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峰:股票是最具投资价值的金融资产

2020-06-01 07:36梁宇峰
陆家嘴 2020年4期
关键词:估值A股资产

首先请大家看两个投资标的:若干年前,A资产的市盈率是10倍,B资产的市盈率是70倍。过了若干年后的今天,A资产的市盈率是70倍,B资产的市盈率是12倍。

大家想一想,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情况,如果你在若干年前买了A,这几年享受了极大的估值提升。如果若干年前你买了B,这几年它的市盈率从70倍降到12倍,哪怕利润再增长,也抵不过估值的下降,对吧?

我告诉大家,A就是房地产、B就是股票。

2000年的时候,房地产市场的估值就是10倍,因为上海的出租回报率就是10%。2000年的时候我做博士论文,那时候上证指数就是65~70倍的估值。现在差不多20年过去了,很多人说:A股公司不好,其实A股上市公司质量一点都不差。过去这19年,A股上市公司利润每年的复合增长12%,比美国标准普尔500是要高的。但是为什么大家没有赚到钱?因为市场估的值从70倍降到12倍。

如果利润每年12%增长左右、20年大概涨了5~6倍左右。但是估值从70降到12,两个乘一乘、基本上就没涨。

如果对比AB两个资产是股票,大家会毫不犹豫的想:A没什么好买的。70倍估值的公司利润增长每年就5%,我们的房租过去中国黄金20年每年的房租增长率就是5%、大家肯定不会买。但是反过来,我们现在经济减速、中国经济面临很多挑战,我觉得A股上市公司基本上还是能够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利润。为什么?因为我们的GDP每年即便是下一个台阶也有5%~6%,加上通货膨脹率名义GDP增长可能7%~8%。上市公司作为中国最好的一批公司,它们的利润每年增长个8%~10%很正常。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也就是说:假设不考虑12倍估值提升,我就靠利润增长以后每年的收益大概就是8%~10%左右。

资产配置决定了未来回报

其实决定你财富回报的最主要是资产配置。资产配置配对了,比你买对股票重要得多。过去20年你要是资产配置配了上海的住宅产品,不管是买内环以内还是内环以外,是买陆家嘴还是买虹桥的都没有问题。但是配错了,配到股票上面去很惨,更惨的是卖了房子炒股票,这是更惨。

大类资产,首先决定了你未来的回报。从大类资产的角度,未来还会不会像过去20年这样?我认为不太会了。你相信一个资产已经70倍市盈率了,还能往上涨多少?从估值结构来说,它往上的空间,一定是小于往下跌的空间。

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点。中国家庭的资产配置大部分都是房子,美国大部分都是金融资产。中国的金融资产里面,大部分还是跟银行储蓄相关的资产,真正可能占到不到5%。跟权益类相关的,就是基金、股票,占整个老百姓资产比例不到5%。

这个水平其实美国也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开始把他们的新增财富从房地产转到金融资产。随之而来发生了什么?随之而来就是美国大概40多年的超级牛市行情。这两件事情有没有必然相关性?我也不知道,也可能互为因果,逻辑上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老百姓把更多的钱投到金融资产,而且是跟权益相关的资产类别,股市出现一波超级的牛市行情。

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股市的年化复合回报在全世界主流市场也一定是大于房子的。为什么中国过去20年是“倒”了过来?除了刚才说的估值因素,20年前房子估值10倍、股票70倍。所以一定要看估值,便宜的时候买,而不要等火热的时候再配这个资产。为什么它能从10倍估值提升到70倍估值?道理很简单,过去20年就是中国城镇化进程最快的20年。我是1990年初到上海,那个时候人均住房面积14平米,经常一个小房子住三代人,现在上海人均住房面积已经接近30平米了。这种排浪式的消费,我认为已经告一段落了。

股票资产未来回报率相对最高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观点是:我认为今天这个时点,是一个大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房子不再具有投资属性。我一直跟年轻人说:如果你从投资的角度,千万不要买房子。但是如果你丈母娘逼着你买,你就咬牙买吧。

