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对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近期临床疗效

2020-05-26 13:34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基底节引流术脑出血

(丹东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丹东 118000)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1-2]。一般情况下,临床上对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疗法的治疗安全性高,但见效慢,治疗效果一般。而手术治疗虽然能够迅速的清除病灶,但由于手术的特殊性,其治疗风险性较高[3-4]。下面,文章随机择选自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脑外科收治的200例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他们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进行临床治疗,分别予以保守治疗和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并对比、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资料均来自于抽选的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脑外科实施治疗的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00例。患者年龄在58~85岁,平均年龄为(70.3±4.1)岁;107例患者为男性,93例患者为女性。抽签法对全部患者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为100例患者,年龄在58~85岁,平均年龄为(70.0±4.5)岁;52例患者为男性,48例患者为女性。观察组为100例患者,年龄在58~85岁,平均年龄为(71.0±4.4)岁;55例患者为男性,45例患者为女性。经分析,两组患者均无其他脑科疾病,且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的对比差异不大(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已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能够进行临床研究。

1.2 纳排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均≥55岁;②患者经过临床症状检查以及颅脑CT检查等,确诊为基底节区出血,且出血量在25~45 mL;③患者的病程时间在24 h之内;④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本次研究已经提交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并批准通过[5]。

1.2.2 排除标准:①患者为血管瘤、脑肿瘤等诱发的脑出血;②患者严重的肝、肾等器官性功能障碍;③患者存在相关手术禁忌证;④患者存在临床病史或药物过敏史;⑤本次研究开始前服用过禁止类药物,导致研究有效性和安全性不能确定;⑥患者在治疗未完成时退出治疗的患者[6]。

1.3 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保守治疗,即对患者及时进行颅内压降压治疗,控制血压水平,并进行对症支持、营养神经等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具体包括: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予以局部麻醉,并于血肿侧采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LY-1型)实施垂直穿刺,穿刺过程中注意避开周围的重要血管,对血肿进行彻底清除后进行缝合,并放置引流管。

1.4 评价标准[7-9]:①显效:患者的基底节区出血症状完全消失,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大部分改善,基本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②有效:患者的基底节区出血症状基本消失,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部分患者留有轻微的后遗症。③无效:患者的基底节区出血及临床症状无改善,严重正常的生活。总有效率=(显效患者+有效患者)/总患者例数×100.0%。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比较[n(%)]

1.5 统计学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通过软件包SPSS20.0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统计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进行表述。差异值P<0.05,则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经过临床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66.00%,88.00%)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有34例患者为显效,32例为有效,34例为无效;观察组有52例患者为显效,36例为有效,12例为无效。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生存情况:随访统计显示,术后3个月,对照组的存活率为73.00%(73例),观察组的存活率为45.0%(45例),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经过随访统计,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总满意度为70.00%,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0.00%,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 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是目前脑科临床上危害严重的一类病症,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自身身体素质以及病症复杂性,导致对他们的生命安全威胁性极高[10-12]。一直以来,临床上对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应对多是通过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等保守治疗来维持和控制患者病情[13-14]。近些年,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脑外科手术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微创手术治疗成为治疗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手段,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就是其中效果较为显著的一种[15-16]。相较于保守治疗,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能够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彻底清除血肿,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概率。但由于手术操作以及患者身体素质等原因,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术后阶段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继而造成患者的死亡[17-18]。

本次研究显示,在随机选取的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采用硬通道穿刺引流术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方面(88.00%)明显高于采用常规保守治疗的患者(66.00%),且手术后3个月的存活率(73.0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45.00%)。在临床治疗总满意度方面,手术治疗患者(90.00%)也明显高于保守治疗患者(70.00%)。各项差异明显(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明,硬通道穿刺引流术用于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应当予以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基底节引流术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超声诊断新生儿基底节区脑梗死1例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后再出血进展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