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视域分析思政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2020-06-03 17:20宋朔论
青年时代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思政教育新媒体

宋朔论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新媒体技术改变了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其中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最大。但是现阶段高校管理者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依旧采取先前的口头式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并没有将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引入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因此,高校教师应将新媒体技术引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学生进步。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高校教育;管理工作

高校阶段,学生的思想已经相对成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对社会上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加强大。例如,互联网、手机等先进的设备已经进入了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很多学生学习、生活也离不开这些先进的设备。所以在此情况下,高校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工作如果还没有创新教育方式,那么将会对思政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如果高校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将信息技术引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那么教育成果一定是非常可观的。

一、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各种先进的信息设备,信息技术的普及在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同时,网络上的负面信息也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所以,高校应通过互联网创设相对健全的思政教育体系,高校教师应积极主动地给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以便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除此之外,为了提高高校的整体思政教育成果,学校可以将互联网与思政教育课程结合到一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就现如今的高校学生来说,网络已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将新媒体与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形成新的思政教学方式,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思政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体系的认知。

二、当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问题

(一)不良信息的传播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信息化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了出来,尤其是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等设备进行娱乐,很多人在网络上发布不良信息等问题尤为严重。网络可以给人们提供很多有效、科学的资料,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还有大量负面信息涌现在网络上。现阶段的高校学生群体较为感性,同时他们的三观还不是很成熟,各种不良信息的出现很容易使当代高校学生偏离轨道,从而使他们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1]。这不利于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思想品质的培养。

(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

互联网上的新闻内容简洁度较高,学生通过互联网筛查新闻信息时,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过高,往往顺应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去解读信息,而忽视了自身的思考。非但如此,很多高校学生由于惰性过于依赖新媒体技术,在写作业的时候,往往借助互联网中已有的资料完成作业。这种负面的依赖,将会对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2]。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增多

在新媒体技术越来越普及的背景下,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层出不穷,网络世界与真实的世界有很大区别,虽然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分享信息,但是双方没有真正接触过,依旧存在虚假隐患。现代高校学生还没有真正步入社会,如果长时间迷醉于互联网,而忽视了与其他人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3]。并且网络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信赖程度不够,这将会导致当代高校学生产生恐惧社交的心理,进而影响了学生真实世界中人际关系的建立。新媒体具有虚拟性较强的特点,这也是影响高校学生与其他人交心的因素,不利于思想教育工作在高校中的开展。针对以上现状,高校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寻找管理举措,以保证当代高校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4]。

三、基于新媒体,通过思政教育课程有效管理高校学生的措施

(一)利用新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随着新媒体在高校中的普及,高校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思政教學观念,将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课程融合起来,以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应和学生进行亲切、友好的交谈,努力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二是通过各种手段寻找和学生交流的最好方式,找到合适的方式后,先对班级干部进行思想教育,从而通过班级干部的行为影响其他学生。三是应提高自身对新媒体技术的认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提高自身的思维高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思政教育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顺利实施[5]。

(二)通过丰富多样的网络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高校的办学理念越来越先进,学生们社交活动的类型也逐渐增多,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社交活动,各个高校中的社交活动也在逐步转型。所以,高校思政教师应尽早跟上社交活动转型的潮流,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网络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宣传参与网络活动的重要性,强化对网站的管理,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为了获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谈。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独立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此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合理、有效的应用新媒体技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开展多媒体思政教学,以此帮助学生处理心理问题。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最基本的信任,帮助学生解决其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例如,教师站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交谈,并且还要加深交谈的深度与广度,以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当学生不愿意和教师交谈时,教师可以采取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使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填写调查问卷,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心中的想法,进而制定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案,以发挥出思政教育的最大作用,从而解决学生的困扰。

(四)在新媒体背景下,改善高校思政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由于受到人员集中的限制,导致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无法顺利进行,甚至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思想政治课程,致使高校的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不高。新媒体的出现,给很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此外,新媒体的虚拟性较强,可以使学生没有顾忌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进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成效。

(五)通过网络平台的宣传,培养学生随时随地关注国家大事习惯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应将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结合到一起,以此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品质。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关注国家的大事小情,例如经常关注一些有影响力的人说的话或是做的事,以此培养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上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并鼓励学生在网络上发表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文章,从而促进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结语

总之,新媒体技术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先进思想观念的形成,但是相对应的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因此,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利用新媒体技术,以便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盼盼.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领导科学,2019(18):125.

[2]赵家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J].科学咨询,2019(25):36.

[3]陈湘陵.自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探析[J].文存阅刊,2019(15):19-20.

[4]徐向阳.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黑河学刊,2018(5):131-132.

[5]刘晓燕.新媒体视域下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剖析[J].科技视界,2018(25):164-165.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思政教育新媒体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