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一国两治”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创新

2020-05-25 02:33刘进军高霞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践生态

刘进军 高霞

摘 要:地球之肺还在不停的燃烧,此时此刻会切实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倡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那句“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的真实含义;以及中国对外开放事业所面对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实践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发展分为六个主要时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发展分为六个主要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学习到再认识的学习认知时期,具体就是在延安7年当知青的初心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从学习到实践的边学边干时期,具体就是在河北正定任职期间实践创新时期,那个时期的总书记的理论认知是首先要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正定县的稳步发展需要协调生态建设。第三个时期是从学习提升到理论总结的时期,具体就是在福建的总结加宣传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开始在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宣传“1.0版本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撰写并出版发行了《摆脱贫困》这本书。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直到现在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都大于任何教科书,这本书是总书记同时期详细的心路历程。第四个时期是汲取了中华文化精髓的理论总结时期,提出了意在推进”绿色浙江”建设的“2.0版本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两山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论著。第五个时期是以“一国两治”的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基础的实践路径创新的“3.0版本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调入中央后,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生态文明理念需要融入整个社会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全球生态发展的归宿。第六个时期是可以预期可见的“4.0版本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即对外开放前提下的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命运共同体时期。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受中华文明8千年的智慧精髓指引创新

针对以上六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阶段对应着六个实践路径的创新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实践就是学习陕西米脂县高西沟——村高西沟村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城东北20公里,有40架山、21条支毛沟,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被誉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面旗帜”。第二个阶段是学习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阶段。这个阶段要特意分出来的意思就是,中国共产党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国家级战略的高度和地位对一代人的影响深远。这个阶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里程碑的形成阶段。创新之处在于飞播造林。第三阶段是向福建当地农民及农业干部学习的阶段。第四阶段是学习杭州城边上的良渚遗迹汲取中华智慧的阶段。第五个阶段综合全国的区域结构特点形成“一国两治”的以胡焕庸线为边界划分两治的界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内蕴的生态文明思想,正是“红色”《共产党宣言》的“绿色”续篇,不仅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新生产力论,还把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统筹起来,嵌入到从新时代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征程中,为开辟人类文明新境界提供了中国方案,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规划了道路。第六阶段是面对国际上的种种生态危机如“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地球之肺的亚马逊巴西热带雨林的不断燃烧;以及来自西班牙的大农场主为了扩增种植面积,而不计对当地可能造成的生态后果,果断焚烧植被,留下了一片又一片的裸露岩石,等等国际行为。

三、习近平的“一国两治”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创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实践总结;来源于对胡焕庸线的切身体会;更来源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睿智从容,特别是197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在我国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实践路径的创新在于以胡焕庸线和三北防护林体系为界限画出了中国大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地图。创建了“一国两治”的大国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实践路径创新。

首先,在针对2020脱贫攻坚的实施上就打破了对国家统一的基本标准,针对各地情况不一样。具体提出了“一国两治”的细化标准比如,对住房安全有保障,南方住房要注重通风,北方住房要注重保暖;对饮水安全有保障,西北地区重点解决有水喝的问题,西南地区重点解决储水供水和水质达标问题。各地执行时要结合实际进行把握,不能一刀切。

其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还遵从《共产党宣言》在肯定资本正面作用的同时,深刻揭示出生态问题的制度根源。由此就透射出资本逻辑固有的“任性”:罔顾自然界的内在律令,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意志来型塑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而生态问题的制度根源正在于此。资产阶级的经济理性遮蔽了人类的生态理性。《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逻辑的空间化导致生态破坏的全球化。针对资本逻辑的横向空间扩展,《共产党宣言》写道:“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最终“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增殖具有时空的双重性:在时间上贯穿资本运动全过程, 正可谓“资本决不是简单的关系,而是一种过程”;在空间上表现为“世界的资本”而非“地域的资本”,“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资本空间化不仅是资本增殖逻辑在经济层面的横向布展,而且是资本社会权力的空间化。《共产党宣言》在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互动耦合中建构未来社会事实上,早在《共产党宣言》之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基于社会和生态两个维度谋划了未来社会的美好前景,他富有激情地写道:“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同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同于自然主义。”那时,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双重矛盾将迎来双重和解,自由与必然、个体与类等之间的冲突也将得到全面消解。

再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对生态环境设定红线是实施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的一大创新,所谓生态红线指的是“为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联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的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生态红线利用先进的规划技术、数字技术、建立台账等方式,对环境质量、环境承载度、环境承受力等进行预算评估,设定严格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 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近些年来,生态保护红线这一思维理念被广泛应用到了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如城市生态红线、海洋生态红线、陆域生态红线等。所谓环境质量底线,指的是各级政府、组织、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严肃问责。所谓资源利用上线是指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能涸泽而渔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这“三大红线”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不能再干“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工作原则和底线 ,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要求。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秉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鲜明理念,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将生态环境视为“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将生态环境质量视为小康全面不全面的关键。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中,二者同频共振、交互一体,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统筹考量,嵌入到新时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开辟人类文明新境界。

参考文献

[1] 一丁.整合与创新──读《生态文明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0(02).

[2] 贺培育.走向人类文明的新境界──读《生态文明论》[J].求索,2000(02).

[3] 廖福霖.建设生态文明,永葆地球青春常驻[J].生态经济,2001(08).

[4] 徐春.“生态文明与价值观”高级研讨会召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5] 陈志尚.在“生态文明与价值观”高级研讨会上的致辞[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6] 生态宣言.走向生态文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7] 朱孔来.论生態文明[J].管理科学文摘,2004(10).

[8] 姬振海.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

[9] 牛生霞.和谐社会离不开生态文明[J].协商论坛,2005(05)

[10] 孔云峰.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重庆行政,2005(04).

猜你喜欢
实践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