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干预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6-08 04:54刘海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腹壁造口膀胱癌

刘海燕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徐汇分院,上海 200235)

膀胱癌手术治疗过程,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是关键操作,但却需患者终身佩戴集尿袋,如此让患者自身形象发生改变,给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造成影响[1]。全程护理干预是一种以促进疾病康复、提高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主要强调通过给予患者全程照料以提高身体舒适度,为疾病康复提供良好的基础[2]。近年来,本院就对膀胱癌术后尿道改流腹壁造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癌,患者均有良好的手术指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观察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40~78岁,平均(62.5±2.4)岁。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1~80岁,平均(61.9±2.3)岁。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认知干预。护理人员需加强患者认知干预,主要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采用合适语言解释留置尿袋的必要性,并为患者普及医学知识以进一步的提高患者治疗信心。(2)生活护理。在术后7d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及家属示范集尿袋更换方法,主要是讲解规范操作及提供模拟道具演示,帮助患者熟练掌握。家属也可为患者准备造口护理的生活用品,在护士指导下家属为患者更换尿道,对错误操作进行纠正以提高护理能力。(3)并发症预防。术后密切观察造口情况,每日使用温毛巾清洗造口周围皮肤以让皮肤保持干燥;指导患者多饮水及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避免尿潴留及尿路感染发生。(4)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在出院后尽可能的穿轻柔的衣物,每次淋浴前应对尿道部位进行保护,淋浴后应及时更换造口袋,术后1个月内避免进行重体力劳作及参与剧烈运动,定期返院复诊以了解疾病康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随访3个月,采用简易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分为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精神健康与社会功能,各个方面均采取百分制的评分,分值同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

2 结 果

生活质量各方面的评分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观察组 40 86.62±6.56 87.41±6.84 87.41±7.02 85.53±7.15对照组 40 81.12±6.13 82.25±6.23 83.51±6.42 80.23±6.43 t-3.874 3.527 2.593 3.486 P-0.000 0.001 0.011 0.001

3 讨 论

对膀胱癌患者,通常是采取手术治疗,而由于手术需切除膀胱,术后常需实施尿流改道及腹壁造口。尿流改道及造口的应用虽然实现对尿液引流,但却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并且术后尿袋的留置也引起不良生理及心理,为此对此类患者也需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3]。全程护理干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实施系统及科学的护理服务,有效解除疾病治疗及康复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提供给患者舒适的护理服务,以此达到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结果也显示在随访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也提示全程护理干预的实施具有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为患者疾病康复提供良好的基础,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腹壁造口膀胱癌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非离断式底盘剪裁在含支架棒袢式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腹壁缺损的重建方法与研究进展
护理质量指标在降低肠造口术后早期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