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四)

2020-06-01 18:53张云波姚远王苏
山西教育·招考 2020年5期
关键词:物块氧气小题

张云波 姚远 王苏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截止到2月28日,国内已造成78962人感染,2791人死亡,其中武汉确诊48137人,死亡2132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20年1月22日武汉紧急启动封城措施,限制人员进出武汉,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其目的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B.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细胞成为靶细胞后,能被相应的效应T细胞识别

C.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机制相比较,冠状病毒是一种包膜病毒,其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与前者有差异

D.该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会造成肺部组织受损,感染者多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患者具有传染性,但在潜伏期不具有传染性,不会人传人

2.以下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匹配正确的是

A.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后,细胞不再吸水,说明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一致

B.细胞用苏丹III染色后,能观察到橘黄色脂肪微滴,说明脂肪细胞代谢旺盛

C.层析分离结果显示在相邻色素带间距最小,说明此二者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差异最小

D.低温处理的洋葱根尖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分裂中期细胞,看不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说明低温不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研究证实DELLA蛋白通过阻遏某些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发育,而赤霉素能解除细胞中已经存在的DELLA蛋白的阻遏效果。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A.植物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植物生长—代谢的平衡是体内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赤霉素通过抑制DELLA蛋白基因的表达解除其阻遏效果

D. DELLA蛋白分子上可能存在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区域

4.如图所示为某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RNA聚合酶的主要作用是以RNA为模板形成一条新的RNA分子以实现RNA的增殖

B.图中的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同时完成的,合成的肽链若排出到细胞外,则还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C.图中肽链的合成速度较快的原因是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一条肽链的翻译,从而大大节省了时间

D.图中的2个核糖体合成的肽链是相同的

5.下列有關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膝跳反射、缩手反射都是非条件反射,不受高级中枢的影响

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

C.两个神经元之间具有突触结构,它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小泡等

D.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也是体温、呼吸、水盐平衡等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6.唐诗和宋词里有不少描写有关动植物的诗句。如唐朝贺知章的咏柳诗歌中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名句,宋朝辛弃疾的词中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溪流边柳树种群密度时,适合用等距取样法

B.“蛙声”是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也是一种求偶的信号

C.用柳枝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需用生长素浸泡其形态学上端

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给人以美的享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7.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专家组分析这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该病毒为RNA病毒,通常会引起发热、呼吸困难、血氧量降低等症状。加热以及喷洒75%酒精、含氯消毒剂、石灰水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RNA,也称核糖核酸,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可由氯碱工业制备

C.多氟碳化物可增加血液的含氧量,可作为人造血液

D.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温度不变时,Ca2+物质的量不变

8.依巴斯汀(W)应用于哮喘和气管炎的治疗。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Z的分子式为C17H20ON

B.有机物Q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1mol有机物W最多能与9mol H2加成

D.X、Y、Z苯环上的一氯代物都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M与Z可组成阴阳离子之比为1颐1的常见化合物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Y>Z

C.X与Y形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与W2Z3反应,说明Y的非金属性比W强

10.下列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板被紫外线照射时带负电

B.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某一频率时,不会发生光电效应

C.入射光越强,逸出的光电子初动能越大

D.光电效应现象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15.V形槽AOB夹角为30毅,中间有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开始时OA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槽绕O点缓慢转到直立位置,OA对球的弹力F1,OB对球的弹力F2。在此过程中

19.如图所示,倾斜角兹=37°光滑的固定绝缘斜面底端A点,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物块。某时刻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E,使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经时间t物块的动能增加了20J,此时撤去电场,物块又经时间t返回到A点。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空气阻力不计,物块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操作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然后从某一固定位置释放小车,小车在绳子的牵引下(动滑轮质量不计)向右运动。

②运动过程中,记下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③当小车到达A处时,快速用手按住小车,关闭电源,取下纸带。

④利用纸带求出经过A点速度v,并记录下来。

⑤在弹性限度内,逐渐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

⑥利用记录的多组(v,F)数据,在坐标纸中画出v—F图线,找出二者的关系。

(二)選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2道化学、2道生物题中每科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宏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每个分子体积很小,不能用眼睛或普通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可以利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实验原理是取一滴纯油酸的体积V与其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S之比表示分子的直径d

B.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不容易测量,实验中通常是测100滴总体积,再求得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

C.油酸在水面形成的薄膜是无色透明的,不容易观察,可以先在水面上撒些痱子粉,以显示其轮廓

D.油酸轮廓通常是不规则的,在用坐标纸的方格计算油膜面积时,应把轮廓范围内所有的格子都计算上

E.若实验成功,可以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数量级是10-10m

(2)2020年春节期间,武汉等地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治疗时给病人吸氧是医院里常见治疗手段,氧气瓶的容积为40L,在温度为250K的储藏室时,内贮有5atm的氧气。假设一个需要吸氧的病人每天吸入1atm的氧气8L,病房的温度为300K,假设氧气为理想气体,且病人吸氧过程中环境温度不变。

①假设该医院平均每天需要用这种氧气6瓶,求可供多少病人使用?

②假设瓶中的氧气压强下降到1atm就需要再充氧,求瓶中氧气再恢复到5atm,需要充入多少千克的氧气?(已知氧气在温度保持300K,1atm时的密度为1.4kg/m3)

34.【物理———选修3-4】(15分)

(1)两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甲波(实线)沿x轴正向运动,乙波(虚线)沿x轴负向运动,波速都是2.4m/s。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甲波的频率为8Hz

B.两列波不会发生干涉

C.x=0.3m处振幅为36cm

D.t=0时,x=1.5m处位移为-18cm

E.t=0.5s时,x=0.3m处位移为-18cm

猜你喜欢
物块氧气小题
临界速度的得出及应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GREEN WORLD
一个力学疑难问题的特殊解法
力与运动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