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细心、耐心决定高分

2020-06-01 09:51项熊芬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0年11期
关键词:选本文选古文

项熊芬

应考现状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在高考试卷中属于有一定难度的试题,学生对此类题多少有些畏惧和茫然。因为即使经过反复训练也很难短期内获得成效,得分情况不尽人意。面对这种情况,应当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做到熟悉考点,从心理和技巧上都要重视它;其次,在阅读时做到静心、细心、有耐心;最后,做到认真比对,找到选项与文本内容的契合点。因为阅读论述类文本时,也和阅读其他文体一样,需要注意细节,理清思路。按照论述类文体的特点,做好理解文章的第一步。

阅读文章时,首先,抓住关键词句,认真勾画,理清文章思路;其次,就是找准答案区域,认真比对;最后,做到稳重答题,确保万无一失。

下面以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Ш卷为例,谈谈该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得与失。

真题展示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张是进步的。《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命令编选《古文渊鉴》,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它有六十四卷,篇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

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发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二、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选文所选《史记》,像《伯夷》《管晏》,这些传记议论多而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唱叹和转折,反而把最好的文章漏掉了。

(摘编自振甫《谈谈<古文观止>》)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

B. 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 《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

C. 《古文观止》在体例和篇幅上的特点,一是选文按照时代先后排列,不另分类:二是篇幅较为适当,并不浩繁。

D. 《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说来”“严格讲起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

B. 文章第三段列举多篇《古文观止》的选文,证明选本的经典性经得起历史检验。

C. 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学术视野较为开阔。

D. 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文观止》借用季札“观止”的说法命名,显现了编选者的自信,以及对所选古文思想内涵与艺术境界的赞誉。

B. 《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来古文家的主张,但也有一定的变通。

C. 有人评价《古文观止》存在“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这种看法与文章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D. 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

【答案】1. C    2. C    3. D

分析與对策

1.理解文章内容是基础,抓关键字词句,熟悉论证方法;

2.审题是关键,看清题干要求,明白命题者的意图;

3.有耐心地认真比对,准确找到选项在文本中的位置。

第1题题干要求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这种问题的设置是肯定式设置,需要逆向思维。平时训练中,否定式提问居多,而且师生都习惯做否定式提问的设置题,但是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都需要画好题干要求中的重要信息,即“正确的一项”。之后再认真比对选项在文本中对应的区域。如A项对应的区域是第一段和第二段开头,在我们画好关键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找到第一段说“《古文观止》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第二段第一句就回答了原因“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第二段后面接着分析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但没对文学《文选》落后与否进行评价,选项A显然是无中生有。选项B在第三段可以找到依据,即“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選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由此可看出B项扩大了范围。D项举例出了问题,文章第六段说“李凌的《答苏武书》,历来被疑为后人伪作,此书也加选录。”选项改为“并非伪作”,太过绝对。这样认真比对后,自然选出正确的选项应该是C项。

第2题的题干要求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设置的是否定式提问,刚好符合平时训练的习惯。浏览选项时可以发现C项“优缺点,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根据第六段内容,缺点没有和其他选本做比较,而是简单地举了几个事例,属于举例论证,故选C。但本题因为不少同学对论证方法不熟悉,选错的人还挺多。

第3题的题干要求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也是设置否定式题干。通过认真比对,D项“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根据文本第四段“这个选本所选文章丰富多彩,在文章体制上,选了几篇韵文、骈文……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这样比对后,可以发现D项扩大了范围。

当然,遇到这类题,首先是要静下心来,不急不躁地阅读文章内容。因为所有做题策略都是在熟悉考点和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其次是细心比对,只有清楚理解文章内容,才能明确地比对,从而选出正确选项。

猜你喜欢
选本文选古文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画与理
画与理
称象
嫦娥奔月
画与理
画与理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古代朝鲜编纂的中国诗歌选本考述(下)
唐诗选本经典性及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