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作文教学探究

2020-06-04 01:13杨露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七年级学以致用积累

杨露

摘  要:初中作文教学已经成为一项较难的课,对于许多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似乎无法可依,无规律可循。本文就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困难,结合自己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对刚迈入初中阶段的七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七年级;作文教学;积累;想象;学以致用

写作教学历来就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作文教学理念,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与做法,对于作文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然而初中作文教学无教材、无序列、低效率的现状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改观。笔者任初中语文教师多年,深感作文教学效率的低下,以下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我手写我心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当前教育界对作文和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纠结不清。有人认为作文就是文学创作,我对此不敢苟同。这样说吧,在现有学校课程中研究物质是化学或物理学、研究的数字是数学……那么人的情感世界谁来“研究”,哪门课程来引导人们去“关注人”,关注现实的“我”的内心世界。是历史吗?是政治吗?阅读吗?都不是,只有作文。作文不能是文学家的文学创作,而是在对自我世界与外在世界进行“研究”,是对人的情感的“训练”,这就是我对叶老为什么把作文定义为“我手写我心”的理解。

当一个人有所见、所闻并产生了一定的感想与感悟之后,心中必有话可说,这些话蓄积起来往往就不得不说,如果把这些话写下来就是在作文了。个人认为:学生作文难的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观察生活,理解生活,而不是技法问题。技法可以有,但高明的技法还是留给作家们去研究吧。我们总是在一味地讲技法,特别是阅读教学,在学生还没有理解时就把写作技法剥离出来学习,这就更是舍本逐末了。所以要教学生写好记叙文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孩子们观察、“理解”生活的方法。记叙文打动人心的根源在于情节——有丰富细节的有“转折”的情节。一个人所有的情感记忆都是“转折”而来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转折便无情感,没有情感时连记忆都是苍白的。细节则是这些“转折”的血肉。只有一个人把目光深触到生活中细得不得再细的细节时,即便是很平常的事儿也能发现其动人之处。一个孩子的“心”只有在不断地寻找“转折”和“细节”中打磨,才能越来越敏感,情感才能越来越丰富,才能越来越像个“人”,而不是一台机器,这才是在教育。相对于此,技法真的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东西了。

从深有感触的事件入手,体验内心的感受,进而思考、进而联系与这个“波澜”相对或相矛盾的生活的“平流”,这就是观察生活的方法。教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把这些复杂的体验、思考提炼到文本中需要一个“死板”的模式:确立一个框架,进而丰富内容。内容的丰富(放大)需要组织细节,这本身就是对生活的二次体验。常此下去,每个孩子都会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人生的习惯。这个习惯会让每一个孩子受益终生的。

二、灵活写作方式

学生之所以不太愿意进行课堂写作的原因,还在于那种模式的僵化。僵化的写作方式只会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学习热情有所下降,最终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而丰富灵活的课堂作文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更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课堂生机勃勃,精彩纷呈。比如,我们可以一改昔日的老师布置题目,讲解要求,学生搜肠刮肚,埋头书写的模式而变为让学生自由选择其认为值得写的题目。或者由老师先给出一个大的写作范围,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感受讨论出一个题目等。在写作方式上也应该有所改变。如可以由整篇写作变为片段写作;也可以仅仅就题目让学生设计开头、结尾等。多变的模式之下一定能产生灿烂的花朵。

三、创设相应情境,多种手段引导

在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之下,人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維方式,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固守一种思维,难以跳脱出来,这对文章的写作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因此,课堂作文的关键一步还在于教师能够适时的为课堂作文教学预设多种相应的情境,以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好的主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想让学生写关于“亲情”的文章,教师是否可以在上课前让学生先听两遍《父亲》、《时间都去哪了》等这样的歌曲?是否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有关亲情ppt或小故事?是否可以让同学们先自主畅谈一下每天早晨家长多少点起床给自己做饭,晚上又陪自己学习到深夜?这些主动引入式的情境构造,对学生的写作刺激是很有帮助的。

四、练习是提升之本

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写文章只凭空想不练习,那是空谈。学生只有在练习当中才能检验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改正,得到不断提升。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当好学生的指路人,关键时候要一语点破梦中人。如何选材,如何布局,如何开头、结尾等等。这些老师一定要悉心指点,让他们明白,在写作时怎么处理才是最恰当的。七年级教材中杨绛先生的《老王》,李森祥的《台阶》,这些文章都是写人的最好的范本。老师在教学中若能抓住文中的关键之处加以指点,我认为这对学生学习写人的文章是最好的榜样。朱自清先生那段精彩的买橘子的背影,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一位慈父的形象,还有就是他遣词造句的深功,这些细节的刻画,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应该精心指导,让学生去细细品味,对他们的写作都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前面我也谈到选入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那都是经过专家反复论证了的好范本,不同题材的文章,老师抓住其不同的特点进行指导,那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最直接的写作技巧的点拨。

总而言之,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要改变传统写作教学的模式,使写作课变为学生经历写作的过程、丰富写作的感受、感悟写作的规律、获得写作的经验,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方法。以上仅仅是我个人对初中习作教学的一些肤浅认识,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董国盛.浅谈初中语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06)

[2]  廖美娣.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评价[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11)

猜你喜欢
七年级学以致用积累
浅谈七年级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度
分组合作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尝试写诗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教学设计(片段)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