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体育教学纲要》解读及启示

2020-06-01 10:15翟芳
体育教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加坡体育教学核心素养

翟芳

摘要:本文介绍了2014年版新加坡《体育教学纲要》的内容,在概括、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中小学生运动技能的学年学习目标研究和通过“小学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十中学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解决中小学课程内容的衔接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新加坡;体育教学;教学纲要;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 (2020) 02-0074-04

对于指导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有的被称为体育课程标准( CurriculumStandards),有的被称为体育课程的教学纲要(Teaching&LearningSyllabus),但无论是何种称谓,它都会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以及实施建议几个方面回答“如何开展好中小学体育教学”这个问题。由于社会文化、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课程标准、教学纲要明显呈现出不一样的文化特色,解读教育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标准或教学纲要,既可以了解这个国家所描绘的理想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蓝图,也可以获悉其解决体育教学常见难题的方法,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具有启示价值。新加坡教育在亚洲乃至全球享有盛誉,加之其74.2%的华人人口比例,使其教育制度备受我国教育界的关注。在学校体育方面,新加坡从2014年开始实施新版中小学《体育教学纲要》(以下简称“教学纲要”),笔者发现其中一些教育理念与我国《普通高中體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一些新理念不谋而合,其中之一便是新加坡提出每节课70%运动密度,我国提出每节课75%运动密度。此外,教学纲要还对学校体育功能与定位、课程内容遴选、教与学策略等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因此,本文拟通过解读新加坡教学纲要,剖析教学纲要的主要特点,以期展示新加坡学校体育的基本情况,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提供启示。

一、新加坡中小学体育教学纲要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目标

教学纲要确立了6个课程目标:(1)掌握参与各种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运动技能; (2)在多样化的身体活动中理解和运用运动的概念、原理与策略; (3)在运动和日常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意识; (4)在运动中表现出积极的个人与社会行为; (5)通过参与身体活动获得和维持健康体能;(6)享受和重视规律运动与健康生活的益处[1]。

(二)核心素养与体育教学

在核心素养引领全球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加坡教育部根据自身国情制定了相应的21世纪素养与教育成果框架(图1),由内到外共包含3个层次内容,即核心价值观(尊重、责任、坚韧、诚信、关爱与和谐)、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管理、负责任的决策)、新21世纪技能(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交流、合作和信息技能;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框架最外围是新加坡在2010年提出建设“思考型学校和学习型国家”愿景时提出的4个理想的教育成果:充满自信的人、能主动学习的人、积极奉献的人与心系祖国的公民。

新加坡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的衔接方式:所有课程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合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设定某门课程的核心素养。新加坡中小学体育教学纲要以6个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设计出了小学3年级、小学6年级、中学2年级与中学4或5年级结束时学生应当达到的核心素养水平。下面以核心价值观中的“责任”内容为例进行呈现(表1), “尊重”“坚韧”“诚信”“关爱”与“和谐”等内容与此相似。

(三)小学体育课程内容

新加坡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有7种:田径(从小学3年级开始)、舞蹈、游戏与对抗性运动、体操、户外教育、体质健康与体能、游泳(6年级),教学纲要按此顺序逐一对各课程内容进行了说明。以田径为例,教学纲要呈现了小学3、4、5与6年级田径的学习目标,表2是小学3年级学习目标,小学4、5与6年级学习目标的框架与3年级相似,但在学习目标的难度上逐步加深(表2)。

(四)中学体育课程内容

新加坡中学学制与我国有很大不同,新加坡小学生通过离校会考后升人中学,中学贯彻“因材施教”教育政策,分特别班、快捷班和普通班,前两个班级学生在中学第4年参加剑桥普通文凭考试,通过者结束中学教育,升入2年制的初级学院。普通班学生在中学第4年参加剑桥N水准考试,通过后可以修读第5年课程,之后与其下一届的特别班和快捷班学生一起参加剑桥普通文凭考试,也有部分普通班学生在中学第4年参加N水准考试后,不再修读第5年课程,直接进入技术学院。教学纲要为4年或5年学制的中学体育课程确立了3种课程内容:户外教育、身体活动、体质健康和体能。

1.户外教育

中学户外教育培养学生更加全面的户外知识、技能与态度,使学生能够与同伴一起享受露营体验的快乐。在中学阶段,学生将有足够多的机会在情境任务中去组合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并逐渐喜欢在户外参与体力活动。中学户外教育的重点体现在3个方面:促进身心健康,建立评估与处理风险的能力,发展空间感知。教学纲要为中学1-3年级分别设置了户外教育学习目标,总体上,学生在中学低年级要能完成一次夜间露营活动,到中学高年级要能完成一次远征露营活动。