这个时点上要做好大类资产配置非常重要,所有的大类资产配置里面,中国并不是资产本身少,而是投资回报高的企业、相对比较靠谱的资产少。我看来看去,股票资产在所有的资产里面属于最靠谱的,未来回报率相对来说最高的资产。

中国私募基金现在是13万亿左右,其中二级市场3万亿,股权相关的9万亿。另一边,中国公募资金大概是3万亿。这两个数字对比说明一级市场是有泡沫,我觉得刚刚开始去泡沫。

2019年有一个段子:“2019年捕获独角兽公司最多的是三家,排名第一第二的是腾讯和阿里,排名第三的是中国公安。”

一级市场的9万亿是“心头大患”,为什么?这个9万亿慢慢都要到期了,而且很要命的是,这9万亿的账面价值都是成本计价——真的算起来,这9万亿能够退出来三四万亿就不错了。

中国已经没有那么多好公司能够再跟A股的好公司去媲美,没有那么多好公司了。中国最好的公司都是在A股或者是港股或者是美国上市。一级市场泡沫刚刚开始,但是二级市场消化估值已经消化了十几年了,所以二级市场的投资价值、性价比同各类资产来比是非常突出的。

很多人问我:要不要投二级市场?我说:肯定要投。他们说:“买什么股票?”我一般不太回答,我就说:你就买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基本上是中国最好的一批公司样本,中国经济只要保持5%、6%增长。算通货膨胀率,沪深300就是8%左右,8%-10%的利润增长是做得到的,而且过去十几年都是12%、13%的利润增长。我们不考虑估值提升这件事情,买沪深300,然后长期持有,每年获得8%-10%的收益,这是完全做得到的,而且这种方式是对于绝大部分投资者来说是适合的。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如果想做得更好一点,怎么办?就是选好公司、精选。选好公司,能够取得超越沪深300,可能每年5个点左右的回报。如果选A股最优秀的公司、估值合理时候买做一个组合,沪深300可能8%~10%,通过精选公司每年回报可能就是10%~15%。

如果觉得还不够,还有方法,就是做一些逆向投资。逆向投资是什么?寻找定价错误的那些公司,这个就非常难了。像2018年底的时候无比恐慌的时候,你敢于去买,你还能够再增加一些收益。寻找定价错误的公司,比如格力。格力最低的时候市盈率大概5倍,万科市值最低的时候610亿,只要买120亿就是万科第一大股东,120亿就做全中国最优秀的房地产公司第一大股东,这就是定价错误。

现在万科已经是三千多亿市值了,但是它在最低的时候只有610亿。如果能够做到一些逆向投资,去发现市场的定价错误,大概率我觉得有可能做到年化回报15%~20%,如果你长期能够做到15%~20%的复合回报,基本上就是这个市场最优秀的基金经理。如果能够做到15%,已经是非常优秀了。

我就觉得三个点,对于普通散户、普通老百姓买指数。做得更好一点,做组合,不要单票。如果做的更好一点,能够逆向投资,寻找定价错误的机会。

如何看待2020年的市场?

怎么看待2020年的市场呢?坦率地说,这个东西就是算命。以前我在券商的时候也每年“算”,真的是每年“算”。

站在这个时点看一看。2020年机会是大于风险。地产的资金开始往股市走,这个趋势最近我看挺明显,而且认为是符合逻辑的。

我们需要注意近期的外资持续流入。我自己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股市,其中也包括很多低迷时期:2004年、2005年的低迷,2009年、2010年、2014年的低迷,也包括去年年底的低迷。但凡是我们自己最悲观的时候,都是外资最想进来的时候。

我经常开玩笑说:我们自己看我们的家庭,看我们的公司都是一堆“毛病”,一堆的问题;但是站在全世界的角度看一看,哪个地方没问题啊?美国的问题、欧洲的问题、日本的问题等等。

