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07 12:01霍丽彩
读与写 2020年15期
关键词:分支魔法导图

霍丽彩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杨屋第一小学 广东 广州 510800)

“思维导图”(Mind Map)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因素按照它内在的联系创建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是一种思维整合和筛选的科学方法。自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后,深受各界人士的欢迎。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充分利用图文并用的技巧,将各个主题用互相从属或者相关的层级图形表示出来,把不同主题的关键词与关键图像利用粗细不同的线条,不同的色彩等建立起链接,充分发挥了大脑思维的“想象”与“联想”能力,不断挖掘大脑的创造力与记忆潜能,将我们大脑思考的基本方式变成可视化的网络。这样一来,你会更清楚你想的是什么?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它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这是人类的自然能力,是启动大脑无限潜能的钥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1]兴趣是每一个孩子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再难的事,也会变得容易多了。思维导图的本身是图像。相对于文字,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图像会更感兴趣。并且,思维导图是新时代的产物,它本身就具有时代背景下的吸引性。它以图像为中心的创作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语言。所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习作教学的意义非常重大。

1.借助思维导图,积累语言

托尼·巴赞认为:“传统的记笔记方法只是使用了一小部分的大脑,因为它主要使用的是逻辑和直线型模式”。[2]思维导图的创作过程不同于以上传统模式,它更多模仿的是大脑连接和加工信息的过程。它用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在纸张或屏幕上创作网状图形,呈现思维的网络,是一种放射性的图形化的思维工具。它充分利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全面调动了左脑的逻辑、数字、词汇、分析思维,以及右脑的记忆、想象、色彩、维度思维,用一种特别的有效的方法驾驭整个范围的皮层技巧——图形、数字、逻辑、色彩空间等要素,并与文字结合来刺激大脑,把零散、繁多的知识结构化,快捷地构建在人的认知、记忆系统中,帮助梳理、记忆和提取。这样的结构系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写作语言。我们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单靠语文书本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并且不断积累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名言典故等等。这些知识都是非常零散的,如果按照传统的记笔记方法,学生在有习作需要的时候提取信息会非常困难。但如果借助思维导图,就可以使这些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建成一个习作“语言素材库”,便于学生记忆和灵活运用。如在教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秋天”为主题的课文后,笔者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精彩片段、诗词、谚语、歌曲等,并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建立了“秋天语言素材库”(如图1所示)。学生习作时,就会觉得信手拈来。总的来说,利用思维导图积累语言,不仅能为写作运用语言文字奠定基础,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还能为学生的写话、写作提供活水之源,使学生的作文更加精彩纷呈。

2.借助思维导图,审题立意

以前,我们在习作指导课上,通常都是先让学生阅读习作的要求,知道作文要写什么以及明确写作要求,接着出示范文,以范文为例总结出写作的方法,再让学生列出写作提纲,并组织同桌或四人小组进行口头创作,最后才让学生下笔书写。自从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习作教学后,教学的模式变得不再单一了。因为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图文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它能将思维的重点、思维过程包括各思路之间的关联都清晰地呈现出来。习作时,只需让学生自由朗读习作题目,明确写作要求,再利用思维导图对作文题目进行解读剖析,作文题目就一目了然了。

例如,笔者在教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漫画老师》时,便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很好地审题。教授这个习作时,笔者先让学生自由地朗读习作的要求,接着指名学生汇报写作的内容和要求,笔者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写作内容——“漫画”老师,进而提醒学生要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喜好,突出人物的特点,再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情来写。学生明确了写作的内容和要求后,笔者便让学生创作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呈现写作的要求和思路。学生做出来的思维导图各式各样,有的以漫画老师的图画为中心,再分支出人物的特点和写作方法;有的以“漫画老师”四个字为中心,再画出枝丫,特点一,特点二,特点三,并在每个特点上列举事例;有的学生则如图2所示。通过认真阅读习作内容,学生能审清题意,初步了解写作的具体要求,再利用思维导图来画图就能更加明确写作的思绪了。按照以上做法把写作内容、材料理清,学生的作文就不会跑题。笔者认为,这是写出一篇好作文的最佳铺垫。

