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研究

2020-06-01 14:02姜伊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3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姜伊明

摘 要: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有趣的生活态度。当我们在阅读时必然会将全身心沉浸其中,跟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体验。阅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够进行自我提升。只有在多样的阅读体验中,才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本资源则相对较少,常常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本文从营造良好阅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学生个性阅读、增强整本书阅读指导这四个方面出发就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指导教学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教学研究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3.004

一、营造良好阅读环境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产生的,其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当我们身处在一片嘈杂的生活环境之中,必然难以完全静下心来去进行阅读活动之中,进而难以深入文本中去了解和思考其思想内涵。与此相反,当我们身处在一个安静而和谐的生活环境之中时,必然会被周围的环境和氛围所感染而慢慢静下心来沉浸在阅读之中,进而获得美的体验和心灵的陶冶。所以,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语文课外阅读课堂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于学生阅读学习的价值,为学生布置和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从而引导学生沉浸入阅读之中。例如,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良好的课堂阅读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阅读质量。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粘贴一些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比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读书足以恬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等,让学生在教室中能够随处看到这些醒目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中选择一个角落作为“阅读角”,将学生平时所写的一些比较优秀的阅读感悟和心得体会粘贴上去,进而让全班学生进行阅读欣赏。这些文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阅读和写作训练的增加而每个星期更换一次。每个学生都能够凭借自己的文章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活力。通过这样的展示方式,不仅能够鼓励学生参与到课文阅读活动之中,还能够为学生营造富有文学气息的阅读环境。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我认知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其喜欢接触和尝试一些有趣的事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在兴趣的激发之下,学生才愿意花费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而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兴趣喜好,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进而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来获得自我内在的提升和发展。例如,在课外阅读课之前,教师会采用一些谈话或者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平时所喜欢的阅读读物,掌握学生的阅读喜好。与此同时,教师还会依托互联网搜索适合小学生的阅读读物书目并且进行实际阅读,掌握这些阅读书目的主要内容、阅读价值以及教育意义。通过这些多样的调查和研究,教师能够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需要而选择不同的阅读书目并且进行整理。比如,教师可以让1—2年级的学生阅读《活了100万次的猫》、《不一样的卡梅拉》、《彼得兔的故事》等书目,3—4年级的學生阅读《窗边的小豆豆》、《独一无二的伊凡》等书目,5—6年级的学生阅读《安房直子月光童话》、《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草房子》等书目。这些不同的课外阅读读物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兴趣和喜好,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在课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样的阅读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其中而获得多样的阅读体验,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体会阅读所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三、启发学生个性阅读

每一个学生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体,其对于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不同学生所喜欢看的书目种类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喜欢历史一类的阅读读物,有的学生则喜欢科幻一类的阅读读物,有的学生则喜欢童话类的阅读读物。不同个性的学生所喜爱的事物是不同的,其喜爱的阅读书目也会有所不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能限制学生的自我发展而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设计一些必要的活动来启发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促进学生自由发展。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一次“读书推荐会”的活动,让学生推荐一本自己所喜欢的阅读读物。在本次推荐会之前,教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阅读读物书名并且进行记录,收集和了解学生所想要讲述的阅读内容,进而提前做好课堂指导准备。学生在课堂中要讲述图书的主要故事内容并且说出自己所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另外,学生也可以自己制作课件,通过课件这种形式直观而清晰地向全班学生介绍其所喜爱的读物。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则让学生上台去讲述图书主要内容。此时,教师能够在学生的表现中发现不一样的天地。比如,有的学生会推荐自己所喜欢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有的学生会推荐所喜欢的绘本《小房子》,有的学生会推荐所喜欢的故事书《小淘气尼古拉》等。不同的图书内容以不同的方式讲述,都能够展现一个不同的个体形象。学生能够从作品中获得情感,也能够将情感赋予语言讲述之中,进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通过这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学生能够从他人的讲述中了解多样的文本内容,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整体素养。

四、增强整本书阅读指导

在研究和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常常就是简单地将书本粗略地浏览一番。当教师询问他们有关文本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时,学生则常常无法回答出来而变得吞吞吐吐。这种粗略的阅读方式无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较大的提升和进步。其实,阅读质量的提升有其一定的规律可循,也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提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阅读指导和方法讲授,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步骤以及阅读策略,进而引导学生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阅读实践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质量。例如,在《一百条裙子》整本书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运用预测的方法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要先根据这本书的书名去联想其中的大致的故事内容并且进行讲述,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按照“谈话导入,引出书名——带疑读书,批注阅读——合作探究,再次设疑——观看插画,思维拓展——阅读评价”这样的流程展开课堂教学,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地帮助学生掌握大致阅读步骤并且适当进行思维拓展和延伸。除此之外,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批注阅读、评点阅读、看图阅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训练中去真正掌握和获得自身独特的阅读技巧,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帮助学生完善阅读步骤和阅读流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在正确的阅读指导之下,教师能够让学生深入阅读之中去体会和感受阅读文本的深层意蕴和内在精神内核,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审美素养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感和满足感。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才刚刚睁开朦胧而纯净的双眼来观察这个世界,其对于周围的一些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想象。与此同时,他们也在试图寻找和摸索社会运行的规则,感受着事物之间的边界和规则。阅读,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各种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规则,也能够满足其内心对于世界的幻想和想象,从而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本人將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而选择多样的课外阅读文本,带领学生一同走进文学的世界之中去畅想和遨游,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1] 洪爱明《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策略》,《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