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0-06-01 14:02旦增旺加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3期
关键词: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西藏

旦增旺加

摘 要:在我国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阅读教学一直是学校师生的关注重点。在西藏的部分地区,因教育事业发展落后及当地语言的应用差异,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常会陷入困境。文首先简单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构建要素,其次分析了影响西藏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因素,最后针对西藏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列举了几项优化策略,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藏 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 能力培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3.006

为促成知识的快速理解,学生需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便是此项能力的重点培养学科。西藏小学语文教学受当地语言、教育、文化理念等因素的制约,在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时,教师或存有些许困扰。因此,本文对西藏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构建要素

阅读是一种自发行为,而阅读理解则需要阅读者具备一定的知识,持有一定的智力,拥有一定的情感。这三项要素决定了阅读会者阅读能力的水平。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期间,学生的知识、智力、情感持有水平便会逐步展现会。知识的展现在于学生阅读文章时是否会存有不理解的词汇、句式。在启蒙及小学初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而阅读则相当于变相使其应用已经内化的知识。部分学生或在课外拥有阅读书籍、杂志的优良习惯,以此会比他人积累更多的语文应用知识。教师应在其展现课外知识的同时,帮助其梳理此类知识的正确用法,完善其内化效果。智力的展现,便是阅读理解能力中理解的着重展现。此阶段学生已初晓文义,并展开了与之相关的联想。联想层次的深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样阅读“一处梅花”,部分学生联想到了花朵在场景中的映衬含义,部分学生联想到了花语乃至花朵代表精神的应用。情感的展现,是学生由阅读产生的情感感知。此类要素多应用于后期的写作练习,但依旧是阅读理解能力发散的余韵。文章由作者有感而发,阅读期间产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感受,便是代表学生真正地理解了文章的含义。

二、影响西藏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因素

西藏小学语文的语文教学需结合当地实情,进行合理的教学方案设定。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行中,学校教师已总结出影响西藏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因素。

第一,是教师自身语文教学素质。因西藏地处偏僻,经济发展及教育发展均有待提升。在此种环境相对闭塞的地域条件下,当地人民的思想文化状态多保有原生态的痕迹。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语文教材的内容发生了改变。尽管当地教师积极地随之进行了教案改进,但因思想水平的脱节,往往无法完成较高质量的学科教学,进而影响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二,是当地语文教学手法应用单一。当前多数新式教学手法均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投入教育发展的应用资金则更加贫乏。由此,当地语文阅读教学依旧沿用课堂朗读,教师讲解,学生聆听的传统教学手法。此种境况下,学生个人独特的学习能力难以被发觉,阅读能力的着重培养亦无法有效实现。

第三,是学生对阅读能力培养关注度较低。西藏地区的语文学习涉及汉语言应用,学生在学习期间需优先克服汉字识别,及词义与语法的理解。前期的知识储备已消耗了学生大半的学习兴趣,在进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时,学生往往愿意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聆听教师讲解,放弃了主动理解的学习步骤。上文曾说过,阅读是一项自发行为,理解更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思维发散行为。学生自身对阅读能力培养兴趣丧失,未对其加以关注,便是整体教学中存在的最大困境。

三、西藏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优化策略

1.培养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才是引导学生展开高效率阅读能力培养的必备条件。因此,西藏语文教师应优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阅读,才能在后期诸多理解困境中披荆斩棘,实现个人能力的切实提升。西藏学生内心纯良,多向往外面的世界。教师可由此入手,选择包含不同地域风情的文学著作,实现拓展学生文学视野的第一步。此类课外阅读作品的选择需和教材文章内容存有一定关联,如同一作者,或描写同一地点。如教材中有描写祖国南部海岸风情的文章,教师可选择描写同类风景的文学著作选段,在课前引导阶段朗读给学生。在讲解具有故事情节的教材内容时,教师可在引导阶段,邀请学生进行场景演练。在情景演练中,教师可合理设“扣”,将关键信息隐藏,之后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探究后续剧情。

2.引导学生提问

在阅读学习期间,学生或会对部分词语、语法及整体剧情存有质疑,但多因个人性格腼腆避之不提。在常规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中,教师亦会应用与文章搭配的习题进行提问。为启发学生应用自身现有的阅读相关能力,教师可另辟蹊径,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质疑行文中的内容。如在阅读家庭纠葛相关的文章时,学生因缺少社会及社会经验,或地域文化习俗的不同,难以理解文中父母与孩子的行为。此时教师可抛砖引玉,罗列出自身在第一次阅读时产生的疑问。“为什么孩子跑出去后,妈妈追了出去,爸爸却只是坐下叹气?”、“为什么孩子道歉后,妈妈及时原谅了孩子,爸爸却惩罚孩子去祠堂罚跪?”受到教师启发,学生的思路会逐渐开阔,进而勇于提出与之类似的问题。在提出问题时,提问者往往心中已存有了一个猜测答案。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还要将其心中更深层次的“初步理解”引出,由此,学生便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培养。

3.丰富教学资源

西藏地区的语文教学应具有当地特色,教师亦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拓展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资源。尽管教材中拥有小说、诗歌、散文、话剧剧本等诸多文章体裁,但其文章内容固定,难免使学生在久读后产生厌倦感。教师可选用部分西藏文学创作家的文学著作,使学生领略当地走人才的文学造诣。身为一族同胞,学生能更加高效地理解文章中关于西藏地区风土人情的描写,并在发散思维的应用过程中,将文中所述的场景与自身印象中的场景比对,从中获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总的来说,小学阶段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影响西藏地区学生未来语文学习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关教师应优先了解影响西藏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因素,进而通过培养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提问、丰富教学资源等策略,逐步引导学生热爱语文阅读,独立探索阅读,进而在其中吸收更多语文教学相关的知识,实现自身语文综合素养及学习习惯的初步塑成。在领略我国汉语言文学的美感后,学生亦应充分利用阅读获取的名言佳句进行内化提炼,在日后的写作练习中加以富有个人思想特色的切实应用,实现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延展应用价值。

參考文献:

[1] 次仁央珍《当前西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探析》,《才智》2020年第13期。

[2] 益西措姆《西藏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策略初探》,《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3期。

[3] 次仁拉姆《谈西藏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几点策略》,《南国博览》2019年第5期。

猜你喜欢
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做题能力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