2.身体活动

在中学阶段,学校必须为学生制定至少6种身体活动课程内容,其中至少一种隔网型身体活动、一种攻击性防守( striking-fielding)身体活动(如垒球)和一种区域进攻型身体活动。每一种身体活动的授课时间至少达到16小时,进而使学生在以娱乐为目的时,有能力去独立、安全地参与身体活动。每一种体力活动课程内容结束时,要有一次庆祝活动,例如团体比赛或完成情境任务。中学阶段结束时,学生应至少体验过3种学校组织的娱乐竞赛。这类竞赛并不是为了将学生引向竞技体育,而是以一种贴近真实生活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在校外参与身体活动。教学纲要没有为中学各年级制定身体活动学习目标,而是为羽毛球、乒乓球、排球、垒球、篮球、富乐球(floorball)、足球、网球、飞盘等项目各制定了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在此部分的最后,教学纲要还为中学阶段身体活动制定了一个跑(running)的学习目标,框架与表2相似,其中第一条在运动技能方面的目标是能够安全地完成3~5公里跑。

3.体质健康与体能

体质健康与体能课程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健康与体能管理、健康饮食、体重管理、个人运动安全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此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会把所学的知识与自己所参与的身体活动联系起来。教学纲要为中学1 4年级各设置了学习目标,每个年级学习目标围绕课程目标的6个方面,框架与表2相似,学习目标的内容主要包括能够运用FITT(运动频率、强度、类型和时间)原则去制订运动计划,清楚人体肌肉群及其拉伸方法,在参与体力活动中注意安全,理解参与体力活动的身心益处,理解体力活动与健康饮食在体重管理中的作用。这些目标随着年级的升高,相应的目标难度有所增加,例如,能够运用FITT原则去制订1周/1个月/2个月的运动计划。

(五)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每一节高质量的体育课都富有有效运用教学法的特征,中小学体育教学法的运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有计划地取得特定学习结果。学习结果与课程目标相联系,适合学生,运动技能、认知与情感都应在其中有所体现。(2)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与安全的学习环境。教师应与学生保持沟通和互动,准确使用声调和非语言暗示,保证体育器材的安全使用,同时教会学生有意识地评估与管理运动风险。(3)遴选的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学生有通过挑战,获得成功的可能性。(4)提供最大化的练习时间,每节课运动密度至少达到70%。(5)合理使用示范。(6)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7)在教学中融入评价。(8)通过观察、分析与反馈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应采用巡回指导的方式,关注每一个学生,寻找合适的时机为个别学生提供指导,但指导的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忽视其他学生。

(六)课程评价

教学纲要围绕6个课程目标,列举了相应具体的评价方法,例如课程目标1主要与运动技能有关,评价方法中的一个小点是在评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时,当考核内容是用低手旋转方式击中目标,投掷物不能只选用一种球,应为学生准备不同大小的球,目标靶也可以适时改变,如目标是2个锥体中间区域,目标是1个大盒子或是呈三角形的6个瓶子。

二、新加坡中小学体育教学纲要的主要特点

(一)清晰的目标体系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质量要求

体育课程内容约占整个教学纲要的2/3篇幅,除说明中小学体育课可以选用的运动项目和健康教育内容外,絕大部分内容是每个年级在各个运动项目和健康教育方面应当取得的学习结果,也就是学习目标。小学各个年级都有明确的舞蹈、游戏与对抗性运动、体操、户外教育、体质健康与体能学习目标,从3年级开始,每个年级有明确的田径学习目标,6年级有明确的游泳学习目标。中学阶段开始强调对小学阶段学习的运动技能和健康教育知识的运用,设置了中学3个年级的户外教育学习目标,4个年级的体质健康与体能学习目标,以及1个包含9个运动项目的身体活动学习目标。各个年级在所有运动项目与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目标总和,反映的是学生在接受一学年的体育教育之后至少应该知道哪些运动知识、运动技能至少应该掌握到何种程度、体能至少达到什么水平等。设置清晰的学年学习目标,使教师明白至少应该将教学工作做到什么程度,进而保证基本教学质量,避免出现“体育教学教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等体育教师缺乏参照、不知所措或毫无责任心的现象。

(二)小学注重基本运动技能学习,中学注重项目化学习

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衔接是国际性研究课题,被各国的学校体育研究者关注。新加坡规定的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有7种,到了中学阶段,课程内容数量减少到3种,中学阶段的体力活动是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各种运动项目的延伸。教学纲要认为小学阶段主要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学习基本运动技能,不苛求学生运动技能的成熟,让学生在“玩”中建立学习兴趣。到了中学阶段,教学纲要强调将小学学习的运动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各类复杂运动情境中,重点在于运用和完整地体验某个运动项目。教学纲要并非指小学阶段不能将学习的基本运动技能运用到完整的运动之中,而是指侧重点不同,小学阶段重点是打基础,同时运用所学的基本运动技能体验完整的运动,中学阶段重点则是运用运动技能,通过参与运动项目进一步熟练掌握运动技能,不会再夹杂着低层次、重复性的运动技能学习[2]。整体而言,新加坡小学重视通过体操、舞蹈、田径等项目学习基本运动技能,中学注重完整的项目学习,从而衔接好中小学课程内容。