3.借助思维导图,拓展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把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放在作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1]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习作的前提。但在教学实践中,只要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会咬着笔头,紧皱眉头,冥思苦想,往往思量许久依然不知如何下笔。在作文课上,如果老师不提供写作素材,学生往往就会无话可写。此时,如果借助思维导图,就能帮助学生从一到多,联想延伸出更多的习作素材。思维导图的结构与人类大脑的神经元结构相似,是一种分布的、具有放射性的网状图形。它往往从一个点或一个关键词出发,逐步扩散开来,最后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延伸的脉络结构图。习作的选材正需要学生打开思维,不断寻找新颖的角度,思维导图的放射性特点非常符合习作的这个要求。思维导图就像是我们看到的叶脉或树枝,反映的是脑细胞的形状,以及我们自身被创造和连接的方式,是一种自然的思维工具。正是这些自然结构的灵感和效率,能使思维导图成为习作素材拓展的有效工具。

在习作的选材阶段,按照习作的要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从习作的主题“中心点”进行思维的发散,建立不同类别的一级分支。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图像的图案和线条会不断地刺激学生的大脑,启发学生的思维。随着二级分支、三级分支、四级分支的添加,学生想写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多,个性的内容也会在此过程中得到彰显。这是激发学生选材灵感,帮助学生进行放射性思维表达的有效方式。不仅如此,利用思维导图还能更加科学、快速地对习作素材进行筛选和取舍。在教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作文《二十年后的家乡》时,笔者在课前让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在分享资料时,有的学生展示了学校二十年后的变化,教室、操场的高科技;有的学生展示了高科技的房子,这些房子遇到自然灾害可以漂移,房子的形状也是千奇百怪;有的学生展示了交通工具,汽车可以变成飞机,可以变成船,可以变成坦克等等,学生收集的写作材料丰富多样。在收集的材料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写作思路有所选择,再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拓展,发散的“习作素材”就呈现出来了。如:有的学生把二十年后家乡居住的环境,学校的变化,工作上的变化,交通、食品等等的素材进行了筛选和拓展,如图所示:

4.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思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3]学生在选定习作素材之后,如何能把内容写得具体、写得有条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之处,是他们最大的挑战。思维导图的优势在此就更加明显了。思维导图采取从中间向四周发散的结构方式,从中间的关键词或图像向外发散粗线条,这些线条是思维导图的旁支,就像粗大的树枝一样。学生先在每个枝干上写一个与正题相关的关键词,再绘制二级、三级分支,以此类推。整个思维导图都是由图、线条、词语、颜色、符号等元素组成的,它的表现形式是树桩结构,所呈现的是学生写作的思维过程。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以主题为中心,不断延伸出不同级别的分支和关键词语,画出自己习作的思路,理清了文章要从哪几方面来写,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些方面详写,哪些方面略写,以及段与段之间如何衔接。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清晰直观地把握习作的思路,将文章写得更加得当有条理了。

如在教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奇妙的想象》时,习作要求学生从《最好玩的国王》《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树的心思》… …这些题目中选出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利用思维导图列出作文提纲。有的学生直接从主题圈中伸出三个一级分支,关键词是开头、中间、结尾。在中间这一级分支中又伸出三个二级分支,分别是魔法1、魔法2、魔法3。在三个二级分支中又分别伸出两个三级分支,魔法1伸出的分支是“神奇的魔力”“让妈妈变年轻”;魔法2的分支是“神奇功能”“神奇药典,治愈世界上的疑难杂症”;魔法3的分支是“科技含量”“老师的讲课重点活跃于页面”。最后,题目也确定了,取名为《一本有魔法的书》。如图4所示。学生展开了奇思妙想,根据自己所选的想象故事画出非常有创意的思维导图。画完思维导图后,笔者布置了同桌交流和小组分享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之窗,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为学生写出内容丰富、想象奇特的文章创设了有利的条件。总而言之,借助思维导图进行习作教学,能激发学生大脑内在的潜能,帮助学生打开写作天地,写出构思独特,想象丰富的作文。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能钥匙,它对于教师进行习作教学的作用非常大。东尼·博赞在牛津大学的实验表明,把思维导图应用于习作教学中,不仅能节约三分之二的时间,还能提高效果,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在教学实践也表明,将思维导图引入作文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还能帮助学生进行习作细节的构思、积累语言、筛选素材、理清思路等等,大大提高了作文教学的实效。

猜你喜欢
分支魔法导图
松软魔法
一类离散时间反馈控制系统Hopf分支研究
软件多分支开发代码漏合问题及解决途径①
魔法笔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巧分支与枝
神奇的魔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