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与防治

2020-05-29 10:08李萍
读天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化成因幼儿教育

摘 要: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希望孩子入学即要学到“知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办学也因此渗透小学知识教育,于是,幼儿教学小学化就随之发展起来。文章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探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进而探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对策

一、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如何炼成的

(一)家长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入学即为了学习知识,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且“学而优则仕”观念深入人心。入学却不学知识,一味地玩耍,这不是中国家长所期望的样子,更不是中国家长理想的办学模式。因此,入学即学知识这一教育思想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着幼儿教育的办学方向,影响着幼儿的教育价值观。幼儿教育领域,为了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常常在幼儿教育阶段办着不完整的小学教育,这是我们幼儿教育的基本状态。

(二)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监管较弱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并非各层教育行政部门不了解。但是针对幼儿教育方面缺失监管的法律法规,教育行政部门也疏于对幼儿园的有效监管,于是,幼儿教育小学化便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下蔓延成势。

(三)各级幼儿园办学缺乏特色

当下的城市公办幼儿园远远不能满足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进城务工趋势的发展,很多学龄幼儿无法进入公办幼儿园,只能选择民办私立幼儿园。正因为如此,许多私立幼儿园为了迎合这些低学历层次家长的愿望,教给孩子“识字”“计算”等小学学习内容,很多幼儿园鼓励幼儿“背古诗”,甚至写拼音,查字典,这些符合家长心理需求的教学活动超出了幼儿的认知范围。民办幼儿园以营利为目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且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教给学生的知识未必正确。总的来说,幼儿教育还是缺少办学特色,开设“小学化”课程,误入小学化路上,也有其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

(四)幼儿教师学科素养素质参差

如上所述,很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严重,与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有很大原因。虽然国家大力发展幼儿教育,但是幼儿园因师资不足现象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很多幼儿园包括公办幼儿园也在聘用社会老师。但是幼儿园的聘用能力有限,所聘的教师多数是新毕业的待业大学生,专业常常不对口,理论根基不扎实,幼儿教育实践经验很欠缺,而这个群体接受培训与再教育的机会几乎没有,他们最擅长做的也恰恰就是教给学生小学化学习内容。

二、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有多大

(一)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幼儿教育教学小学教学内容,学生进入小学后又学一次,这是重复型教育,会影响到学生小学学习的积极性。再说,幼儿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足以进行小学内容学习,这种教育形式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身心特点,这是置幼儿身心健康于不顾的行为。进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教师和学校,一定剥夺了幼儿游不懂得游戏和动手实操在幼儿心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幼儿即进行小学教学内容教学,就剥夺了丰富和刺激幼儿大脑神经元的机会,也就是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危害到孩子的成长。

(二)增加幼儿的心理负担

幼儿园里本来能看到的是教师带领孩子动手操作,而幼儿教育小学化却用一些幼儿接受不了、不符合适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替代了应有的有趣的快乐的活动,无形之中以为幼儿增加了心理负担。更何况孩子受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此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增加孩子的学习反感情绪,影响到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 防治幼儿教育小学化怎么做

(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正确认识幼儿教育内容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了“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幼儿教育即要“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正确认识和理解幼儿教育中幼儿为本的教育思想,彻底改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以书本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再进行那种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强化幼教小学化防治措施,建议防治结合法律路径

防治幼儿教育小学化需要专业化路径,让真正懂得幼儿教育的人来担当幼儿园负责人,半专业的幼儿教育;同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防治还需要从国家政策法律的路径得以实现,我们建议运用国家政策甚至法律手段来解决幼儿教育中的不合理的行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防治既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也要满足家长的合理需求,同时切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创新幼儿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家园共建工作力度

家长希望幼儿教育小学化,不乏幼儿教育的确缺乏趣味的问题。幼儿进校无事可干、无趣可寻,教师聊以小学知识塞责。因此,能在幼儿教育中寓教于乐,即是最好的方式。因此,幼儿园内积极创设游戏环境,创新游戏内容,满足幼儿的需求,调动幼儿地主动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家长希望幼儿学习小学知识,也可以看出家长和学校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不了解园内情况,因此,幼儿园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共建家校联系平台,促进家校之间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和谐家园关系。

四、 结语

由于家长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监管较弱,各级幼儿园办学缺乏特色,幼兒教师学科素养素质参差等诸多原因,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危害到幼儿的身心健康。笔者建议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正确认识幼儿教育内容,创新幼儿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家园共建工作力度,强化幼教小学化防治措施,建议防治结合法律路径,有效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保持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红艳.幼儿保育的理论地位难以落实的原因和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8).

[2]李康耀.如何使学前教育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2.

作者简介:

李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毛井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小学化成因幼儿教育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