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发展策略研究

2020-06-03 04:02袁凌
戏剧之家 2020年14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发展策略

袁凌

【摘 要】“汉语桥”比赛是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从如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传播什么样的中国当代文化和用什么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三个方面研究“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发展策略,以期实现以汉语为载体,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推广传播到整个世界,进而推动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宏伟蓝图。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汉语桥;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4-0213-02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通过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促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提升了中国的影响力,成了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如何巩固“汉语桥”比赛在沟通世界、传递中国方面的桥梁作用,探索全球化时代下“汉语桥”继续发展和完善的路径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

一、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

王沪宁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中说道:“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不是一种猎奇式的爱好,如对老子无为学说的迷恋,对佛家遁入空门的向往,或者对古董收集的偏好,而是对一种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基本价值的体认。”

2019年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第一轮,来自英国的大米带领选手乘坐汉语的“梦想列车”来到广西隆林苗寨,拜访在这里生活了12年的美国朋友文博。文博一家热情好客,送给了大米一套苗族衣服,大米惊喜之余情不自禁地赞叹衣服漂亮,文博介绍袖口是蜡染做的。接下来文博的岳母就现场制作蜡染,大米问奶奶是跟谁学的,奶奶说是她妈妈教的,文博总结这是苗族的手艺,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然后画面转换到中国农村建设之系统工程——“村村通”给苗寨带来的发展和变化。在这里,“蜡染”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精彩亮相,却又一闪而过,或许刚刚在观众心里荡起涟漪但遗憾地没来得及触及灵魂深处,原因就在于“蜡染”这个文化符号所代表的内在精神和基本价值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有“苗族蜡染技艺”一项,其说明如下:蜡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之一,早在秦汉时代,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术。苗族蜡染是为生产者自身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其产品主要为生活用品,包括女性服装、床单、被面、包袱布、包头巾、背包、提包、背带、丧事用的葬单等。按苗族习俗,所有的女性都有义务传承蜡染技艺,每位母亲都必须教会自己的女儿制作蜡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她们自己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代代传承。

所以说蜡染是一种在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历史悠久、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艺术。那么在借助“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的表层,而应该深入到文化的底层,将它的来源、发展、价值等精髓以更鲜活饱满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如此也才能更加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文化体认。

二、传播反映中国发展进步的优秀当代文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对于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有这样的阐述:传播优秀当代文化,着力推动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文艺精品、文化成果走向海外,努力进入主流市场、影响主流人群。

同样是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第一轮,大米还带着选手们走进了浙江义乌一个非常特别的社区——鸡鸣山社区,又号称联合国社区。这个社区是一个拥有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1300多名外国友人共同生活的国际化社区。它向观众先后展示了垃圾分类新工作、不同国籍的小朋友一起学中文、每周最热闹的拔河比赛等,大米亲身参与其中,不亦乐乎,且不由自主地感叹:“真没想到一个社区会有如此多不同国家的人如此亲密地生活在一起,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社区多元、智慧和充满活力的新面貌。”事实上,这个社区居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2.5万名外来人员、29个少数民族的2082名居民、74个国家的1388名境外人员与3500多名本地户籍居民。在社区党委的无差别服务下,他们相互尊重,平等对待,谱写出一曲多彩文化大融合的欢歌。在义乌生活16年来自伊朗的哈米这樣形容义乌“一只正待破茧成蝶的蛹,会有更好的未来”。落脚义乌13年的回族人马红福则称“义乌是个很包容的地方”。每个鸡鸣山社区人在镜头前都流露出甜美的微笑,而这一切不仅代表着义乌,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缩影,正如汪涵所说:“包容的中国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都感到无比的温暖。”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浙江义乌鸡鸣山社区可以说是我们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的积极尝试和有力实践,而“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也将这种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传播了出去,那么在推动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文艺精品、文化成果走向海外方面,“汉语桥”其实还可以走得更远。

三、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世界的“朋友圈”,是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内容创新和价值传达最为核心的载体。无论是从命题和答题形式上看,还是从主题叙事上来说,“朋友圈”这个新社交时代大众再熟悉不过的概念的特意打造,使“汉语桥”不仅真正成了世界倾听中国声音的窗口,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友谊之桥。这届比赛总决赛把“朋友圈”的概念融入题目设计,五位洲冠军先后经受了《大米的朋友圈》知识问答、《李白的朋友圈》剧情考演秀两轮考核。在《大米的朋友圈》这个环节,通过大米的视角,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在《李白的朋友圈》这个环节,五位选手还原了李白为东渡日本进行文化交流的鉴真大师和日本遣唐使晁衡饯行的故事,毫无疑问这是对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的弘扬。在让国人见证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人民的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同时,也让世界人民听到了共建朋友圈、共享文化交流的中国声音。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以汉语为桥梁搭建世界各国人民沟通交流的平台,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此基础上它若能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传播反映中国发展进步的优秀当代文化,继续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就必将大力推动中国软实力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2]翟晓菲.汉语国际传播视角下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策略探析——由“汉语桥”2017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引发的思考[J].文化与传播,2018,7(4):73-77.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发展策略
国产电影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文化软实力提升对策探析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