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创接骨板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2020-05-26 13:34赵永杰李德涛邓明明付炳金孙广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2期
关键词:跗骨骨板微创

赵永杰 李德涛 邓明明 付炳金 孙广超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3)

跟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者,多是由于高处跌落足跟着地所致,常常合并有腰椎损伤等,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SandersⅡ型是跟骨骨折的一类,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2]。长期以来,临床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术治疗,但该手术容易损伤跟骨外侧动脉,且术后患者容易出现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3],直接影响患者病情恢复。本文探究了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创接骨板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所选72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来源于本院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6)与研究组(n=36),其基本资料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跟骨骨折;②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无病理性骨折及明显骨折疏松;②合并有重要脏器损伤及合并性损伤;③凝血功能异常者;④心肝肾功能异常者;⑤不配合临床治疗者;⑥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创接骨板治疗,方法: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常规拍摄跟骨侧位及轴位X线片;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明确骨折具体情况。抬高患肢,给予消肿、脱水等治疗。若患者肿胀较严重时,给予氦氖激光治疗仪局部照射治疗,每次30min,每日2次,连续治疗1周。取全身麻醉,采用侧卧位;患肢上采用气压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外踝跗骨窦处行5 cm的切口,逐层切开;保护腓骨长短肌腱及腓肠神经,行骨膜下剥离,充分暴露骨折端。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骨折端,进行临时固定,采用踝关节内旋20°,跖屈10°~40°。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距离关节面是否平整性,明确患者骨折复位是否满意,再植入微创接骨板,在透视下确定进钉的位置。在小切口处置入螺钉,跟骨结节与跟骨前采用松质骨螺钉规定。再透视确定下骨折复位良好后,将克氏针去除,逐层缝合。术后给予消肿、镇痛及抗感染等。术后8周开始负重练习,12周开始全负重练习。

1.3 观察指标:随访12个月,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切口长度、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并发症(切口感染、皮缘坏死、骨折畸形愈合、腓肠神经损伤)[4]。

1.4 疗效评价:将临床疗效分为优、良、可、差,根据AOFAS踝-后足进行评价[5],满分100分,优:患者总分超过90分;良:患者总分为75~89分;可:总分50~74分;差:小于50分。有效率=(优+良+可)/例数×100.00%。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AOFA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AOFAS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AOFAS评分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AOF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 论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通过手术治疗,来恢复跟骨长度、宽度及高度[6-7]。长期以来,临床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术,尽管该手术可清晰的显露骨折及关节面,实施准确复位,但该手术治疗的软组织剥离较广泛,且创伤较大,往往增加术后感染率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将不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8-9]。

近年来,微创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主要包括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器固定、经皮球囊扩张复位及关节镜辅助复位等[10]。其中跗骨窦切口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属于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的一种,跗骨窦切口不易损伤腓肠神经及腓骨肌腱[11],充分显露患者跟骰关节及后关节面,利于微创钢板的坚强固定,出血量少。微创接骨板由普通解剖锁定钢板的改良所制,厚度更薄,可有效减少患者局部软组织的张力,并减少对外侧壁软组织的剥离,最大限度减少术中对皮肤、血管及神经、肌腱的医源性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13]。此次数据调查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充分表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接骨板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此外,在手术过程中应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待患者患肢肿胀消退后可行手术治疗,但时间应不超过2周,以免出现骨痂影响手术实施,在跟骨后关节面下方应采用皮质骨螺钉来固定,增强其固定效果。

综上所述,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创接骨板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有着显著疗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跗骨骨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距下关节镜治疗训练伤致跗骨窦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
3.0T磁共振在诊断跗骨窦综合征韧带损伤中的价值
基于ABAQUS 的金属接骨板典型样品数值模拟
基于改进迭代最近点算法的接骨板贴合性快捷计算方法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经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微创术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观察在外伤性踝关节及跗骨骨折中多层螺旋CT 的应用价值
基于平均化骨骼模型的接骨板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