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预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020-06-08 09:54熊三红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预学课前预习例题

熊三红

预习一般是指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但初次接触预习的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和方法的指导。而数学预习又不同于语文的预习,语文课中每篇课文学习之前都有固定的预习内容,比如熟悉字词、读通课文等等。这对于每节语文课都适合。数学课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概念课、计算课、操作课等,有些课适合预学,有些课则不适合预学,比如一些关于公式、定理的课,预学这样的课会让学生形成死记硬背公式、定理的习惯,极大地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摘要:预习  指导  效率  建议

我认为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的准备之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接下来,我想谈谈我所任教的班级在预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数学概念课的预习,数学概念的学习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概念不清,一切无从谈起。然而,这个重点又恰恰是一个难点,因为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简明、概括的反映。非常抽象,而不少孩子抽象思维差,要掌握干巴巴的数学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所以,加强课前预习很有必要。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预学之后用提问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疑惑,以便教师给予重点讲解。

数学计算课的预习,数学计算课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不像概念课那样抽象,但要想知其所以然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计算方法有个初步的了解,使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其所以然。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例题或尝试一些与例题同等难度的练习。

数学操作课的预习,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其中免不了要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这就使得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中多了动手操作这个内容。而课堂40分钟时间有限,我们就可以将它作为预习的内容,让他们在课前完成。

“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所关注的课题。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数学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甚至比掌握数学知识更为重要。

一、预学初体验

其实,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初中和小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小学是老师手把手的教,老师先教了什么,然后再让你去做什么。所以很多学生养成了依赖老师的习惯,往往是老师让我坐什么我就去做什么。所以当我刚开始布置给他们预学任务的时候,他们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做什么,结果第二天交上来的预学作业也是五花八门、粗制滥造,大部分的同学是把定理或者是例题抄了一遍。结果在上新课的时候,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很懂了,不认真听。而我又认为学生已经进行了预学,应该对某些知识有所了解,所以不免语速进度加快,这就又导致部分没有认真预习的同学满脸茫然。课后练习的反馈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不可否认,不恰当的预习不仅不能促进学习,反而会带来很多副作用。

二、预学策略初探

针对前几次预学的不成功体验,我在课后进行了反思。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学生只有掌握了预习方法,才有“抢跑”领先的可能。所以针对不同的课的类型,我觉得:

第一要形成基本的预学方案:通过预学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上节课的旧知识有哪些?②你通过预习学会了什么?③你在预习中有什么不懂的问题?④你有没有与课本不同的想法或你认为更好的想法?

第二要采用多种多样的预习方法。除了可以在书本之中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调查、收集材料等方式,做到因人而宜、因内容而宜。如教學《长方体》时,因为长方体中棱与棱、面与面得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在讲课前要求学生通过看书了解平行、垂直的概念,在头脑中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寻找生活中存在的平行、垂直现象。

第三要教育学生树立不唯书的预学态度。在预习课本时,要边读边想,课本讲的是什么道理?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这样讲?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这样让学生的思考融入进对课本的预习之中,并在这样的预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与经历。这就要求我们变重课本的想法与预习的结果为注重学生的感悟过程与不同的预习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预习能力和习惯的形成必须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地培养。

经过这样的指导和训练后,学生逐渐对预学有了兴趣,预学本和课堂也成了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三、合作后的共赢

因为学情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师调整原先的教学预设。对教材而言,学生已不再陌生,教材的思路与想法不再新鲜,教师必须考虑怎样重新组合教材,拓展教材。对学生的学而言,教师要考虑怎样的应对策略,如何突破预习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怎样展示各种创新想法,并在课堂学习中生成新的想法,得到新的收获,从而让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

猜你喜欢
预学课前预习例题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预学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有效预学,实现高效课堂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做好课前预习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