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6-08 04:54李能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肠梗阻腹部

李能艳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34)

腹部手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具有较好疗效。但是受其他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患者术后往往会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情况,延缓患者恢复。症状较轻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即可消退,而大多患者均症状较为严重,保守治疗疗效并不理想,需要再次接受手术治疗,这也显著增加了患者痛苦[1]。有研究表明,加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2]。本文选择了66例患者,就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具体分析,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66例患者,将所有患者予以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33例)中女16例,男17例;平均年龄(43.19±3.37)岁。研究组(33例)中女15例,男18例;平均年龄(43.69±3.31)岁。两组腹部手术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基本资料可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普通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⑴心理护理:很多患者接受手术之前往往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紧张心理,这也导致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增加,甚至引发死亡。护理人员在手术开始前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并依据患者文化程度采用合适的交流方式向患者讲解手术预期效果、注意事项以及常见并发症的危害及处理措施。进而缓解其不良情绪,更好配合手术。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也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并针对患者疑问进行详细解答,进而促进其康复。⑵术后人工肠运动:等到患者手术完成,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恢复正常后,护理人员应依据其实际情况展开人工肠运动护理干预,运动过程中指导患者合理呼吸。⑶胃肠减压处理:使用负压吸引器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操作,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并对患者引流液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手术完成后第3天指导患者使用开塞露,对肛门进行刺激[3]。⑷腹部按摩: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可以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按摩患者腹部,每天早晚各1次。

1.3 评价标准

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进行分析调查,量表满分为100分,评分低于70分表明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评分在70~85分之间表明患者对护理服务一般满意,评分高于85分表明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并发症主要包括失眠多梦、穿刺部位损伤、排尿困难、压疮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借助t检验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数据,借助X2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参照组患者失眠多梦、穿刺部位损伤、排尿困难、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较研究组明显更高,P<0.05,数据统计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n/%)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

护理满意度调查显示,参照组中非常满意18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7例,满意度为78.78%(26/33);观研究组中非常满意27例、一般满意5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6.96%(32/33),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研究组明显更低(x2=5.1207,P=0.0236)。

2.3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析

参照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38±2.61)d、(15.67±1.64)d,较研究组的(7.46±1.66)d、(10.03±1.37)d明显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373、15.1615,P<0.05)。

3 讨 论

粘连性肠梗阻大多为后天因素引发,少数患者为先天因素导致。其中常见的先天性因素包括先天发育异常、先天粪性腹膜炎等,后天因素包括腹腔炎症、出血、腹腔异物等[4]。此外,腹腔放疗和腹腔化疗也有可能引发此病症,大多情况下均由腹腔炎症和腹部手术引起。粘连性肠梗阻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恶心、排便障碍,且产生疼痛感,不利于患者康复,因此有必要予以有效治疗[5]。目前临床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非手术治疗的目标在于缓解患者症状,并为手术治疗做好准备。有研究显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较传统护理更细致、更完善,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进而减少各种不良时间的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选择了66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别予以参照组和研究组一般护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综合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进一步提示了护理干预在改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开展有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肠梗阻腹部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