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针刺联合腰部力量康复训练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障碍的影响

2020-05-30 10:16
光明中医 2020年10期
关键词:独活腰部康复训练

薛 兵

慢性腰肌劳损多是指患者腰骶部的筋膜、韧带、肌肉等组织发生慢性损伤,迁延产生的炎症反应进而引发单侧或双侧腰骶部疼痛[1]。研究显示[2],腰部力量康复训练不仅可针对性地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同时有利于人体生理机能的恢复。近年来中医在研究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方面逐渐深入,中医认为慢性腰肌劳损多为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侵袭所致,临床常以针刺、中药内服外服、推拿按摩为主,其中针刺疏通经络,独活寄生汤是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传统中药,具有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之功效,因此本研究采用中药配合针刺联合腰部力量康复训练内外兼治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2~61岁,平均(43.11±1.52)岁;病程1~6年,平均(4.31±1.07)年。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3~64岁,平均(42.70±1.63)岁;病程1~6年,平均(4.34±1.04)年。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组间可比。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本研究。

1.2 病例选择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慢性腰肌劳损的相关诊断标准:①1侧或2侧腰骶部酸痛不适,遇劳加重,休息减轻;②长期反复发作的腰痛史;③CT、X线等辅助检查均无腰部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等明确阳性发现;④腰腿活动没有显著障碍。纳入符合上述标准者;年龄30~65岁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因其他疾病造成腰背部疼痛者,心脑肾严重器质性障碍不耐受康复训练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马尾神经症状者等。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针刺联合腰部力量康复训练治疗。针刺:穴位选取腰夹脊穴、阿是穴、大肠俞、三阴交、肝俞、肾俞等,针具:0.35 mm×60 mm(苏州东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嘱患者俯卧位,常规对施针部位皮肤进行消毒处理,使用针灸针对上述部位进行针刺,当患者有酸、麻、胀、痛等任意得气感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1次/d,7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1 d。腰部力量康复训练,具体见图1~4:以下动作各重复8~10次,2次/d。共训练15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药方组成如下:独活、桑寄生各15 g,熟地黄、杜仲、威灵仙、当归、川牛膝、茯苓、白芍、防风、川芎等各10 g,甘草6 g,细辛3 g。于600 ml清水中水煎至约120 ml汤药,分2次早晚饭后服用,1剂/d。连续治疗15 d。

图1

图2

图3

图4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对腰痛如刺、转侧不利、腰部冷痛重着及得温痛减等中医证候进行评估,各证候按无、轻、中、重度计为0、2、4、6分,分数越低,症状越轻。②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③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腰背部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评估疼痛程度,以10分为最高分,0分为最低分,分数越高则疼痛越剧烈。采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5]评估功能障碍程度,共9项,每项目有6个备选答案,分值分别0~5分,共45分,CODI指数=实际综合得分/45×100%,指数越高则功能障碍越严重。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IL-6、TNF-α水平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VAS评分及CODI指数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及CODI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例,

注:与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相比,2)P<0.05

表2 2组患者IL-6、TNF-α水平比较 (例,

注:与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相比,2)P<0.05

表3 2组患者VAS评分及CODI指数比较 (例,

注:与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相比,2)P<0.05

3 讨论

中医古籍中并无明确记载慢性腰肌劳损,但根据其临床特征多归为“痹证”“筋伤”等范畴[6]。慢性腰肌劳损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而经络阻滞、外感风寒湿邪是发病的根本,因此本研究采用滋补肝肾、祛湿止痛为主要治疗手段。

独活寄生汤是传统中药方剂,方中独活为君药,祛风湿,止痹痛;防风、细辛为臣药,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杜仲、川牛膝、桑寄生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疏通经络;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具有滋阴养血,敛阴柔肝,活血祛瘀,止痹痛之功效;威灵仙、茯苓可加强健脾利湿、疏通经络的功效;甘草调和全方药效,诸药合用,共奏补肝益肾,除湿止痛之功效。治疗后结果发现,2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配合针灸联合腰部力量康复训练可明显控制慢性炎症,抑制局部无菌性炎性反应。药理学研究显示[7,8],独活、川芎及防风等可明显抑制炎症反应,具有镇痛、抗炎的功效。

中医认为慢性腰肌劳损的病因除外感六淫之邪,肝肾亏虚之外,跌扑损伤所致气血阻滞不通也是主要原因,正所谓不通则痛。研究[9]认为,长期腰部负重、姿势不当均可使腰部肌肉受损,造成局部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循环和代谢障碍,而局部代谢产物的不断蓄积同时对腰背部产生刺激效应并随着无菌炎症的产生造成患者疼痛。针灸治疗所选腰夹脊穴、阿是穴、大肠俞等穴位,可有效缓解腰背部疼痛;肝俞、肾俞则可以滋补肝肾;三阴交可调理三条阴经之气血,达到疏通经络之功效。康复运动疗法早在古代就有着丰富的理论和经验,汉华佗所创“五禽戏”进行锻炼,以求“血脉流通,病不得坐”。中医认为腰部肌肉损伤均是络道不同程度的阻塞,气滞血瘀导致的疼痛和肿胀,而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可起到推动气血流通,去除血瘀,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功能恢复,达到消肿定痛的目的[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CODI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说明中药配合针刺联合腰部力量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恢复腰部功能,而中药配合针刺联合腰部力量康复训练临床疗效更佳,多由于三者内外兼治,发挥协同作用进而增强疗效。

综上,中药配合针刺联合腰部力量康复训练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增强腰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独活腰部康复训练
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观察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独活水提部位化学成分的HPLC-ESI-Q-TOF-MS分析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