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学数学教师的理答行为

2020-05-28 18:21张炜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学数学

张炜

摘 要:课堂的效果与师生的配合程度有关,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学生却在座位上各种走神;或是学生集中精力听讲,教师却将教学内容一笔带过,不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都不利于形成高效课堂。众所周知,现在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知识,还要将学生的回应与互动重视起来。本文从“学生回答正确后给予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将学生的思维丰富化,全面地看待问题”“学生回答错误后要引导改正,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式”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师的理答行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理答行为

教师理答行为即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给出的行为反应。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实现高效课堂,难免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回答,而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通常只会出现三种——正确、错误、答题不够完整。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并不注重学生回答了什么,因为接下来自己会给出正确答案。虽然一样可以达到教学目的,但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因为长期得不到回应,学生往往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思考,将学生的回答情况重视起来,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质量。

一、学生回答正确后给予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教师随便一讲就能理解知识,有些学生则需要教师重点关注、耐心讲解才能明白知识的表面含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白,一个学生回答正确对问题是很难得的,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知道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是所有人都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1]。

教师在学生正确回答后给予肯定,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也可以给其他学生这样一个信号“只要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并且回答對问题,就可以获得教师的肯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就会有所提高,还能加深学生对之前的印象。例如在教学“认识负数”的时候,教师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因为有些学生可能已经提前了解过这部分内容了,而有些学生却连负数是什么都不知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大部分学生为主,从最浅显的内容开始教起,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参与互动。比如课堂伊始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都知道1比2小,那么-1和-2比哪个数字更大一些呢?”一些做过课前准备的学生就会回答“-1比-2大”,这个问题算是个试探,用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随后教师可以将问题升级成“-20与20间的关系是什么”,让学生通过思考积极发言。在学生回答对问题后,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既可以加深知识对学生的印象,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二、将学生的思维丰富化,全面地看待问题

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只有家长的讲解与课堂学习,虽然在教材中涉及的知识面够广,教师和家长也在尽力完善教学,恨不得将自己懂得一股脑传授给学生。不过学生的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强,在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往往只能片面地回答,也就是说学生只知道答案的一部分[2]。数学的特点是严谨、逻辑性强,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失分。

若是无法完整的回答问题,极有可能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不过在课堂上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先不要急着否定学生,应该先肯定学生回答正确的那一部分,然后逐渐引导学生全面的思考,多角度的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也要给予帮助,适当地进行点拨,避免学生钻牛角尖。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的时候,教师要明白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设计合理的问题。比如“在一次聚会中,班长点了一份比萨,一共有八个班干部,所以班长选择了八等份,但是这时班主任走进来了,班长就将自己的比萨分成了两半,其中一半分给了班主任,你在这个问题中想到了几分之几?”首先,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只有一个,学生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但是学生若是只回答一个答案肯定是不够完整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使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完整、全面。

三、学生回答错误后要引导改正,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式

小学正是学生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尚会出错,就更别说学生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错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要过于严厉的苛责,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回答对问题会得到鼓励,错了就要挨骂,不回答教师也不会喊起来回答问题”的想法,导致课堂氛围有所下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因此,教师要选择学生容易进行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在学生回答错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展开交流,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且找到思维误区,然后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去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思维能力也能有所提高。

例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的时候,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小明的糖果比小芳多25%,那么小芳的糖果比小明的糖果少多少呢?”由于惯性思维,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25%”,很明显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前并没有进行思考,所以这个答案很明显是错误的。这时教师先不要公布正确答案,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以一种疑惑的语气说“这个问题的答案真的是25%吗?”学生一听教师的语气不对,就会对这个答案产生怀疑。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沟通,通过交流,学生的思维被打开,自然就能明白错在了哪里,在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就会避免产生同样的错误。这样的教学比教师直接指出错误要更有效。

数学本就抽象,教师若是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在学生回答对问题的时候给予鼓励,回答问题不够全面的时候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回答错问题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参考文献:

[1]郭玉华. 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的研究[J]. 新课程导学, 2016(2).

[2]施艳艳. 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的现状与思考[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4(6):52-55.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