在一个“全球比烂”的市场里面,会发现中国是最不“烂”的,所以外资其实是挺看好的。

我觉得中国这几年进步还是挺大的。以前我们去投科技股,真的找不到可以投的标的,除了炒概念、炒题材,因为中国所谓的那些科技股都是非常边缘的,根本进不了产业链的主流,真正好的核心公司都是外国企业。

但是现在我们经常在内部讨论,会发现很多核心的环节里面,中国有一批竞争力的公司。它们的竞争力往往不是在中国第一,而是全世界第一。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除了最顶级的几个产业,比如半导体等行业我们还没有赶上。在很多的中高端制造业里面,我们发现了一批科技公司的竞争力是越来越高的。

所以现在说投科技,跟五年前、十年前投科技概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投科技,是真投企业。五年前、十年前说投科技,那是炒概念、炒题材——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第二个巨大的变化,就是现在消费,越来越多地被内资的品牌所占据。我们不再崇洋媚外,不再觉得外国品牌一定好。

在这两个大的背景下面,我们发现可投的企业、有價值的公司,比五年前、比十年前多很多。这个是巨大的变化,我们要看到这种变化。

2020年有一件事情挺重要的:注册制。

曾经有媒体解读。1998年通过《证券法》来了1999年的“5·19行情”。2014年搞了《证券法》修订,2015年有个牛市。2019年《证券法》修改通过,2020年应该是个牛市。

这个逻辑对于散户来说听上去很吸引人的,其实是没有任何逻辑支撑的。但是我告诉大家,《证券法》修改最大的是什么?注册制。注册制最大的影响是什么?股票不再稀缺。股票不再稀缺意味着什么?很多公司还会跌,甚至大部分公司还会继续跌。

如果我们看估值结构的话,中国的估值结构现在还没有合理。有很多大市值,蓝筹估值放在全世界都是不匹配。但是如果我们把银行拿掉、把金融拿掉,A股的估值现在是28倍,不便宜。

更多的一堆的垃圾公司估值还是非常非常贵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面注册制实施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大堆的公司还会继续跌。但是里面的好公司,我觉得它的投资价值一定会凸显出来。

2020年大概就是这些东西:地产转向资本市场,外资持续流入,理财产品净值化,收益率走低。

预测宏观经济,其实是很难的。我们去看最基本的逻辑,就是看估值结构、看整个各种资产的性价比,这个是可以看得到的。

2020年怎么投?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投资者,你的钱是什么样性质的钱?是长钱还是短钱?是风险偏好高的还是风险偏好低的。偏稳定的,基本上是低估值蓝筹、优质国企、周期性龙头,大概就是这些。

历史上为什么给予周期性公司这么低的估值?因为周期性行业最大的特点,大家赚了钱就会扩产能,好的时候大家都扩产能,市场稍微回调,大家都从爆赚到爆亏,所以它波动很大。资本市场不喜欢这一类公司。但是从这两年开始,周期性行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家有了钱开始分红了。很多行业的自有现金流,这两年显著转正,因为大家都知道不能再扩产能了。海螺水泥,大家觉得是传统“傻大粗”,印象中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行业。大家看一下海螺的利润跟现金流,化工领域和其他领域都可以看到这类公司。

激进一点,5G应用带来的终端、内容、软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他隐形冠军都值得关注。中国还有很多的隐形冠军,你不太关注这些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增长很好、估值也不贵。

所以我的结论大概就是这样:股票资产是最具投资价值的大类资产。2020年的股市存在结构性机会。

(本文根据益盟股份首席战略官、“益研究”创始人梁宇峰在陆家嘴读书会现场发言整理,经编辑删减。)

猜你喜欢
估值A股资产
1月A股市场月统计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中外企业并购定价比较研究
关于互联网企业估值的新思考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报告
互联网公司几百亿的估值是怎么来的?
一月A股龙虎榜
一月A股龙虎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