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0-05-20 07:31李锄云
药品评价 2020年3期
关键词:阿帕奥沙利胃癌

李锄云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胃癌即西医学中的原发性胃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男女发病率约为2:1。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该病发生原因,可能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胃部疾病等因素有关[1]。该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中晚期可出现胃脘饱胀感、体重减轻、吞咽困难,如果发生癌肿转移,可见腹泻、腹水、喘促、咳嗽、骨痛等相关脏器受累现象。对于晚期胃癌患者,临床上多选用化疗方案进行治疗,以控制肿瘤发展速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该种治疗方式近期治疗效果较好,但长期疗效并是很理想。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应将此疗法与其他疗法进行联合应用。为分析在胃癌治疗中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的实践价值,现对我院48例晚期胃癌患者展开研讨,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48例晚期胃癌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分组方法:抽签法;组别:参照组,实验组。病例详情:参照组共24例,男女之比16:8,年龄35~78岁,平均(58.73±0.85)岁;体重60~71kg,平均(65.82±1.34)kg;其中,低分化6例,中分化14例,高分化4例。实验组共24例,男女之比17:7,年龄35~79岁,平均(59.02±0.67)岁;体重61~72kg,平均(65.92±1.24)kg;其中,低分化5例,中分化15例,高分化4例。经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入组标准:①经临床症状分析、常规检查确诊为晚期胃癌;②预计生存期超过3月;③临床资料完善;④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⑤患者与家属皆知情且同意本次研究。剔除标准:①存在与本研究无关其他重要疾病者;②有化疗禁忌证;③对研究药物过敏;④认知障碍及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参照组予以化疗治疗,实验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

化疗方案:应用130m g/m2注射用奥沙利铂(生产厂家:南京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86)融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实施静脉滴注,时间为4h;采用200mg/m2注射用亚叶酸钙(生产厂家: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612)实施静脉注射,注射时间应超过3min;运用5-氟尿嘧啶注射液(生产厂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593)400mg/m2实施静脉滴注,每天1次。

阿帕替尼(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0103)治疗方法:口服,850mg/次,1次/d。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依据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3],可将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稳定(stable disease,SD)、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4个标准。CR: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程度超过75%,病灶完全消失;PR: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50%~75%,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以上;SD: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小于50%,病灶长径总和缩小20%~30%;PD: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显著缓解或出现恶化现象,病灶长径总和增加超过20%,并出现新病灶。治疗总有效率=CR率+PR率+SD率。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有关指标水平,包括: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2mL,放于生化管内,开展离心操作,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厂家: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型号:HT82-BTS-330)检测患者TSGF、CEA、CA19-9水平。③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有关指标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有关指标水平对比()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_)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进行χ2检验,当P小于0.05时,便可判定组间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两组之间有较大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有关指标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TSGF、CEA、CA19-9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TSGF、CEA、CA19-9水平显著较低(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见表3。

3 讨论

胃癌即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症状表现以胃脘痛、便血、食少为主,多见于中老年人群,41~60岁人群占2/3[4]。临床上治疗该病时,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化疗、中药治疗等综合疗法,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增加其生存期限[5]。而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则主要以化疗治疗为主,以延缓肿瘤发展速度,改善患者预后[6]。

奥沙利铂为一种新型铂类抗癌药物,属于二胺环己烷铂类化合物,通常与亚叶酸、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主要适用于胃癌、大肠癌等治疗[7]。奥沙利铂于诸多肿瘤模型系统中,均可表现出广谱体内抗肿瘤活性与体外细胞毒性作用,体外、体内实验同样证实了在顺铂耐药肿瘤模型内,其依然有效。在晚期胃癌治疗中,奥沙利铂能有效抑制癌细胞转移及繁殖,促使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防止该病深入发展[8]。但奥沙利铂化疗治疗方案的长期作用效果欠佳,且易引发较多不良反应,所以,还需与其他药物进行共同应用,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阿帕替尼属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 nhibi tor,TKI),可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2)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结合位点进行选择性竞争,促使下游细胞传递受阻,从而起到阻碍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9]。阿帕替尼是一种治疗胃癌的靶向药物,可经口服进行该药,其主要通过与机体内的VEGFR-2相结合,从而对VEGFR-2的ATP起到抑制作用,阻止肿瘤细胞心血管的产生,最终达到抗癌效果[10]。有关文献报道[11],每次予以患者850mg阿帕替尼,可取得较好疗效,但是临床上还需较多样本对结论进行验证。当前,临床上对于阿帕替尼治疗甲种胎儿球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阳性胃癌的机制尚未明确,但有关研究发现[12],AFP主要和转录因子进行相互作用,可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表达,其可能与高侵袭、预后有关。VEGFR-2是一种VEGF-C受体,由此可见,VEGF-C可通过抑制VEGFR-2,来减弱VEGF-C作用,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在晚期胃癌治疗中化疗药物或阿帕替尼的应用,均可起到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内皮细胞的迁移与增殖。为强化临床治疗效果,可将两者进行联合应用。

为验证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对我院48例晚期胃癌患者展开探讨。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显著较高,这提示阿帕替尼与化疗共同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较为突出。治疗后,实验组有关指标水平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好,这说明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疗法能有效降低患者TSGF、CEA、CA19-9水平,从而抑制癌细胞转移,防止病情深入发展。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可见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疗法的安全性较好。

总而言之,在晚期胃癌治疗中阿帕替尼与化疗联合治疗方案的应用,可强化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有关指标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实践性。

猜你喜欢
阿帕奥沙利胃癌
长时间停用奥沙利铂再次使用致过敏性休克1例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丁俊晖与奥沙利文的亦敌亦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