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司他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对血清Cys-C NT-proBNP的影响

2020-05-29 03:05张素明叶丽萍
河北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布司氢氯噻嗪

张素明, 叶丽萍, 程 卫, 朱 云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安徽 滁州 239000)

慢性肾脏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且肾脏损害超过3个月,其病因包括慢性肾炎、糖尿病肾损害、继发的肾小球肾炎等,根据肾小球过率可将慢性肾脏病分为1~5期,1~3期无临床症状,4~5期则会出现高血压、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相关研究显示,Cys-C、NT-proBNP是反映肾小球过率的良好指标,缓解肾小球过率的下降率,可延缓慢性肾脏病的病程[2]。有研究显示,尿蛋白水平及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密切,是慢性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能降低患者尿蛋白,保护肾脏功能[3]。氢氯噻嗪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但其对患者尿酸水平的影响不够明确;非布司他属于新型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XO)抑制剂,能选择性抑制XO,且不良反应小,但是其对血清Cys-C、NT-proBNP的影响的相关报道较少[4]。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布司他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并观察其对血清Cys-C、NT-proBNP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26~67岁,平均(49.53±4.28)岁,其中慢性肾炎17例,高血压肾病9例、糖尿病肾病11例、多囊肾4例;对照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25~68岁,平均(49.63±4.33)岁,其中慢性肾炎18例,高血压肾病7例、糖尿病肾病9例、多囊肾5例。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患者临床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较。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肾脏病筛诊断及防治指南》[5]诊断标准;②肾脏损害均超过3月;③无免疾病者。排除标准:①严重感染者;②凝血机制异常患者;③近1月使用免疫制剂者;④急性肾损伤者。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氢氯噻嗪(规格:2.5mg/6.25mg,生产厂家:Merck KGaA, Darmstadt,国药准字:H20060363)25mg,口服,1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非布司他:非布司他(规格:40mg,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81)20mg,口服,1天1次,治疗4周后增加至40mg。两组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采集治疗前、后肘静脉血4mL,3500romin-1离心10min,提取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ys-C、NT-proBNP、BUN、SCr、Upro;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评价,显效:SCr减少≥20%;有效:SCr减少≥10%;无效:未见好转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1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血清Cys-C、NT-proBNP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Cys-C、NT-pro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ys-C、NT-proBN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肾功能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Upro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BUN、SCr、Upr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63%,对照组为20.51%,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2 两组血清Cys-C NT-proBNP水平比较

表3 两组肾功能水平比较

表4 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慢性肾脏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功能障碍,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城市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在11.8%~13.0%内,且呈上升趋势[6]。肾脏的功能是帮助人体代谢,而尿酸在排出肾功能中占有重要地位,肾脏功能减退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导致尿酸无法排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

目前,临床通常使用利尿剂改善排钠效果,控制患者病情。氢氯噻嗪为噻嗪类中效利尿剂,具有较好的降压、排钠效果,但有研究显示,部分患者对氢氯噻嗪有抵抗作用,从而影响其治疗效果。有研究显示,控制尿酸水平能够对慢性肾脏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7]。非布司他能有效抑制氧化型、还原型黄嘌呤氧化酶,有较好的降低尿酸的作用,同时不会对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已被广泛运用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有研究显示,非布司他对慢性肾脏病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治疗效果[8]。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5.37%,明显高于但是使用氢氯噻嗪的患者,提示,非布司他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慢性肾脏病效果显著,能提高治疗效果。国外研究显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非布司他在治疗过程中可减少患者体内还原性黄嘌呤氧化酶还原反应的发生[9]。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的患者与单独使用氢氯噻嗪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提示,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安全性较高,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与上述文献报道相似。

肾脏是人体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Cys-C是肾脏器官唯一代谢器官,被认为是最接近理想的标志物,其在慢性肾脏病中表达过度。有研究显示,NT-proBNP在肾脏疾病中有较高的价值[10]。NT-proBNP可使血管利尿排钠得以扩充,抑制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随着对NT-proBNP的深入研究,发现NT-proBNP在肾脏疾病中表达异常,其水平升高与心力衰竭有关,而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表现表现包含心力衰竭等因素。本研究显示,治疗后,患者血清Cys-C、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且联合治疗的患者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是因为慢性肾脏病患者通过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减弱,使体内代谢物潴留,尿酸排泄异常,从而引起Cys-C、NT-proBNP水平升高,而非布司他药物-酶复合物极其稳定,有较强的降尿酸作用,从而降低患者血清Cys-C、NT-proBNP水平。有研究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指标可折射患者病程严重程度[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BUN、SCr、Upro水平明显降低,且使用非布司他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的患者水平低于使用氢氯噻嗪的患者,提示,非布司他可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功能,减轻患者病情。

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非布司他联合氢氯噻嗪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Cys-C、NT-proBNP及肾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布司氢氯噻嗪
不同剂量非布司他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响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非布司他的上市情况和新剂型研究进展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降压治疗:重视和合理使用噻嗪类利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