(三)体育教学法以“标准与案例”多样化的方式呈现

教学法在体育教学的组织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串联作用,体育教学法种类繁多,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法,且由于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教学法的使用更是千变万化,因此,有些国家的教学纲要或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呈现体育教学法内容,教师学习教学法主要借助阅读教学法著作与研究报告。新加坡教学纲要则以“标准与案例”多样化的方式呈现了体育教学法内容,首先教学纲要呈现了8条教学法应用的标准,并且更为详细地逐条解释了各个标准。其次教学纲要以案例方式介绍了世界范围认可度较高的运动教育课程模式(sport education)、游戏概念方法课程模式(games conceptapproach)、动作教育课程模式(movement education)的主要内容及其教学方法。用标准去规定教学法使用的优势是为教师如何使用教学法确定了一个框架,但又没有因过于统一而扼杀教师的教学创新力[3]。

(四)衍变为学段学习目标是核心素养与教学纲要融合的路径

核心素养曾被视为课程设计与发展的DNA[4],许多国家都已经完成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纲要或课程标准研制[5]。新加坡在“大教育”层面提炼出核心素养后,各课程立足自身特点,发挥自身所长,协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体育课程而言,教学纲要从6个核心价值观出发,根据体育课程特点,制定出小学3年级、小学6年级、中学2年级及中学4或5年级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这些目标是各年级学生学习目标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学生的情意发展目标,由此完成核心素养与体育教学纲要的融合。这种融合方式与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融合方式有所不同。

三、启示

(一)加强我国中小学生运动技能的学年学习目标研究

运动技能学习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点,也是参与运动、养成运动习惯、进行终身体育的基础,可以说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程的“根”。用学习目标引领体育教学的理念在许多国家的课程标准中都已有所体现[6]。当下,加强我国中小学生运动技能学年学习目标的研究,有助于确保基本的体育教学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破解“12年体育课教不会学生什么”的难题。

(二)转换思路,重视通过“小学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十中学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解决中小学课程内容的衔接问题

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存在层次性缺乏、重复性突出等衔接问题[7],长期困扰着我国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曾尝试过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试图找到小学应该教哪些运动项目,到了中学应该教哪些运动项目,最终我们并没有找到答案,任何一个运动项目在小学可以学,到中学依然可以学,但是两个学段的运动项目学习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以足球为例,小学阶段每节体育课要用较多的时间,通过游戏或比赛的形式进行多样化的运球、传球、接球及射门等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同时每节课或每2至3节课进行一次短时间的特定规则下的足球比赛,比赛人数、规则等都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场地等条件调整。中学阶段的足球课,除少部分时间进行基本功练习,每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应当是进行足球比赛和技战术学习。研究认为, “小学基本运动技能学习+中学项目化学习”是解决我国中小学课程内容衔接问题的可操作方式。

参考文献:

[1]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Physicaleducation Teaching&Learning Syllabus [Z].Student Development Curriculum Division,2016.

[2]Koh K T,Camire M,Bloom G A,eta1. Cre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of a Values-based Training Program forSport Coaches and Physical EducationTeachers in Singapore[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Coaching,2017,12(6):795-806.

[3]Lee M C Y,Chow J Y,Button C,et al.Nonlinear Pedagogy and its Rolein Encouraging Twenty-first Centurycompetencies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a Singapore Experience[J]. Asia PacificJournal of Education, 2017,37(4):483499.

[4]蔡清田.課程发展与设计的关键DNA:核心素养[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2.

[5]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 (8):14-23.

[6]朱春山,董翠香.韩国《体育课程标准》中共同教育课程解读及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 (12):99-104.

[7]柴如鹤.建构有效衔接的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体系的必要性[J].体育学刊,2011,18(6):91-93.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研究” (15TYB008);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11001-41222116057) 。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225127)《傩青教学》投稿指南

1.本刊现采用网络采编系统,投稿作者请自行登录网站(www.tyjx.net.cn)注册投稿,注册时请正确、完整地填写个人信息。

2.请确保文章标题的学术性,不要使用过于随意化的标题。

3.文章具体格式要求:

(1)请正确使用各级标题,如一、(一)、1等;

(2)使用正确的表、图顺序,与文内文字保持一致,标注表序、图序;

(3)文章内标注完整的作者、单位、邮编、联系电话;

(4)摘要150字左右、关键词3~5个;

(5)全文文字量控制在1000~4500字,不要超过5000字;

(6)投稿前确保对全文进行文字梳理,请确保一次性润色完善,免得后期反复修改耽误您的编辑出版。

4.关于稿件及其他的咨询事宜,可以用电话、电子邮件、投稿系统内留言等多种方式。

5.凡是在审核流程之内的稿件,请不要一稿多投;因为稿件量大,审核时间一般大于3个月,除非显示“退稿” “不宜采用”,否则即表示您的稿件仍在审核期。

6.我刊不设任何代理,对所有投稿作者免收版面费。

猜你喜欢
新加坡体育教学核心素养
新加坡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