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文化自信 抒写家国情怀

2020-06-01 09:51周敏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体语境主持人

周敏

真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讓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读

此题为半命题的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以“电视台《中华地名》节目客串主持人”身份,写一篇主持词。

材料提示了写作方向,即某个能让你联想到自然景观、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的地名,这个地名也可能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有难忘的故事,或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等。当然,这个地名可以是你的家乡,也可以是你通过读书或旅行了解到的地方。

题目要求的写作语境是《中华地名》电视节目,所以横线填写的必须是地名,不能是“森林”“大海”“雪山”等自然地理名词,而且所选地名必须是中国的,而非其他国家的。作为高考考场作文,填写的地名以自己熟悉、有独特发现和感受的为佳,这样既能将内容写具体写深入,也利于感情的抒发。地名宜小不宜大,太大不易出彩,也不易把控。当然,也要合理规避泄露信息之嫌,对地名的行政区划等的介绍不能暴露考生基本信息。

半命题 “带你走近_________”,除了地名的选择符合语境要求之外,还有隐含的言语对象——“你”。这个“你”就是观众,写作的内容要让观众有带入感,有现场感,与想象中电视播放内容一致。“走近”,并非“走进”,一字之差也有意义的差别,注意不能写错。“走近”一词暗示你带给观众的是有待观众进一步了解的内容,通过你的主持讲解带领观众靠近接触,这些内容让观众可以有更清晰的认识。

写作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在写作时应该根据材料的提示,确定写作的角度和方向,立意结合材料提示的某些方面。“明确文体”要求文体特征明确,主持词是应用文体的一种形式,围绕“地名”介绍相关的文化风情等,从文化风情等展现情感内涵,可记叙,也可抒情,但是写成议论文就不合适了。“切合身份”要求文章与言语对象有沟通交流,语言亲切自然,衔接顺畅,有主持人的亲和力,通俗易懂,凸显个性。

文题解读

1.符合主持词格式要求

主持词是应用文体,写作必须符合其文体格式要求。主持词一般分为开场白、主体部分和结束语。

开场白包括称呼、问候语、自我身份的介绍等内容,称呼顶格写,后面加冒号,言语对象应该是观众,所以“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就比较合适。问候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用“大家好!”即可。接着简单介绍一下身份,如“我是《中华地名》节目客串主持人××”等。开场白有将观众引入正题的作用,可以在介绍《中华地名》节目的基础上,引出要介绍的地名以及其独特之处等。

主体部分可以分层次展开地名相关内容,由浅入深,有近及远,将地名的相关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文化内涵、情感记忆或特殊意义等展示出来,使地名的价值和意义更丰富更深刻。这部分文体格式没有特殊要求,按照一般解说性、记叙性或抒情性文字书写即可。

结尾部分,可以用总结性的语言做回顾,可以用呼告性的话语发号召,也可以用告别性的语言表结束。

2.凸显语境和观众意识

文题要求的写作情境是“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因此文章要体现主持人主持这档节目的语境。语境隐含受众即电视节目观众有交流,即使没有现场真实场景的互动,也应该有开放的思维方式和交流途径。在表达上,可以根据这种语境确定与观众交流的语气口吻、遣词造句。比如“观众朋友们,听了我的介绍,您一定很想知道××这个地名的由来,那么,请听我给您讲一个故事”,再比如“收看了这期节目,您是不是觉得离××更近了一些?”等等,这种交流语言就是具有观众意识、切合具体语境的表达形式。

写作过程中,需要根据观众的需求或实际情况去说去写去交流,而不是自顾自表达。文章要对话题、观众、作者、目的等有较为全面的体现,将语境意识和观众意识贯穿始终,展现与观众交流的过程。当然,文章思路也应该是与这种交流过程一致的,按照交流认知的逻辑来行文。

3.小地名抒写家国情怀

撰写主持词既是语文实践活动,也对接课标中“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写作中应该彰显文化自信,表达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地名是鲜活的文化符号,一个小小的地名承载着绵延而来的民生、民情、民风、民意等。

如果深入到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民族融合、风物演变、民俗风情、方言俗语、人物故事等,展示当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揭示地名文化的价值,能给文章增色不少。比如,选择贫困地区的地名,或者自己的家乡,可以在介绍地名的风土人情之后,讲解父老乡亲脱贫致富之路,展现扶贫工作成效,表达对国家扶贫工作的高度赞赏,等等。这样写来,不仅从地名展现了文化,更从地名展示了祖国的发展,可以看到作者在文章的背后传承民族精神的强烈使命感以及保护地名的一腔爱国情。这就是以小见大写法的运用,这样的文章既展现自我认知水平,又彰显思想思维水平,在高考评价中无论是基础等级,还是发展等级都是可以评上一等。

猜你喜欢
文体语境主持人
语境与语境教学
另类文体巧谋篇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跟踪导练(三)2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咖喱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