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参与在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2020-06-07 04:04范天庆丁彩凤
安全 2020年5期
关键词:危险源双重全员

范天庆 丁彩凤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2.国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南 巩义 451200)

0 引言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2016年4月印发的《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提出“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1]。近年来企业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各类轻伤、轻微伤等人员受伤事故,以及火灾、燃爆等安全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突出。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强调安全生产的风险预控、关口前移[2-4],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形成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

目前很多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形式化严重,员工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够扎实,很难落实全员参与的工作原则。因此,研究全员参与在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重要性,企业组织管理层如何落实全员参与双重预防建设的原则,促使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氛围,对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邢娟娟[5]研究了全员参与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SHMS)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为研究全员参与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奠定了基础。2013年,Mark A. Griffin等[6]提出领导激励员工参与安全工作对企业安全绩效的重要影响。2018年,解英[7]提出全员参与在隐患排查中的重要性,为研究全员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但研究未涉及风险辨识层面,研究不够全面。本文就全员参与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要性进行研究,涉及了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

通过研究企业组织建立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落实全员参与安全工作原则可以提升员工的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能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促使员工养成积极参与安全工作的良好习惯,更有效地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 双重预防机制

根据安全生产相关理论和生产实践显示,危险源失控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风险辨识的前提是危险源辨识。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事故隐患是实际出现的或客观存在的[8]。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未落实到位或者措施不完善,就形成了隐患,隐患未及时治理导致事故。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目的就是要阻断危险源到事故之间的传递链条,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在前、隐患排查治理在后的“两道防线”[9]。

双重预防机制分两方面,如图1[10]。一方面是风险分级管控,首先划分、确定风险点,通过辨识与评估安全风险,确定安全风险等级,针对风险制定管控措施,最后根据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实施风险分级管控,编制风险管控岗位责任清单;另一方面是隐患排查与治理,根据岗位责任清单,对照针对安全风险制定的措施,逐项进行排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包括计划、排查、登记、治理、评估和验收环节,确保形成闭环管理。

图1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流程Fig.1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double prevention mechanism

企业应定期对本单位的双重预防体系的有效性、适应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工作流程、规章制度、风险评估、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各环节进行改善,保证双重预防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2 全员参与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性

风险是随机变化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企业生产的各个角落,涉及各个环节,还有一定的突发性、隐秘性和复杂性。要及时发现和管控每一个风险,就需要全流程、全环节的实时监控,需要每一个员工的参与,这样才能确保全面的识别风险。尽早发现和管控风险,才能将损害的程度降到最低。因此安全风险识别应该从风险信息的收集开始。全员参与保证了风险信息收集的多角度、多层次[11],可以了解员工的看法、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12],确保全面识别风险。

安全参与包括自愿参加安全会议、提出安全问题、在安全组织中推进安全项目落实[6],产品设计人员、工艺人员和设备技术人员最了解产品、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中存在的危险源和诱发隐患的因素;生产现场的员工是最直接接触危险源和隐患的,发现危险源和隐患的机会最大。因此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需要包括设计人员、工艺人员、设备技术人员、生产现场的员工、相关方等全员的参与。这些人员可能不清楚危险源辨识的评价量化方法,但可以将自己觉得有风险的地方上报至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由安全管理人员协助现场员工对提报的危险源进行评估,最终形成科学的危险源清单,为风险分级管控奠定基础。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让员工直接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7],员工的直接参与可以促使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全员参与”是安全理念和指导思想,属于安全文化范畴。根据行为安全“2-4”模型,如图2,安全文化建设不充分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原因[13]。因此企业建设安全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激励全体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在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过程中积累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养成积极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良好安全习惯,进而促使企业形成全员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建设充分有效的情况下,最终可以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全员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图2 行为安全“2-4”模型Fig.2 Behavior-based accident causation 24 model

3 全员参与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的应用

为了调动企业员工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积极性,企业通过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激励员工从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全方位、全过程辨识存在的安全风险,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7],确保全系统、全方面、没有遗漏,并持续更新改进。

员工的安全知识、意识和习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受员工所在单位的安全管理方案控制,是安全管理方案的运行结果[14-15]。所以要营造全员参与安全工作的安全文化氛围,确保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工作,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管理方案,落实全员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模式。

利用现代通讯方式和正向激励的方式推进全员参与,为了简化危险源及隐患的提报方式,以“微信”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行提报,同时对提报危险源和隐患的员工给予奖励,鼓励员工提报危险源和隐患,极大地提高了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的质量和数量,把很隐秘且很重要的危险源或隐患找出来;以往企业以处罚的方式来对待在生产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导致员工抵触上级的安全检查,安全隐患能隐瞒就隐瞒,这样很多安全隐患都未及时的被统计起来,未进行风险评估并纳入危险源清单内,不能及时的对员工进行告知和培训,无法及时消除隐患,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利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提报危险源或隐患的方式,形成全体员工日常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机制,实现了全员参与的目的,完成了全员参与在双重预防机制中的应用。

4 全员参与双重预防机制的应用效果分析

以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集成车间为例,集成车间内有3条生产线,260名员工,2018年1-12月份发现的危险源和隐患数量统计结果,见下表。1-3月份危险源和安全隐患为专职安全员辨识和排查,从4月份实行全员参与提报危险源和隐患活动,根据生产任务的多少,排查出的危险源和隐患数量也随之变化。

表 危险源和隐患数量统计表Tab. Statistical table of the number of dangerous sources and hidden dangers

从4月份实施全员提报危险源和隐患活动后,车间发现的危险源和隐患数量增加很多,而且其中一些是员工经常接触到的,是隐秘且有重大安全风险的。全员提报危险源和隐患,为车间全方位、全流程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提供了可能,推进落实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辨识危险源是开展危险源管控和隐患排查的前提,而在辨识危险源和排查隐患的过程中,非安全员(一线员工、设计人员、工艺人员、设备技术员等)起着重要作用。从2018年4月份推行全体员工提报危险源和隐患后,从图3可以看出,非安全员发现的危险源和隐患数量明显比安全员发现的多,实施后除第一个月外,之后每个月非安全员提交的数量占比都超过50%,最高占比可达到79%。

图3 危险源和隐患数量Fig.3 The number of hazards and hidden dangers

企业组织管理层可以通过奖惩等方法,调动全体员工主动辨识危险源和排查隐患的积极性,全面辨识出企业的危险源,制定防护措施,落实整改确保防护措施落实到位,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2017年轻微伤事故为4起,2018年轻微伤事故为1起,事故数量降低75%。

5 结论

(1)要落实全员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原则,需要组织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引导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为全面辨识危险源和排查隐患奠定坚实的基础。

(2)企业从事故链的根源入手,建设全员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安全文化,利用微信简化提报方式,可调动全体员工主动辨识危险源和排查隐患的积极性。

(3)辨识危险源是开展危险源管控和隐患排查的前提,而在辨识新的危险源和排查隐患的过程中,鼓励全员参与后,非安全员提交的危险源和隐患数量占比平均在50%以上,最高可达79%,年度安全事故数量降低75%。因此,全员参与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危险源双重全员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全员核酸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