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理念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2020-05-30 10:26刘娜琼吴海明
光明中医 2020年10期
关键词:支原体家属饮食

刘娜琼 吴海明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非典型肺炎,又称冷凝集阳性肺炎或原发性非典型肺炎。该病主要是由支原体侵染引发的毛细支气管炎性病变及间质性肺炎[1]。该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较为常见,其主要原因在于该年龄段儿童的肺部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且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易受到病原菌侵染致病。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包括:畏寒、发热、咳嗽、厌食等。临床上除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之外还需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尽可能的提高治疗效果,尽早地帮助患者改善疾病症状[2]。中医特色理念护理干预是将中医学中的部分理论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种干预方法,在许多临床护理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特色护理理念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选取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展开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编号与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男27例,女23例;年龄1~12岁,平均(6.42±5.35)岁;病程5~24 d,平均(11.73±7.38)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理念,包括男28例,女22例;年龄2~13岁,平均(6.56±5.38)岁;病程6~27 d,平均(11.84±7.52)d。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参考《实用儿科诊疗规范》[3]关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出现咳嗽、发热、畏寒等疾病症状,经血常规、尿常规、肺部CT等相关检查,确诊为支原体肺炎。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14岁的儿童;③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脏器疾病的患者;②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4 方法2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退热、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严密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体征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提供饮食指导与服药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理念,主要方法如下。(1)辨证护理: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并给予对症的护理干预。①痰热闭肺:患者主要症状为高热,并伴有气急、口渴、大便干结、小便色黄等其他症状,在饮食方面需要以白果粳米为主,叮嘱患者多饮凉开水;②肺脾气虚: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并伴有四肢乏力、脉细弱等症状,需要多给予患者富含维生素与优质蛋白的食物,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③肺阴虚症:患者的主要症状多汗、低热、干咳等,此类患者需要增加对瓜果蔬菜的摄入;④风热闭肺: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口渴、气急、胸痛等,在患者出现高热症状时需要注意叮嘱患者多饮水,及时擦拭汗液并更换干净的衣物,在日常饮食中可添加雪梨汁、马蹄汤等;⑤风寒闭肺: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热、气促等,需要做好防寒工作,可以将病房的温度适当地升高。(2)饮食干预:患者的饮食需要结合个人喜好,选取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若患者年龄过小,则饮食以乳类为主。年龄较大的患者则需要避免在日常饮食中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尽可能选取清淡且营养丰富的食物。(3)情志护理:通过向患者家属讲述支原体肺炎的疾病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对疾病建立正确的认知,同时鼓励家属提出疑问并及时进行回答,帮助家属了解疾病的基本治疗方法,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多为儿童,家属在患者的治疗期间极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需要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致力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可以得到家属的积极配合。

1.5 观察指标记录2组患者咳嗽、肺部啰音、气促与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并进行分析比较。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问卷总分为100分,91~100分为非常满意,71~90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问卷在患者出院前由家属匿名填写,后回收进行统一的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干预满意情况比较观察组家属中,1例对护理干预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达到98%。对照组家属中,7例对护理干预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6%。经秩和检验分析,观察组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干预满意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性病变,在儿科临床上十分常见[4]。主要是因为儿童的呼吸系统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气道相对狭窄且纤毛的活动能力相对较差,表现出较差的清除能力。导致患者的排痰能力相对较差,极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且容易出现胸腔积液、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哮喘等并发症[5]。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染病后会出现咳嗽、发热等疾病症状,偶尔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喘鸣、呼吸困难等其他症状。该病的病程较长,患者的症状较为严重,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二氧化碳潴留、低氧血症等其他症状[6],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支原体肺炎在中医属于“肺炎喘嗽”的范畴,认为该病的病机在于肺气闭塞,患者正气不足又受温热毒邪[7]。由于该病的病程相对较长,故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在常规的护理干预中,一般涉及到饮食指导与用药指导。但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多为儿童,笼统的饮食指导并不能有效地贴合患者的喜好,导致患者可能在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差的依从性,导致临床疗效与护理干预均难以达到预期效果[8]。中医特色理念护理以中医学为理论基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疗效的同时还能有效地避免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特色理念护理主要分为3个部分,即辨证护理、饮食干预与情志护理。辨证护理沿用了中医学中辨证论治的理念,结合患者的疾病症状将支原体肺炎分为:痰热闭肺、肺脾气虚、肺阴虚症、风热闭肺及风寒闭肺,根据患者的症状差异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确保患者可以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饮食可以为患者补充每日所需的营养,改善患者的营养结构,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加强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的炎性症状。中医特色理念护理结合了患者的个人喜好对日常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并根据患者的年龄差异提供不同的饮食方案,其针对性更强,更易于被患者接受[9]。儿科是医疗纠纷的常见科室,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小,患者家属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加之多数患者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不足,一旦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就极易引发医疗纠纷事件。通过情志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家属对疾病建立正确的认知,充分了解疾病的治疗过程与目的意义,帮助他们了解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注意事项,并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排解负性情绪。通过情志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治疗过程中取得更多的家属理解与配合,能够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10]。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比分析实施常规护理与中医特色理念护理患者各临床症状的消除时间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来评估中医特色理念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咳嗽消除时间为(4.12±0.78)d,肺部啰音消除时间为(4.05±0.93)d,气促消除时间为(3.91±0.48)d,发热症状消除时间为(2.58±0.43) d。对照组上述各症状消除时间分别为:咳嗽(6.43±0.88)d、肺部啰音(4.95±1.02)d、气促(5.03±0.49)d及发热(3.58±0.42) d。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各症状消除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各症状消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为:非常满意41例、满意8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达到98.00%。对照组中,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为非常满意25例、满意18例、不满意7例,总满意度为86%。秩和检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知中医特色理念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缩短了患者各症状的消除时间,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理念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疾病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很高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支原体家属饮食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何为清淡饮食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