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互联网+思维下的微电影创作

2020-05-19 12:09刘馨心金瑾慧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5期
关键词:微电影时代互联网

刘馨心?金瑾慧

摘要:“互联网+”时代衍生出了多种多样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传媒平台,也使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微电影便诞生了,而且逐渐成为影视艺术发展的新方向。现代人们的零散时间比较充裕,微电影的特色便是时间简短、主旨明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微电影

处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代社会里,人们因公工作、学习等原因很少有固定的休息和娱乐时间,但相对的碎片时间确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为微电影的诞生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微电影以时间短、宗旨明确、人物关系清晰为特点,使观众可以短时间内了解电影情节,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简单的移动设备便可以进行观看,在零散的时间也可以享受电影文化带来的乐趣,放松工作、学习之余的心情。传统的电影院电影,人们通常需要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观看,而微电影巧妙的避开这点局限,所以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下面为“互联网+”时代的视听觉语言特色进行阐述。

一、“互联网+”时代微电影的视觉语言特色

微电影以时间剪短为特点,不能像影院电影一样通过精挑细选的道具、娓娓道來的语言、精雕细琢的特效来表达电影内容,它是通过简单的人物关系、精准的剪辑画面来展现故事的内容表达其想要展现出的意义。在这个人们碎片时间较多的社会,微电影也在尝试着进行视觉语言艺术方面的改革。

(一)多用中近景和特写

一部堪称精彩的电影,大场景与全景是不可缺少的,气势磅礴的场景可以带给观众视觉上的享受,但对于微电影来讲大场景基本不存在。其一、微电影的拍摄人员通常为摄影爱好者或者是于影视相关专业的学生等,他们没有高端的摄影仪器和足够的经济费用来拍摄让人震撼的大场景。其二、微电影的选材贴合于生活,比较平民化,因其要用简短的时间来表达含义,所以更注重情感的渲染,给观众营造直击内心的氛围,更适合用特写与近景,所以远景和大全景在微电影中更不占领优势。其三、微电影通常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播放,近景及特写展露的信息更集中,即便使用大场景也会因其播放设备屏幕较小的因素也无法让观众体会到气势磅礴的感觉,反而会遗漏掉大场景里制作者想要展示的重要的信息。

(二)多为浅景深镜头

播放微电影的终端屏幕较小导致在一个镜头下难以汇入大量的信息,观众在观看时需要在特定的屏幕大小下更直接、轻松的看到感兴趣的内容。对此微电影的镜头多为浅景深镜头,可以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制作者想要表达的事物上,避开那些没有必要的干扰。

二、“互联网+”时代微电影的听觉语言特色

一部优秀的电影声音对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想让画面呈现的更加真实,就必须拥有有特色的听觉语言特色,而且声音还可以更好的渲染电影的氛围,“互联网+”时代对微电影的视听觉语言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微电影的制作经费和播放的平台的限制,导致微电影在声音处理和特效等方面远不如传统电影,但这也未影响其发展。音乐以及画外音这种平淡的简单的声音成为微电影的特色,广受观众喜爱。

(一)声音的构成简单明了

传统的电影院电影在声音的处理上比较精致、细腻,而微电影因为经费、时间及播放终端等约束的原因,在声音上无法投入更多的精力。通常微电影的声音是使用环境声为基础剪切掉拍摄时的同期声,利用音乐来进行气氛的渲染、主题的升华、场景的转变、信息的传递等。使用旁白、读白、对白等对情节进行叙述,来推进剧情发展、交代和补充信息,必要时使用少量的音效。虽然制作方法相对简单粗略,但因其播放终端的限制,更适合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接收其传递的信息。

(二)使用音乐及画外音增加连贯性

微电影通常是以非连贯性的方式展现的,整体呈碎片化,这种形式可以在精短的时间内,对情节的进展增快速度,在观看过程中节奏比较轻快,方便在自己的休闲时间内观看。当然,为了在观众观看的过程给予其完整的时间与空间之间的结合,单纯的只靠镜头之间的衔接是无法填补时间与空间之间的断裂感,这时画外音和音乐就完美的派上用场。音乐是具有时间上的完整性的,可选择合适的音乐作为铺垫剧情的基础,用画外音或者旁白、读白等将镜头与镜头之间完美串联,避免镜头转换时显得过于生硬。可以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思维的完整性。例如公益微电影《归途》中,开头用音乐营造出紧又带有一丝恐怖的氛围,突显出诱拐儿童的人心邪恶,全程使用钢琴曲连贯了不同人诱拐儿童的画面,在镜头转换之间完美连接,使影片观看起来主题一目了然。微电影《十年》用轻快的音乐表述了两个高中生面临毕时的情感,影视中用旁白的方法叙述了两个人在学生年代时彼此的约定,故事的人物、时间、背景在叙述下让观看者马上清楚明了,如果没有这样的画外音会让观众不了解人物关系及故事情节。

三、结束语

微电影从开始阶段便广受好评,在影视行业中占有一定地位。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各具特色。微电影的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被认知和喜欢,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让观众在轻松的状态下观看,但也因其内容的精简导致表达的深意有所欠缺,因此微电影也仍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间。从视听觉语言特色的角度出发,应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突出展示情节的内容和主旨,从而使微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展现其更多的魅力,进而促进微电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艳.浅谈"互联网+"时代微电影的视听语言特色[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122.

[2]周渝果.“互联网+”时代微电影的视听语言特色[J].艺术评论,2017 (12):149-152.

作者简介:

刘馨心(1997.4—),女,满族,籍贯:辽宁本溪人,辽宁传媒学院影视广播学院,16级在读本科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猜你喜欢
微电影时代互联网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e时代
e时代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e时代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微电影”的作用研究及传播意义
国外微电影的“力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