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桂“茭白村”脱贫记

2020-06-02 02:45骆秋妤,陶胜平
农家之友 2020年4期
关键词:沙田茭白新民

3月的最后一天,雨雾天。在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新民村的茭白种植基地,10多名村民正抓紧移栽茭白苗。

茭白是新民村的重点扶贫产业。2015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冯亚养,全家11口人,一家人原来居住在上世纪80年代建的100平方米的砖瓦房里。2017年,在村支书赵进文的带动下,冯亚养种植茭白8亩,仅这一项,当年就为家庭增收了2.1万元。冯亚养三个儿子外出务工的收入加上他自己种植茭白的收入,建起了一座90多平方米的钢筋水泥楼房。2018年12月,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新房又添置了冰箱、液晶电视等家电。

“种植的茭白,全部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去年茭白价格比往年略有上涨,8亩茭白收入近4万元,全家已脱贫。”脱贫户冯亚养说,种植茭白已成为新民村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主渠道。

同样,40多岁的村民冯土养,曾因两个孩子上学,家庭劳动力不足,导致家庭生活困难。2017年,勤劳肯干的冯土养和妻子通过流转土地种植茭白15亩并取得成效,于2018年成功脱贫。“有茭白种植成功经验而扩大种植面积,销路畅、价格好,我家的生活越过越好。”冯土养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他还说,路通了,老板们可以直接开车进村来收购茭白,农民在地头就可以领钱。

新民村地处大桂山腹地,地形地貌险陡,山路曲折,是平桂区六个土瑶聚居深度贫困村之一。“2015年,全村10个自然村屯居住有270户1555人,其中贫困人口1004人,贫困发生率64.56%,到2018年底,全村仍有722人未脱贫。”村支书赵进文说。

新民村海拔400多米,气候潮湿,水质甘甜清凉,非常适合茭白生长。2017年,该村在帮扶后盾单位以及平桂区沙田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种植茭白100多亩,基地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种植第一年就获得显著经济效益。为鼓励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平桂区出台扶持政策,贫困户每种植1亩茭白获得扶持补助资金500元,仅2018年,新民村种植茭白面积就达480亩,33户贫困户参与种植,每亩产值达5000元以上。

“村里还专门请了专家来给我们做技术培训,帮助销售农产品,种植茭白还有产业补助。”55岁的村民冯亚迟,他家种了3亩多茭白,2019年他种的茭白亩产1500公斤左右,每亩茭白产值为4000~5000元,经济收益超过1万元。

经过两年的发展,该村茭白种植面积已由2017年的100亩发展至300多亩,并带动邻村群众种植300亩,连片种植规模超过600亩。目前,新民村有62户农户参与种植,其中贫困户39户。按亩产1500公斤计算,每亩茭白产值达3000元~5000元,经济效益明显。2019年已脱贫摘帽99户581人,目前未脱贫28户146人,全村贫困发生率已从2014年的73.89%降至9.39%。

除了茭白种植,新民村还因地制宜扩大茶叶、油茶、大肉姜、杉树、八角等产业,以产业带动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目前,新民村特色产业已覆盖贫困户172户,产业覆盖率超过91%。

“新民村要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长久性的支柱产业。”新民村第一书记韦连军说,村里即将建设一个2000平方米的农产品加工车间,车间将配有200平方米的冷库。目前,项目已经立项,建成后,这里将是集产品采购、初加工、对外打包、产品存储于一体的产业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沙田茭白新民
太湖茭白
从盐田到沙田
墨韵书香
沙田镇:“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地
难以忘怀的江南味
“黑心”茭白
长了黑点的茭白就不能食用?
致桂树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