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研究价值的新取向

2020-05-30 07:43
语文建设·上 2020年5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学史艺术性

书名:古代文学史简编

作者:杨子坚

出版单位: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

ISBN:9787305104756

定价:55元

我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其起源几乎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一代又一代杰出的诗人、作家以及不胜枚举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开创了丰富的体裁、题材、风格和流派,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和文学理论,是一笔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上古时期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我国古代文学也一直都以无比辉煌的成就和无比鲜明的独特风貌在世界民族文学之林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不仅可以管中窥豹地感知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史实,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而且可以跨越时空与历史上的文人雅士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审美体验。

由杨子坚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文学史简编》一书,为我们梳理并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以及卓越成就。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从结构上来看,本书虽简却全,不仅着重介绍了《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明清传奇等所谓“一代之文学”的发生发展、创作特点和历史走向,也对上古歌谣和神话、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人传奇、汉乐府、宋元话本、明清戏剧、近代文学等中国古代文学图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进行了详略得当的解析,从而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在结构更为完整,整个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晰,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地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览无余。

其二,从内容来看,本書既有关于古代文学基本常识和发展历史的论述,也征引了必要的相关作品和辅助资料。比如关于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的分析中,书中分别列举了三折戏的全文,看似占据了过多的篇幅,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朗读、排演,使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戏曲样式,进而有兴趣去阅读更多的剧本。

其三,对于文学史和有关知识进行解析时,作者力求简练明朗,引而不发;在作品和资料选择上,作者力求经典并具有代表性。而且,作者在对书中所引用的作品进行简明注释时,对所引用的古人的品评和生僻的词语也都一一注释,连人名中的生僻字都不放过。不同于其他古代文学史著作更注重历史性和文学性,本书更注重艺术性地解读,书中征引的资料也多为前人关于艺术方面的品评。作者试图通过作家及其作品的艺术性分析揭示文学演进的一些潜在规律。由此也大大提高了本书的审美性与可读性,从而使得本书不仅适用于相关专业的学生,也适用于广大的文学爱好者。

综上而言,《古代文学史简编》一书脉络清晰,材料扎实,叙述精简,文约意丰,在资料的选取和注释方面别具匠心,更具艺术性与普及性。可以说,本书是高校师生及传统文化、文学爱好者准确、系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变化进而步入民族传统文化殿堂的阶梯与津梁,为古代文学史研究与编纂的后出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丁一)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文学史艺术性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
辩证理解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