字心理援助。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19年年度调研课题(课题编号:SKL-2019-68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新华社,2019-10-31.http://www.gov.cn/xinwen/2019-10/31/content_5447245.htm

[2]施琪嘉.创伤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聂玉秀,王瑾,李丹阳,庞芳芳,周逸群,钱铭怡.灾难心理援助中临床心理工作者胜任力认知与实践的访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9):666-671.

[4]林悦.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2):44-47.

(作者单位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猜你喜欢
来访者公共卫生工作者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