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英语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2020-05-26 12:02李萍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英语问题

[摘要]在全球化趋势下,英语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工具,英语交际能力也成为衡量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标准。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也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逐步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能够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当前,农村小学英语合作学习存在教学观念落后、小组设置不合理、学生的参与度低等问题,由此提出相应的策略:合理分配小组,选择恰当时机,设置合作探究问题,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优化评价手段。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合作学习;问题;策略

[基金项目] 2018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094)。

[作者简介]李萍(1976—),女甘肃临泽人,临泽县倪家营镇中心小学,一级教师,小学英语教学。

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只有顺应教育发展潮流,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汉语相比,英语在思维方式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能够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而且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与他人的长处,促进自身英语能力的提升。然而,由于受到教育理念与方法的限制,在当前小学英语合作学习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学生的参与度低、教师缺乏引导等等,应该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改善。

一、农村小学英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教學观念落后

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限制,导致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和僵化,未能意识到合作学习于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构建合作学习模式时,缺乏先进的经验,导致教学实践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阻碍。未能对合作学习的时间与频次进行有效控制,导致教学任务与内容完成度较低,这种舍本逐末的现象是影响教学工作水平提升的关键。

(二)小组设置不合理

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未能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小组内和小组间出现失衡问题。有的小组整体学习能力较强,在任务完成速度和质量上都具有明显优势;而有的小组整体学习水平不高,导致在合作学习中遇到较大的困难,打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未能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认知,导致合作学习产生了反面影响。

(三)学生的参与度低

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在课堂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尤其是在合作学习当中,在讨论中可能会偏离原来的话题,导致学习效率降低。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放任学生的自由讨论,课堂纪律较差,未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与价值。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未能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限制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1]与此同时,未能针对当前学情制定针对性评价标准与流程,缺乏教学方法与方式的改进措施,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效果较差。

二、农村小学英语合作学习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合理分配小组

小组成员构成的合理性,是保障合作学习顺利实施的基础与前提,在传统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对小组的分配缺乏重视,导致合作学习的持久性不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构建合作小组的基本原则。在小组内部,应该确保学生学习水平的层次性,以学习能力与自制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学习成绩相对不理想的学生。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性别、家庭背景和兴趣爱好等等,确保合作学习小组内部成员的多样性特点。确保每一个小组之间学习水平的均衡性,也是构建合作小组的关键点。通过在小组内部的相互学习中,学生之间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其在完成集体性任务中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2]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等,确保小组构建的科学性,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选择恰当时机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性手段,教师由于受到教育理念的限制,往往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都想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导致教学进度与计划等受到影响。为此,教师应该选择合理的时机,督促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满足教学实践需求。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便制定针对性教学工作计划。对于需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块,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量、难易程度等设置合作学习时间,避免对整体进度造成影响。在挖掘小学英语教学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知识点挖掘的积极性,使其在自主学习中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会涉及较多的动手操作内容,在此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降低操作难度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在合作中建立起团队精神,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此外,课程复习整体活动的开展,也需要借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组内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学习心得,以便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经验,提升复习效率。

(三)设置合作探究问题

情境教学法与合作学习的相互融合,是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途径。尤其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在层层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中找寻正确答案,在小组内实现思想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发散思维。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好奇心比较重,丰富有趣的问题能够吸引其注意力,促进合作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设置问题情境时,除了应该确保问题具有良好的层次性外,还应该将相关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消除学生对英语知识的陌生感与疏离感。[3]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增强问题的挑战性,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其认知能力的提升。确保问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参与问题讨论和回答的热情,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四)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在小学英语合作学习当中,教师应该逐步将课堂话语权交还至学生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自身则扮演引导者与启发者的角色,实现对教学课堂的合理把控。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分派完学习任务后就认为万事大吉,放任学生的自由讨论,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佳,极易出现课堂纪律混乱的局面。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从知识传授者的身份转换至引导者的身份当中,在学生合作学习中遇到问题时,通过启发式引导帮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而非教师的全权处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讨论内容与方向进行及时纠正,防止讨论重点偏移的问题出现。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加以重点关注,通过鼓励和辅导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的讨论后,教师应该对小组的讨论结果及观点进行总结,消除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与个性化问题。

(五)优化评价手段

良好的评价方式与手段,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也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与思路,促进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在合作学习当中,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其学习进步情况出现不同。很多学生可能会出现逆反心理,对合作学习的模式失去信心和兴趣。教师应该构建多元化评价标准与方式,充分挖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闪光点,肯定每一个学生进步与提高,同时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中的问题,转变学习方法。将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度、创造性、任务完成度和小组内责任感等作为评价的标准,通过鼓励和表扬的方式肯定学生在小组内的价值。[4]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增强教学与学习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实现合作学习模式的逐步优化与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钟丽清.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9):82-83.

[2]董惠惠.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231.

[3]李玲娜.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4]张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小学英语问题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