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学生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的调查与思考

2020-06-07 12:01顾建强
读与写 2020年15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习惯体育

顾建强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苏州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统计分析:我市学生身体形态特征符合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与生长特征,但肥胖检出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市各年龄段学生的生理机能处于良好状态,但肺活量指数和握力指数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市各年龄段学生健康状态良好,近视力下降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但学生近视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校学生的肥胖率、低体重率、近视率也是居高不下,除了遗传、饮食等因素外,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体育兴趣,没有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锻炼习惯,通过调查获取现阶段学生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多种方法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形成一套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具有可操作性教育模式,具体的研究目标是:

(1)激发并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养成正确锻炼身体良好习惯。

(3)增加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抵御疾病的能力。

(4)探索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途径、方法和手段。

(5)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组织体育训练、开展体育活动的能力。

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我校一到六年级的学生,年龄在7到12岁之间。本次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

B、行动研究法:研究人员在教学实践中引导、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和锻炼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方法,邀请专家诊断指导;C、经验总结法: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形成经验论文,科学准确地概括研究成果;D、文献研究法:组织教研组研究人员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对课题研究有理论支撑和有重要指导的文献资料。

调查结果与分析:

1.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问卷,收到有效问卷298份。调查结果显示:

表1

(1)体育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不喜欢的越多,主要原因是自己太懒,还有的说不清。喜欢上体育课也是年级越高不喜欢的越多,不喜欢的主要原因是内容太单调和不喜欢老师。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是高年级学生,觉得上课不好玩。课外锻炼情况较好,自学情况也良好,学校自觉锻炼情况最好。分析:年龄越大懒惰的越多,低年级培养兴趣是关键。

表2

(2)分析:亲人和朋友是最好的活动伙伴,其他也许是和不太熟悉的人或是一个人在活动。

表3

(3)分析:大部分学生很有目的性,对习惯养成很有帮助。

2.行动研究

主要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了解、熟悉、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开展兴趣组等,讨论“如何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等课题方案。根据2014—2015近2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显示:[1]

表42014年与2015年我校学生体重比较(单位:kg)

分析:我校肥胖学生和低体重学生越来越多,2014年体重过轻达7.1%,偏轻达37.1%,肥胖达10.8%,超重达6.1%,2015年分别上涨了0.4、1.2、-1.7和3.3个百分比,说明缺乏锻炼者没有改善。

表52014年与2015年我校学生400米比较(单位:s)

分析:男生耐力值有所提高,这和肺活量的测试是成正比的,女生有待提高。

表62014年与2015年我校学生立定跳远比较(单位:cm)

分析:男生弹跳能力增加明显,腿部力量高于女生,应加强女生训练。

表72014年与2015年我校学生近视率比较

分析:我校近视率一直是居高不下,且有增无减,女生明显多于男生,这和平时的用眼习惯、体育锻炼习惯有很大关系。

3.经验总结

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反思,每次遇到问题都及时记录及时思考及时形成有理论价值的文字,为撰写论文提供第一手资料。近2年体育组教师撰写论文共10多篇,以论文的方式推广各自的经验是最好的方法,这些论文研究的方向、思路、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大家通过各自的总结交流取得较好的效果!

4.文献研究

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网络、图书室、档案室等是主要搜集资料的地方,查阅往届区级、校级、班级运动会成绩记录等,可以比较出学生在退步还是进步,对体育的热情是降低还是增强。通过文献资料看以看出:校记录在不断被打破,学生体育成绩也是稳中有升,但是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好的同学越来越好,差的同学没有进步,说明有一部分不喜欢体育的学生并没有转变兴趣,而是开始抵触体育,应该引起大家关注。

调查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后发现,我校学生对体育感兴趣达到94.5%,参加锻炼的占93%,真正养成习惯的也有67%左右,说明学校和家长都比较重视健康教育,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但是还有33%的学生没有养成锻炼习惯,其中5.5%的不喜欢体育,而且这些学生一旦养成懒惰的习惯再去改变困难会更大,所以我们必须利用课堂教学、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以及家庭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4.1 教师要机智幽默,上课要生动形象,教法要灵活多变。随时总结上课心得,时刻提醒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这节课的表现为什么好?又为什么无精打采?学校要经常开展丰富有趣的综合性运动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多开展各种体育兴趣组,让喜欢体育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平时加强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逐步养成参加锻炼的习惯。

4.2 老师要和家长多配合,校内校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有些肥胖学生不爱体育就是家庭教育的原因,第一是不注意饮食习惯,第二是不喜欢锻炼,第三是观念不对觉得胖点无所谓等,但是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健康;还有些懒惰学生也是缺乏家庭教育,总是觉得老师在逼迫自己练习,因为家长对体育成绩没有要求;更有甚者觉得体育会影响学习成绩,能不参加就不参加。这些都会给学校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体育教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让其了解认识体育的重要性,和家长一起给孩子制定锻炼计划,并利用课外时间和家长一起给孩子辅导帮助,再通过自己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相信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习惯体育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我们的“体育梦”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