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的价值研究

2020-06-08 04:54杨亚男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针对性小儿患儿

杨亚男

(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江苏 海安 226600)

高热惊厥属于一种常发的儿科疾病,与小儿的发热、年龄、感染、遗传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或者局部肌肉痉挛或者抽搐,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会损伤小儿的脑组织,甚至会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在对小儿高热惊厥进行急诊护理时通过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以下为研究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础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的病例时间均在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数量为52例,均为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在5个月至6岁,平均年龄为(3.2±0.1)岁,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在4个月至6岁,平均年龄为(3.1±0.1)岁,患儿在年龄和性别方面的差异不大。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主要对患儿进行体位护理和生命体征的监测。观察组通过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首先进行病情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的呼吸、瞳孔以及血压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对患儿的惊厥次数、惊厥时间、间隔时间等情况进行记录,进一步检测患儿的并发症。随后对患儿进行急救护理,如果患儿出现窒息情况,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随后对患儿的人中以及合谷等位置进行刺激,如果患儿出现持续性抽搐,可以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20%甘露醇,时间为30分钟左右。如果患儿出现惊厥,可以通过水合氯醛灌肠、苯巴比妥肌注、地西泮静脉滴注治疗。随后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面对患儿的时候必须以一个耐心温柔的态度,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安抚患儿,例如拍背、摸头等动作,这样可以减轻患儿恐惧、焦虑的不良情绪,另外还可以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也能够减少家长的不良心理,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度。最后对患儿进行日常生活护理,指导患儿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住院环境,保证患儿皮肤的干燥和清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高热消退时间和惊厥消退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7.0检验相关数据,对护理效果进行x2值检验,对症状消退时间进行T值检验,P<0.05的时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比较

表1数据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效果方面的差异,P<0.05。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2.2 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高热消退时间和惊厥消退时间,发现观察组短于对照组,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3 讨 论

小儿高热惊厥属于一种发病危急的疾病,主要发生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主要发生在3个月至6岁的小儿身上。一般来说,6岁以上的小儿大脑发育逐渐完善,所以疾病发展程度也比较低。大部分患儿接受治疗之后的预后情况都比较好,但是如果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导致患儿脑部严重损伤,也会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3]。所以对小儿高热惊厥进行针对性急救护理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次研究主要从病情、急救、心理、日常护理等方面为患儿提供急救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度,促进疾病的有效缓解[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高于对照组,而且在高热消退时间和惊厥消退时间方面短于对照组,P<0.05。

总的来说,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的价值显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的疾病发展,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针对性小儿患儿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加州鲈烂身病因复杂,准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十分重要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提升吸引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