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5-26 12:02张亚萍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作文

张亚萍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需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领读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领读包括课内领读,课外阅读,教师的领读,家长的领读以及全社会的领读活动。教师只有掌握一定的领读方法,才能引领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并过渡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领读;作文;领读方法

一、领读的定位

领读,顾名思义就是引领阅读。这里的领读有两层含义,第一层的意思是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这在低年级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是从教师范读到学生自读的必不可少的过渡阶段。教师要在课程开始前领读,帮助学生奠定阅读的基调;教师要在课中进行领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含义;教师要在课程结束前进行领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和文本的思想情感。第二层的含义就是设置领读学案,引导学生完成自主阅读。课内阅读离不开领读,课外拓展阅读更加离不开领读。

二、做好领读人和领读培训员

(一)扎实做好领读人,创建书香校园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教师要身体力行,踏实读书,做好领读员。同时,教师可以集体阅读,共同研究形成领读方案。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沃土。土地肥沃,禾苗才能健康成长。创建“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为主旋律的“书香校园”,能为领读营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境。

(二)做家长领读的培训员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将书香校园与书香家庭相结合,才能为学生营造沉浸阅读的环境,切实提高阅读能力。

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家长召开领读者培训会,既让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又要教给家长自我阅读和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推进阅读,引导家长学习成长。

同时,教师还要让家长认识到纸质阅读是一种深层次阅读模式,读者可以边阅读边记录,多了思考和研究的时间,可以提升阅读的质量,从而养成阅读纸质书籍的习惯,并结成小组分开购买书籍再互相交流阅读。要制定比较详细的阅读计划,为家长布置学习作业,并树立父母学习榜样,在班级内进行表彰和推广。

三、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心中有书

领读稿不同于书评,不是对书籍的主观评价,而是对书籍的相对客观而完整的描述。领读稿是对书籍的二次加工,不过这个二次加工的过程要紧紧依托文本,尽量与作者的行文思路和风格相近。领读要让人通俗易懂,并且富有情趣,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

教师要精选优质书籍。曹文轩先生说过,好书就是一轮太阳。读优质的书籍,让学生受益匪浅。学生要对书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吸收书中的精华,唯其如此,才能明了书籍的主旨,才能够精选出最精彩的部分,才能够写出贴切的领读稿,才能够在学生困惑的时候给予帮助。教师要预设不同的层次,初读的感受,合理的联想,两者都不可少,要让学生经历一场又一场头脑风暴。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仿写好文章,做好信息输入与输出的成功转化,切实做好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桥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笔下有书

阅读和写作是连在一起的。大多数孩子只喜欢阅读,不喜欢写作,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要做好阅读与写作的衔接工作。

如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篇幅比较长,领读稿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教师采用了总分总的方式。在阅读之前,教师用文章缩写的方式,将整本书做了一个总的故事梗概,然后分别对每一章节做了一个导读,最后对整本书的主旨、写作背景及影响做了介绍。第一篇领读稿如下:

《青铜葵花》主要讲述没有血缘关系的两兄妹青铜与葵花的故事。曹文轩先生以悲悯、高雅的情怀,将在特殊岁月、特殊境遇下一对苏北农村少男少女刻骨铭心的至纯至爱,描写得回肠荡气。全文充满了苦难,但展现的更多的是永恒的人性光辉与睿智的审美表达,面对苦难的顽强抗争以及温润灵魂的美的追求。

教师写好开篇领读稿,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学生开始读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时候,出示第二篇领读稿,如下:

葵花是大麦地对面唯一的女孩子。青铜和葵花的相识,也许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在嘎鱼的恶作剧下,葵花和那艘小船随波而去。嘎鱼一次一次的戏弄,彻底让葵花丧失了希望。不会游泳,被吓傻的葵花只能在水里,呆呆地望着岸边流动的风景。

一双黑得发亮的眼睛,发现了葵花的处境。一头牛,一个男孩,在毫不犹豫中解救了葵花。牛在水里往前慢慢走,男孩骑在牛背上,拿着芦苇,像一面旗帜,葵花坐在小船上,从未有过这样的踏实。当葵花的爸爸找回葵花时,才知道救葵花的男孩叫青铜。

葵花是爸爸唯一的女儿,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她的妈妈三岁就得病去世了,留下了葵花和爸爸相依为命。葵花的爸爸曾经是一位雕塑家,最擅长的雕塑就是青铜葵花。他喜欢用青铜来铸造葵花,他喜欢葵花,那么富有生命力,永远都向着阳光。

下放到这里,葵花一个人在大麦地的对岸独自玩耍,孤独又寂寞,但葵花的爸爸白天要干活,晚上要开会。根本没有时间来陪着葵花。葵花是个懂事的孩子,她总是一个人在这片芦苇荡里来来回回,直到遇上青铜。

青铜和葵花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我们一起走入第一章和第二章。

在教师出示领读稿之后,让孩子们读,看看教师的领读稿和原文有什么区别,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比较,让孩子对第一章和第二章有了更直接的印象。

(三)引导学生仿写领读稿

教师指导学生在写领读稿的时候,注意文字的连贯性,表达要清楚。通过教师领读,学生自己读,仿照教师的领读稿仿写,阅读的效果非常明显。

出示领读稿题目:爱,让新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失去了爸爸的葵花真的变成了孤儿。干校的人不想让葵花离自己太远,想让大麦地的人来领养葵花。地点就是村里的老槐树下。大麦地所有的人都来看这可爱的孩子,但都不敢把这孩子领养到自己家,怕委屈了这孩子……

那么,青铜一家人,到底领养葵花了没有?让我们一起走入《青铜葵花》的第三章和第四章,一起去探寻爱的力量。

学生读完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写自己的领读稿。全班交流的时候,评出“领读达人”。这样,将读和写结合起来,真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写作总结方法

教育的真諦就是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光,让学生能够从“他教”到“自教”,从他人的启发和引导,过渡到受教育者的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批判、自我进步等。

第一,取标题。好题半文,教师借用《青铜葵花》的标题对学生进行示范引导,《青铜葵花》书名的三层意思:(1)人物名字;(2)物品:青铜做的葵花(葵花父亲的作品);(3)人物品质:坚韧不拔、乐观活泼。第二,摘抄金句。能够甄选出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以及最能打动人心的句子,这样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三,客观介绍书籍,点缀自己的感性认识。第四,先写大纲,在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第五,升华文章。文学作品往往言犹未尽或者主题丰富,这就需要我们进行适当分析和解读,对文章的主旨进行升华。第六,适当举例。细节最能打动人心,要注意摘选文章的精美段落,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